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性农业”是个通用术语,可以取代人们广泛用来描述采用新型耕作,播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一词。面向资源保护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仅与“保护性耕作“所包含的耕作问题相关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保护性农业的定义应该是: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耕作技术革命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农业时代(又称为传统有机农业时代)和传统无机农业时代。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畜力耕作到机械化耕作,每一次耕作方式的变革都带来了农业的一次巨大飞跃。特别是机械化的发展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  相似文献   

3.
一、保护性耕作的内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作用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它有利于保水保土。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冰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保护性耕作是一场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未来10~20年中,保护性耕作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林 《当代农机》2009,(12):38-39
提高农业耕地质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改革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实施保护性耕作,是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保护性耕作”被写入[2006]中央1号文件中,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认可。中央要求把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将全面推广旱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计划用7年到10年的时间,在我国北方全面推广以免耕为主要内容的耕作模式———旱地保护性耕作。目前,农业部已在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的58个县建立了旱地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示范面积近200万亩。如果进展顺利,到2005年,示范面积将达到1520万亩,形成“环京津区”和“西北风沙源”两个保护性耕作带。到2010年,示范推广面积将达到1.5亿亩,使“三北”地区1/3的旱地实现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与强调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层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不同,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将作物秸秆残茬留于地表。其核心技术是:土壤尽量不翻耕,留下秸…  相似文献   

6.
1保护性耕作法的由来近几年,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已从我国的西北部吹到了北京的边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全国大范围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大问题。有人说,我们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以付出资源为代价的,这是很有道理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仍以目前的速度消耗宝贵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我们的后人将面对一个悲惨的世界。我国的农业耕作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其完善的翻耕模式已是每个老农祖代相传的“传家宝”。但到了现代,自然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传统的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2002年6月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要制定规划和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对保护  相似文献   

8.
一、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新技术。其特点是以机械化为手段和载体 ,广泛采用复式作业 ,通过少耕、免耕和地表覆盖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对保护性耕作的最新定义为“保护性耕作是指播种后地表残茬覆盖面积在 30 %以上 ,免耕或播前进行一次表土耕作 ,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的耕作方法”。我国学者把保护性耕作定义为“以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为中心 ,保持适量的地表覆盖物 ,尽量少翻动土层 ,而又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耕作方法”。二、保护性耕作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是在土壤休闲期内采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在保证…  相似文献   

9.
新乐市推广“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见成效新乐市农机局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和普及秋冬耕的意见,根据该市农业生产情况,改革耕作制度,积极推广“虚实并存”耕作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推广这项耕作技术,市农机局于去年秋天在东长寿村召...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它改变了过去农业机械化单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传统耕作模式;把机械化与资源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耕作到免耕播种,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短短5年时间,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杨家灌津村农机手杨淑全亲历了农业机械化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2.
改造中低产田是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推广丰产沟耕作法的实践,展示了这种耕作法的高产效果、技术措施和农户及农机作业户的经济效益,论证了丰产沟技术及农机服务对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的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旱薄地低产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临安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区县(市),“七山一水二分田”。自2006年对小型耕作机械实行购置补贴以来,小型耕作机械连续3年在临安市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总量达到了1460台,为临安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不小贡献。下面就小型耕作机械在临安市的推广应用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是世界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有节约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既能发展农业生产,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既能立足当前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能培肥地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显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生产与生态“双赢”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它是人类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刀耕火种进入传统人畜力耕作,再到机械化耕作后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农业部编制了《保护性耕作发展建设规划》,决定用10年时间,在华北、西北和东北西部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步形成“环京津区”和“西北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同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尽快编制《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规划》。“保护性耕作”这个还说不上普及的词汇如此凸现在以上两个文件中,预示着保护性耕作农业的发展将揭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减耕覆盖耕作法”,中  相似文献   

20.
从1993年开始,我国农机管理部门与科研单位密切配合,以引进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基础,在山西率先进行了以机械化手段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10多年的探索推广,全国已经建立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示范点80多个。今天,我们站在十七大精神的高度来审视走过的这条道路,就可以看出保护性耕作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机械化上的体现,从而把保护性耕作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使我国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这次重大变革,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农业机械化耕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