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内涵,设计并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量模法对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年份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9年—2010年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承载力水平值处在0.01~0.06之间,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各地区科学制定措施,以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流域健康的内涵,综合考虑流域内涉水生态环境健康、涉水经济健康、涉水社会健康等,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包括7个必选指标和7个备选指标的流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健康的评价标准。以淮河流域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实际应用,评价结果基本符合淮河流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丽云 《节水灌溉》2007,(3):44-46,49
如何保护流域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针对我国流域资源与环境的特点,要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水资源与环境系统优化问题.以淮河流域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作出分析,经过政策模拟对比,提出了符合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研究表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是制约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协调发挥两者的作用,才能保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偲  窦明 《节水灌溉》2011,(7):50-53
近年来,河南省提出了构建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新的发展空间格局。由于当地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污染严重等问题,现已成为制约中原城市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探讨了区域发展模式构建原则及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针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相应...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是评估石漠化治理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对监测和评价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经济系统、社区系统、环境系统和安全性四方面,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构建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同时,应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进行研究,分析了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范彬彬 《农业工程》2018,8(7):148-1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但是乡村旅游热也给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思考。针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呼玛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呼玛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社会因子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农业节水技术公司化服务模式,以公司化为载体采用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进行整建制推进高效节水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优化配置资源,减少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农户满意度是公司化服务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农户满意度为基础,从公司提供服务特征、农户个体特征、农民家庭特征和农业生产经营特征4个层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农业节水技术公司化服务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系统总结了近几年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实践经验和取得成效,从节水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统一角度出发,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矛盾、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水电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问题,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理论框架,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缺失、管护效率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择适用的管护模式,对于明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主体、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出4种常用的农田水利管护模式;其次,根据评价原则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构建农田水利管护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M市某灌区为例,对农田水利管护模式适用性进行评价研究,以确定适宜M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