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大棚热环境的形成是“温室效应”、“密封效应”和土壤贮热共同作用的结果。白天进入棚内的阳光是其环境形成的能量基础。大棚内的土壤是太阳能的吸收器和贮热器,夜间大棚内能量主要来自土壤的贮存热。土壤贮热越多,越有利于大棚夜间气温的维持。大棚温度韵调节,包括地温和气温的调节,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2.
温室地下贮热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降低温室环境调控能耗。根据育苗不同阶段对气温与土壤温度的要求,设计了温室地下贮热系统,并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和贮热原理;同时,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系统贮热性能的影响。这样不仅为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其它类似地下贮热系统的设计、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对蓄热效果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双层覆盖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对蓄热增温效果及对温室温度与湿度环境的影响,分别测试了该系统换热管道以不同空气流速蓄热时换热管道进出口空气温度和湿度、地坪温度以及相邻无蓄热系统温室内的气温、土壤温度和室外温度.结果表明,白昼晴朗时,当换热管道内空气以流速0.6、1.0、1.5、2.0、2.5、2.8 m/s进行蓄热时,地坪温度均高于相邻无蓄热系统温室内的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分别为0.8、1.1、3.1、3.9、4.3、5.6℃,系统蓄热效果随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增加而增强.在系统换热管道内空气流速以0.6~2.8 m/s蓄热时,温室内热空气流经换热管道温度明显降低,使蓄热温室内的气温低于相邻温室气温0.1~0.6℃,但蓄热温室气温在常见温室栽培作物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换热管道以不同空气流速蓄热对温室的温度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温室大棚冬季保暖对于农产品的生长极为重要,为保证冬季温室温度在合适范围内,确保作物正常生长,设计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加热水箱两大热源进行辅助增热的系统控制电路。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温室温度、太阳能热水器温度和电加热水箱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用电极片式水位检测器监测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箱中的水位,单片机根据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与水位信息控制外部设备执行相应动作,完成先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辅助增热,再利用电加热水箱增热过程,达到节能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石狮乡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目前,该乡仅马巷村种植的大棚蔬菜就有西葫芦、洋香瓜、黄瓜、西红柿等10多个品种。通过实践,他们发现蔬菜大棚内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白天温室效应显著,使棚内维持着较高的温度;但夜晚因无热源,大棚内...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地下热循环系统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日光温室内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和地温低的问题,进行了太阳能地下热循环系统试验。该系统起到了均衡室温,降低湿度和提高地温的作用,改善了日光曙室内蔬菜作物的生长环境,收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产智能塑料温室 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温室由大棚本体、通风降温系统、太阳能贮存系统、燃油热风加热系统、灌溉(喷、滴、渗灌)系统、计算机环境参数测控系统、微型土肥水化验室等组成。计算机环境参数测控系统对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自动检测记录,自动控制通风、遮阳、降温、贮能、加热等装置运转,使作物处于最佳生产环境,以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用茎流计研究冬小麦蒸腾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及理论计算 ,验证了对茎流计在测量作物蒸腾方面的实用价值。试验观测表明 ,白天的作物蒸腾变化与太阳辐射值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太阳辐射是白天作物蒸腾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物夜晚的蒸腾变化主要受气温、风速、空气饱和差等因素的影响。通常 ,作物夜晚没有蒸腾 ,但在气温较高 ,风速较大的夜晚 ,作物就会产生很小的蒸腾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 ,作物夜晚蒸腾速率的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用茎流计研究冬小麦蒸腾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试验及理论计算,验证了对茎流计在测量作物蒸腾方面的实用价值。试验观测表明,白天的作物蒸腾变化与太阳辐射值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太阳辐射是白天作物蒸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物夜晚的蒸腾变化主要受气温、风速、空气饱和差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作物夜晚没有蒸腾,但在气温较高,风速较大的夜晚,作物就会产生很小的蒸腾,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作物夜晚蒸腾速率的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内置式太阳能集热调温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研究开发了贮蓄太阳热能用于夜间温室内加温的太阳能集热调温试验装置.该装置垂直固定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北墙的钢筋拱架上,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再给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白昼贮热与夜间加温效果明显,白昼集热可使水温提高20℃以上,夜间用蓄积的热量加温,可以使室内气温平均提高约1.7℃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钱旺  王振华  马赛  刘贵林  贺刚  罗金海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S1):320-326,331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应用比较成熟,由于其光-热转化效率高的特点,近些年在牧草干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牧草干燥效率,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稳定的干燥热风能源输出,研究其真空集热管集热性能和热损失是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的关键。利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加热导热油储能,通过追踪真空集热管进、出口温度和真空集热管内温度,阐述了进入真空集热管内的导热油瞬时温度与集热器瞬时光热转换效率和真空管热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集热器瞬时光热转换效率与导热油进入真空集热管的温度有关,进入真空集热管导热油温度越低,换热越充分,真空集热管热损失越少,真空集热管瞬时光热转换效率越高。加大真空集热管出口和入口的导热油温差是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蓄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双膜覆盖小拱棚种植技术比传统种植时间提前3至4周,在平整种床、苗床后销上地膜用来提高地温,7-10天后,进行播种或移苗.然后将竹条成钢条弯曲成型井插入土壤中,再覆盖天膜形成封闭的小拱棚,棚内气温可高于外界气温10-20℃.即:当外界气温为11C时,棚内气温可达到25-29℃。当外界气温达到适应作物生长的温度时,就可在天膜上打洞,使拱棚内的小气候逐步适应外界大气候,直到完全搞开天膜.这一技术可使西瓜提前2至3周上市,仅此就可使西瓜售价翻一番.这项技术也可用于种植获案和其它经济作物,提高其经济效益。一、双膜覆盖小拱…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太阳能软体沼气池的设计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利用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对合理开发农村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冬季气温低致使沼气池产气率和使用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西南地区冬季使用的新型太阳能软体沼气池。该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生产的热水,通过沼气池底部的换热器来加热料液,从而使发酵液温度升高,保证沼气池在冬季较低的气温条件下能较正常产气。试验系统的运行分析表明,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利用太阳能加热制取沼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沼气池产气慢且少的特点,结合日照特点,设计了由太阳能温室和集热室两部分组成的太阳能双效增温沼气系统。利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沼气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太阳能双效增温沼气系统内各部分的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发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控温湿发酵过程,尚没有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干发酵过程研究,为此搭建两套太阳能控温的干/湿厌氧发酵系统,在实际工况下进行批式厌氧发酵,研究太阳能控温下干/湿厌氧发酵启动情况,升温速率,温度波动性,发酵罐热负荷和典型天气下系统内各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为1.2~21.6 MJ/m~2,平均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15.2℃~27.5℃的情况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能够确保干/湿发酵罐正常启动并维持干/湿发酵料液温度37℃±1℃恒温发酵,启动阶段湿发酵罐平均温度一直比干发酵高,温差最高可达2.5℃。增温过程中湿发酵罐平均散热损失比干发酵高0.14~0.27 MJ/d;而在控温阶段当系统经历连续阴雨天时,发酵温度波动不超过1.5℃,说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控温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发酵罐恒温发酵所需热量。  相似文献   

16.
<正> 为评价Bartholic-Namken-wiegand法(1970)由冠层温度估算白天的作物腾发量,分别对小麦(冬季)和绿豆(夏季)在生育期内进行了试验观测,在正午至下午2时之间任意时刻观测冠层温度,11天的观测结果表明,单独用冠层温度就可以估算出白天的作物腾发量,与波温比法相比误差27%(偏低)。波温比法估算的白天作物腾发量(ET_0)与Bartholic-Namken-wiegand法估算的  相似文献   

17.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特别是深冬栽培,为了保温,大棚需密封,尽管棚内有机物发酵、作物呼吸、微生物活动等均能释放出一部分CO_2,但只要作物进行短时间的光合作用,棚内的CO_2浓度就会急剧下降。经测定,晴天时到上午11点钟左右,大棚内的CO_2含量会降至100ppm,远低于大气中CO_2的含量(一般为340ppm),更低于作物光合作用所需CO_2含量的最大值(1000~1500ppm),而此时光照强度增加,正是作物光合作用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提  相似文献   

18.
早春季节(2~4月)棚内温度经历了低温到后期的温度逐渐变高的过程,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果发生较多.病虫害等时有发生,是棚茄较难管理的时期.按气温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  相似文献   

19.
早春季节(2~4月)棚内温度经历了低温到后期的温度逐渐变高的过程,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果发生较多,病虫害等时有发生,是棚茄较难管理的时期。按气温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研制出一种新型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能对作物需水自动地作出反应,并能精确测定作物所需水量。因此可使依赖于灌溉的农田获得更多的水。在一些农田,计算机正在不同程度上做这项工作。但是这种系统除此之外还采用了其它技术,如红外线温度计、激光、为系统的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太阳能电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