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组配的18个两系杂交粳稻品种和对照品种9优418的品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水稻新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19个水稻品种的排名结果差异不大,仅品种M2和M14的排序稍有不同,这两种方法的排序结果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二者对于水稻品种优劣的综合评价具有一致性。与产量表现的排名结果相比,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排名结果更吻合。Ci值差异大于产量差异和Gi值差异,说明在综合评价水稻品种时,DTOPSIS法比产量排序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更能区分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在大豆品种(系)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灰色综合评判的方法评价大豆品种生态鉴定试验中的8个中国品种。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大豆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偏差。灰色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亚麻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北、华北亚麻联合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1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各品种加权关联度的比较,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品种的优劣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此方法与单项产量比较法结果基本一致。而且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的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杜玉林 《江西棉花》2003,25(4):27-29
应用加权灰色局势决策,综合评价了参试棉花品种优劣,评价结果与专家对棉花品种取舍相符,从而说明这种评价方法客观、合理,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孙威江 《茶叶》1991,17(3):21-2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不同品种茶树苗期的多个性状作灰色综合评判。分析表明,灰色综合评判可以较客观地区分出各品种茶树在幼苗时期的生长状况,其结果可作为茶树早期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各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优劣进行排序,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劣。为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性状的权重值,并对这两种方法设置相同的标准品种,以便于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间Ci值差异明显,品种间综合性状的差异表现充分,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的品种间Gi值差异不大,综合评价效果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优劣排名具有一致性,与仅依据品种产量的优劣排名不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说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都能对大豆品种(系)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其中DTOPSIS法具有相对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9.
豌豆品种资源的灰色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宁 《杂粮作物》2003,23(2):93-98
根据灰色模糊聚类的理论对国内外32个豌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是客观、综合评价品种的好方法。通过方差和通径分析还表明,各类品种间存在着质的差异,同时提出了各类品种资源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豆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荆建国  范彦英 《大豆科学》1995,14(4):365-370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只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弊端和不足,为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