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00.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9%,占比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254.05万hm~2(3810.75万亩),较2018年增长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6%。新疆棉花(皮棉)单产为131 kg/667m~2,比全国单产平均值高13.7 kg/667m~2。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年种植水稻面积60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3%,年稻谷总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6%左右,1996年湖南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含半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6%,2000年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三个百分点,全省水稻综合机械化含半机械化水平达到69.6%,其中机械化水平达到46—49%,  相似文献   

3.
2010年,辽宁省盘锦市16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9%,在全省位居前列。作为农机化事业的钢梁骨架——农机合作社在盘锦市蓬勃发展,盘山县太平镇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固定资产总值850万元,年耕种收综合作业面积6万亩  相似文献   

4.
1稻谷干燥意义重大我国全国稻谷总产量为19510.3万t。据统计,目前我国水稻产区因为缺少必要的烘干仓储设施装备,稻谷常年产后损失1000万t以上,相当于133.33万hm2(20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6%以上)的水稻产量(折合200亿元以上的收入)。我国南方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40%,而南方气候湿热多雨,干燥储藏环境更加恶劣。如广东省稻谷年损失近100万t,相当于13.33万hm2(200万亩)的水稻产量(折合20亿元的损失)。因此,解决好南方稻谷干燥问题,减少产后损失,对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中部,松嫩黑土平原腹地,位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是国家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0年全省耕地总资源8915.1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37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435.8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6.8%,玉米单产水平居全国首位。2010年粮食总产量585.5亿斤,其中玉米总产量超过400亿斤,粮食商品率82%以上。吉林省耕地资源占全国的1/50,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1/10,承担的专储粮占全国的1/5,承担的玉米出口任务占全国的1/2。全国10大产粮县中有6个在吉林,且集中在中部的玉米主产区。  相似文献   

6.
全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3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国水稻种植、收获、耕整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达到1.6亿亩、3.6亿亩、4.3亿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种植环节上看,2014年全国水稻机插面积新增1200万亩,总面积超过1.6亿亩。加上水稻机直播、机移栽面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将超过3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北方稻区机插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优势油料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位,对保障我国油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2018年统计,全国花生综合机械化率为59.38%,其中,耕、种、收分别达到76.65%、50.98%、44.76%。到2019年,花生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预计分别达到78.7%、55%、50%左右。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械化插秧增产的三大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比水稻传统人工种植和抛秧亩增稻谷40kg左右,忻城县农机推广站2007年示范推广对比试验表明,早稻机插比人工抛秧亩增稻谷42kg,晚稻机插比人工插秧亩增稻谷38kg.  相似文献   

9.
1.认清形势肩负使命制定好"十二·五"山西省农机化发展规划 全国农机化的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中级阶段,正在大力推进,加快发展.2007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4.4%,有17个省市达到40%以上.2008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达49%,已经有20个省(市、自治区)达到40%以上,其中达到50%以上的省市已经有13个.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小麦油菜种植效益的下滑,造成大量冬闲田的产生,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省农业厅提倡种植再生稻。但是,就作者调查了解,这几年孝南区的再生稻试验效益都不显著。人工插、人工割的再生稻,250多kg/亩(1hm~2=15亩)的再生稻谷只卖到3元/kg,连插割环节的成本都没收回来,就更谈不上效益了。某些杂交中籼品种,虽然再生稻收了250多kg/亩,但整精米率只有45%,每亩商品化再生稻米只有区区  相似文献   

11.
2005~2015年吉林省农机化作业水平定量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992-2001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取了平滑预测与回归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2005-2015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吉林省200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2.60%,2010年将达到49.90%,2015年将达到59.36%。“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吉林省机收和机播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测值,机耕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小于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全国水稻种植、收获、耕整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达到1 060万hm2、2 400万hm2、2 870万hm2(1.6亿亩、3.6亿亩、4.3亿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4%,比上年提高1%。从种植环节上看,2014年全国水稻机插面积新增80万hm2(1 200万亩),加上水稻机直播、机移栽面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将超过38%,比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一、当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形势2014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水稻耕整、种植、收获机械化面积持续提高。据统计,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8%,比上年提高将近1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十二五"期末达到70%的发展目标,为夺取我国粮食"十一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耕地环节上看,2014年全国新增水稻机耕面积880万亩,总面积达到4.4亿亩,机耕水平达到95.5%。各个水稻主产区已全面实现了水稻耕整机械化。从种植环节上看,2014年全国新增水稻机种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机收进入持续快速推进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超过2.6亿亩,机收水平超过49%,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我国玉米机收水平已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进入持续快速推进阶段.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超过83%,为夺取粮食“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截至2018年,全国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31%,其中,耕、种、收分别达到97.33%、88.73%、75.85%。2019年预计,玉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9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机耕率达到97.8%左右,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机播率预计超过9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机化》2013,(6):41-41
据统计,全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超过2.6亿亩,机收水平超过49%,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我国玉米机收水平已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进入持续快速推进阶段。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超过83%,为夺取粮食“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水稻种植、收获、耕整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63%,比去年增加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资讯纵览     
<正>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预计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14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37.5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受益农户预计超过400万个,补贴农机(具)超过540万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预计达10.76亿千瓦,同比增长3.57%;玉米机收面积新增4500万亩,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夏种时节,广西的武鸣县、北海市、北流市使用2ZPY系列锥盘式水稻抛秧机进行了晚造水稻栽植的机械抛秧试验示范400亩。经验收,武鸣县的机抛秧比常规人工插秧亩增产稻谷108公斤(增幅25.71%),比人工抛秧亩增产19公斤(增幅3.73%)。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我国大中拖拉机将呈现继续快速上扬之势,具备了难得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商机。1我国农业装备市场需求强劲据统计,2005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0.7%、31.2%、22.7%,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3.0、5.5和4.4个百分点。预计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5%,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570亿元,其中10个主要农业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为促进、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了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