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介绍种子的萌发阶段出发,阐述了黄芪种子的休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详细论述了促进黄芪种子发芽的处理方法,包括机械破损、沙磨处理、浓硫酸处理、温烫浸种及赤霉素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和水稻种子休眠性QTL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和水稻种子休眠性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表现出了高度的同源性。在玉米第1、3、8染色体上已定位的7个种子休眠性QTL,在与其同源的水稻染色体上均有种子休眠性QTL的分布;在玉米第5、10染色体上已定位的3个种子休眠性QTL,在与其所在染色体区段同源的水稻染色体区段上并未直接发现有种子休眠性QTL分布的报道,但与第5、10染色体其他区段同源的水稻染色体上有种子休眠性QTL被定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圣忠华  陈立云  雷东阳 《作物研究》2009,23(5):318-322,327
介绍了水稻种子休眠及其生物学和生理机制研究概况,着重对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QTL定位和分子机理研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同时探讨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墨脱花椒是产于西藏墨脱县的特色香料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缺乏种苗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故解决墨脱花椒的人工繁育问题十分重要。播种育苗作为一种常见的种苗繁育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操作方便、便于运输保存等优势,更利于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墨脱花椒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因此,探究墨脱花椒种子的休眠特性、萌发限制因素和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墨脱花椒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以墨脱花椒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吸水性测定、内源萌发抑制物质的生物学鉴定、低温层积、化学药剂浸泡等方法,探究墨脱花椒种子休眠的原因、休眠类型以及解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1)墨脱花椒种子种皮厚,外层为光滑的油脂层,种子空壳率达25.67%,种皮对种子吸水具有明显机械阻碍作用。(2)墨脱花椒完整种子和种皮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均存在抑制作用,完整种子的甲醇浸提液的抑制程度高于种皮浸提液,说明种仁本身存在发芽抑制物质。(3)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浓硫酸+GA3组合处理可有效打破墨脱花椒种子休眠。其中浓硫酸浸泡10 min+1500 mg/L GA3浸种48 h+3...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维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水稻种子收获前较低的休眠水平易引起穗发芽,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另一方面,较高的休眠程度易引起水稻播种期的低发芽率和出苗不整齐,严重制约水稻的高产稳产。综述了2020年以来国内在水稻种子休眠与萌发遗传调控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具体从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和穗发芽调控机制展开,并对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作简要介绍,提出研究趋势和展望,以期阐明调控种子萌发的遗传特性和作用机理,为适宜休眠度的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子休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皮是影响棉种发芽的主要因素。种胚发育不良、种子成熟度差促使休眠程度加深。自然条件下晒种、35℃,24h以及双氧水、硫酸亚铁溶液浸种均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打破休眠;其中以自然条件晒种、35℃预烘的方法简便、实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主要以啤酒大麦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大麦种子休眠的差异及 7种处理破除大麦种子休眠的方法 ,结果表明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 ,低成熟度种子的休眠能力大于未成熟种子 ,且低成熟度种子经短时间的贮藏休眠能力减弱 ;不同类型的大麦种子 ,裸大麦种子休眠短 ,在收获后 1~ 2周即通过休眠 ,大粒种子的休眠能力高于中小粒种子 ;破除大麦种子休眠的方法以H2 O2 间隙浸处和赤霉素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视觉,效率低、误差率高。为了提高水稻种子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自行拍摄并构建了5个不同水稻品种含有80 000张水稻种子图片数据集,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水稻种子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利用自建RiceFastNet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外观相似度较高的不同品种水稻种子时,分类准确率超过96%,优于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在提高水稻种子检测准确率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的科学方法,采用5个品种共139个批次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采用海南异季、安徽肥西本地正季田间种植鉴定以及酯酶同工酶室内检测等3种方法,进行了纯度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3种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综合检测体系并进行推广应用,可以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推广和经营提供准确、快速、低成本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烟草种子的休眠和贮藏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晰  朱列书 《作物研究》2009,23(5):345-348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其有益的生物学适应特性。本文根据种子休眠研究所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对烟草种子可能存在的休眠机制、休眠破除方法以及相应的贮藏方式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发芽率为评价指标,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与协青早B(O.sativa sp.Indica Kato.)杂交构建的230个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及其亲本种子的休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ILs群体种子发芽率呈偏态的连续分布,说明东乡野生稻休眠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群体中11个株系及亲本东乡野生稻具有强休眠性,其中株系BIL216的休眠性最强,用5%H2O2浸种能有效解除强休眠材料的休眠.BIL216可以作为培育强休眠性新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实践,提出保证种子质量应注意选好基地、适期早播、培育整齐的多穗型母本群体、低温来临时及时灌深水保温、选好亲本、严格去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杂交水稻常规测配方法及几种改良测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常规测配方法存在费时耗力,结实率不高,测配效率低等缺陷,分析了提前套袋、温烫促开花、布套隔离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打破紫云英种子休眠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保良  王林辉  胡英  黄璜  谢伟 《作物研究》2007,21(2):126-127
紫云英种子的休眠是典型的种子硬实休眠。对刚收获的紫云英种子进行酸蚀、物理磨擦、恒温水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解除紫云英种子的休眠,其中以硫酸12min、硫酸磨3min、硫酸磨6min、硫酸磨9min对破除紫云英种子的硬实效果较好。在生产实践中用浓硫酸酸蚀辅以物理磨擦配套措施对解除紫云英种子休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种衣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种衣剂包衣对种子发芽、长势、病害防治均有很好的效果,优于常规处理,其中稻吉吉种衣剂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优于对照和常规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可达到98%和96.5%;秧苗素质方面稻吉吉种衣剂处理各项指标均表现最高,其中干物质积累和茎基宽量分别高31.58%和16.3%。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applicability of five nitrogen (N) dressing methods to rice cultivation was examined using the canopy spectrum-based nitroge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SNOA), leaf area index (LAI), site-specific N management (SSNM), N nutrition index (NNI), and N fertiliz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NFOA). After base-tiller N dressing (basal dressing and top dressing at the tillering stage) at low and normal levels, rice plants were grown by the above five N dressing method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 dressing methods on plant dry weight, plant N accumulation, grain yield, N us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method, under the low base-tiller N dressing level, the optimum N dressing rate was decreas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increased by adapting the N dressing methods of CSNOA and SSNM, whereas the optimum N dressing rate was increas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decreased by the other three N dressing methods. Under the general base-tiller N dressing level, the optimum N rate, N-us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were increased by all N dressing methods except the NFOA.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SNOA and SSNM were two good techniques for quantifying N dressing in rice, with higher economic benefit, less N input, and better applicability under different base-tiller N dressing levels.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制种花期调节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黄同星 《杂交水稻》2002,17(6):25-26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实践,总结了肥调法,水调法,药调法,植伤法等花期调节的几种常用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在制种过程中,往往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父母本花期错位,导致产量不理想。根据制种生产实践,总结了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研究结论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传统淹水灌溉、Y型灌溉和滴灌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成果。结论表明,Y型灌水方式比传统淹灌节水32%以上,滴灌比传统淹灌节水60%以上;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有显著提高,但过量施氮反而会使产量降低;不同的种植条件,获得最佳产量的水氮比不同,合理的水氮比应结合种植环境进行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