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化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有压水源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  相似文献   

2.
滴浂     
(1)滴水滴灌,是一项比其他灌溉方式更能省水增产的灌溉技术。它将水和化肥通过管道系统和滴头,一滴一滴地滴到作物根部土层,从而给作物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3.
旱作膜下滴灌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尼勒克县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有压水源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由于覆膜可大大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  相似文献   

4.
滴水灌溉技术,简称滴灌。是利用一套低压管道系统(通常使用塑料管)把水或溶于水中的化肥液体一滴一滴地、均匀地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经常保持在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最优含水状态的一种先进灌水技术。滴灌的前身是古老的地下灌水技术。随着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大约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滴灌才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灌水技术。它既保持了地下灌溉那种浸润作物根层土壤的优点,又具有地面灌溉和喷灌都不能代替的特点,归纳起来滴灌具有如下优  相似文献   

5.
正滴灌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实现高效利用水和化肥的一种农业科技技术。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这种技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滴灌技术具有适用作物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不受地域限制等一系列发展的优势,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由于丘陵地区在地理上大部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种植模式是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形式,它以首部井灌设备为中心,铺设干、支、毛管道,农作物铺膜播种与铺设管道同时进行,干、支、毛管道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组成管网系统。这一技术模式是集机械化覆膜与滴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随滴水进入作物根系。此技术既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又可避免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7.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把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和滴头一滴滴不断浸润作物根部土壤。比喷灌省水30%~50%,保持根部土壤结构,通气好。可使化肥溶解在水中,使根及时吸收。使地表湿度减到最小,有利于减少病虫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滴灌对水源不足的山区丘陵地更合适。目前,我国滴灌主要应用在果树、蔬菜、花卉、药材及苗木培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种类上,推广重点是温室大棚蔬菜保护地和丘陵山区果园。据统计,全国有近500万亩温室大棚和几千万亩果园,为推广滴灌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使用条件和经济收益的角度考虑,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8.
覆膜浅埋滴灌技术模式田间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田间试验,设置地表滴灌、膜下滴灌、浅埋滴灌3种滴灌处理,定量分析了不同滴灌模式下田间水热环境、作物耗水量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常规地表滴灌基础上,结合覆膜和浅埋措施,能有效降低作物垄间棵间蒸发量,相比其他2种滴灌模式,浅埋滴灌在节水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覆膜和浅埋滴灌带明显延迟气温对地温的影响作用,提高了土壤积温;相比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有效降低了滴灌带附近温度,同比平均降低了0.89℃。浅埋滴灌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地表滴灌,比地表滴灌分别提高了11.75%和16%。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滴灌不仅取决于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安装,而且取决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大棚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只解决了保证设计的大棚滴灌系统能在作物全生育期,包括作物高峰耗水期及时地给土壤补充水分,满足作物需要。但在具体运行时,究竟何时灌水,灌多少水,则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  相似文献   

10.
滴灌是一种增产、省水的先进灌水技术,它要求整个滴灌系统能适时、适量、均匀地供给作物水分,确保主要根系层土壤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使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的状况,为作物增产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有些滴灌发展较快的国家,在设计中要求滴灌均匀度(即在一条支管范围内,毛管上各滴头滴水量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短缺和肥料利用效率偏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节水灌溉、按需施肥与覆膜农艺措施集成的高效灌水施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减蒸抑盐、提质增效和减少化肥投入等优点。综述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水肥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运移,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吸收、转化、迁移规律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肥耦合模型研究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将双上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棚温室双上孔软管滴灌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内的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分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配合该项技术的发展,现将大棚温室双上孔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机化》2008,(2):40-4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前言滴灌是一种能高度控制作物生长所需土壤水分条件,调节土壤肥力和盐分状况的先进灌水技术。滴灌的特点是以细小的出水孔口、以较小的滴水流量给作物均匀供水。其流量一般为2~4L/h。为得到这样小的  相似文献   

16.
各有关单位: 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滴灌系统由一系列不同口径的塑料管道组成,灌溉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从水源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以点滴或细流形式,均匀地布撒到作物根区的土壤中。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适用面广适用于各种可供种植的地形,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以管代渠,使山区水利化由难变易;适用于各种林木及除水稻以外的各种作物;适用于各类土壤,尤其在沙土、沙漠上使用更有优势。2.充分利用水资源,更大限度地开发土地资源对于出水量为每小时20m~3左右的小井小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滴灌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滴灌系统设计也日趋成熟完善。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在滴灌系统设计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参数。探讨了设计耗水强度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它对滴灌系统工程造价、后期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发挥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远影响。提出了应加强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期对作物设计耗水强度的实时观测和分析研究,进一步开展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作物耗水强度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正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得到推广普及。到目前全国实施机械深施化肥的农田已超过5300多万亩。 化肥深施技术是一项成熟的节本增效工程,这一技术运用机械手段将化肥施入地表下作物根系附近适当部位,既保证作物能充分吸收,又能阻止肥料挥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棚茄子滴灌条件下室内外气温、地温、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等进行的试验研究取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棚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保证作物在冬季的正常生长;而且大棚外日平均气温累计值与作物需水量存在良好的关系,可作为指导大棚滴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缺,实现农田科学用水,发挥节水灌溉技术优势,提高玉米种植现代化水平,对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结合膜下滴灌技术下玉米产量、品质及其土壤性质的响应规律,对膜下滴灌技术进行评价。将膜下滴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浅埋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其他灌溉方式进行比较,系统论述膜下滴灌的特点优势、增产节水效果和不足之处,并总结不同条件下合适的灌溉方式。在深入探究膜下滴灌施肥制度、灌水制度和水肥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对玉米生长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讨论灌水和施肥的协同效应,旨在精炼出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玉米膜下滴灌的水肥阈值,实现节水、省肥、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由于膜下滴灌可将水溶性化肥、非常规水源等灌溉用水作用于土壤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土壤生物会受到影响,分析土壤生态系统做出的响应将对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地膜污染、地下水补给降低和覆膜与滴灌的缺点等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以优化膜下滴灌技术的材料配置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发挥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从区域地下水埋深、不同灌溉方式相结合、构建作物生长模型、作物品质和生态问题、膜下滴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