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步伐,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背景与现状,以杨凌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周边农村农户科技吸纳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整理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10个评价系统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整合得出杨凌地区农户科技吸纳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该体系的不足和运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年”,徐州市农机局积极组织广大农机人员开展活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送科技下农村,到农户。4月22日徐州农机中专校在驻地火花乡政府大院举行校乡结对“科技文化服务活动联系点”揭牌仪式,并  相似文献   

3.
观点·声音     
《农机科技推广》2014,(10):20-20
<正>李克强: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演讲中谈到,30多年来,中国家庭农业能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与科技、政策等创新密不可分。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机械,推广设施农业。仅杂交水稻一项,每年就带来数千万吨的增产。我们大力鼓励农民合作社、专业农户、企业公司以及政府服务组织等,为农民提供农业  相似文献   

4.
陈卫峰 《农业工程》2021,11(9):138-142
陕西自贸区杨凌片区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区,位于中国最早建立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杨凌农业自贸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疫情和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首先,剖析了“双循环”与杨凌自贸片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联系;其次,构建了杨凌自贸片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提出了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双循环”格局下杨凌农业自贸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专家少、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基于J2EE框架,以开源的RED5作为流媒体服务器,并利用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研发出了可视化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基于B/S模式能够减少客户端农户的操作负担,同时为农户提供专家在线和专家离线的双重服务,为农户和农业专家之间架起一道直接沟通  相似文献   

6.
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是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在对国家和地方农业科技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特点,提出评价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构想,从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和生态绿色化三个方面建立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根据产粮大县、都市农业县、发达地区县、农业特色县四种县域类型进行差异化赋权,通过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合成综合指数,构建形成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模型。研究将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动态评估和建设成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努力建成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强省,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江苏省决定组织开展2012“农机化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重点系列活动包括:送农机送科技下乡、农机化科技推广质量保障行动、农机科技进社入户活动、农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行动、农机化科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等。  相似文献   

8.
以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障碍,最后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等地农村考察时说:“提高农业科学化的水平,必须抓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促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农业发展、鼓励农民运用科技成果的新机制”。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机化事业的排头兵。农机化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又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先行官,只有搞好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并与当地农艺技术有机地  相似文献   

10.
以“科技、创新、产业化”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11月9日在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胜利闭幕。 为期5天的第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18个国  相似文献   

11.
田施雨 《湖南农机》2016,(2):135-136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工程防水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防堵模拟实验发展,狭缝、滚珠或弹子床、砂床模拟的动静态相结合的堵漏试验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还有一部分是进行夹持岩芯堵漏试验和堵漏过程的相关模拟试验。这种情况下,进行防堵实验评价比较重要,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嗅觉系统评定卷烟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迄今为止,卷烟的内在品质是靠评吸专家的感官的评定的,由于受到其经验,情绪以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为此,作者运用模仿人的嗅觉系统功能的人工嗅觉系统来评定卷烟的内在品质。深入研究了人工嗅觉系统的气敏传感器阵列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提出了阵列的组成方法以及神经网络集和测试集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值模拟技术对于预示金属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进而指导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已在金属成形数值模拟中引入自适应技术,该技术消除了网格生成的盲目性,实现了以尽可能少的计算量获得指定精度要求的解,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研究开发了自适应弹塑性数值模拟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特点,重点论述了系统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贵州"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和小水窖)建设同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综合评价"三小"工程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同时结合综合评价定性、定量因素相混合的特点,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贵州"三小"工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既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普遍适用性,将为贵州"三小"工程项目实施与效益评价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增压柴油机EGR系统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增压直喷柴油机开展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降低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根据当前国外EGR技术的情况,分析了增压柴油机实现EGR控制的难点,并制定了一套适用性较强的EGR系统。通过发动机试验,证实了该系统的实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是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茶叶品质检测体系不完善,分级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传统的茶叶分级是由人工分析判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计算机视觉是一种新型的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茶叶品质分析。为此,将拍摄的茶叶和茶水图像进行预处理、灰度化和阈值分割,获得目标轮廓并分析颜色特征,并通过建模集样本确定用于色泽检测的特征量,然后对检验集样本进行色泽检测。结果表明:检验集中被错误识别的茶叶种类极少,总体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 0%,为准确评价茶叶的色泽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韩霜  刘志新  杨旭  赵继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0):127-131
为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及可互换性等特性,引进软件工程学思想,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阐述了组件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技术。软件设计采用双层面设计方式,利用CORBA组件模型并使用星式通讯机制,建立各组件之间的组成及通讯方式。以自主研发的混联式虚拟轴研抛机床为平台,进行了三维曲线加工轨迹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该体系结构的数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此,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体制的创新,强化农机科技推广及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开放型的人才管理制度"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立体化教材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立体化教材系统的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并细化了主要模块的基本功能,为后续系统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立体化教材系统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冬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控制性能,在中国黑河市的试车场进行了冬季试验。阐述了整个试验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案。选择稳态回转和双移线作为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给出了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的性能评价方法。试验表明,系统明显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