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茉莉花茶是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拼和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是花茶中的大宗产品,占花茶类的80%以上。品质上等的莱莉花茶,既是香味芬芳的饮料,也是养生宜性的食品,看形品香,韵味其中。有的还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原产印度,西汉传人中国时就在福州落户,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茉莉花性平味香,能顺气、活血、调理气机、香体护肤,同时具有催眠、抗抑郁作用。绿茶在《神农本草》中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明目”。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的保健功效是多方面的,主要功效有:消热解暑、利尿解毒、益思提神、坚齿防龋、增强免疫力、预防衰老、杀菌抗病毒、降脂减肥、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消臭、助消化、明目、清肝、抗辐射损伤、治疗便秘、抗癌抗突变等。茉莉花茶是由绿茶与茉莉鲜花拌和窨制加工而成,它既具备绿茶的保健性能,又有茉莉花的醇和,芳香浓郁。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深受人们的喜欢。国外人士赞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 相似文献
3.
4.
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是由茶叶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饮用茉莉花茶,使人产生对茉莉鲜花的联想,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好品质的茉莉花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加工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窨制理论,科技创新,加强窨制工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花茶品质的前提。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理论界认为只有烘青坯适合花茶窨制,但湖南猴王茶业有限公司用炒青(半烘炒)坯窨制出的“猴王”花茶,开创了中国花茶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5.
干湿茶坯着香能力的研究发现,湿茶坯具有更强的着香能力,这个发现打破了传统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对茶坯含水量严格要求的束缚,促进了窖制工艺的改革。福建省茶科所经过三年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出了“茉莉花茶增湿连窨新工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农业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7.
福建茉莉花茶色香味俱佳,是出口花茶的主要品种.要使茉莉花茶既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的品质要求,又有利于经济核算,仅靠单一地区、单批唛原料往往难以实现,必须通过拼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福建茉莉花茶 ,色香味俱佳 ,是出口花茶的主要品种。由于茶树品种、生长的自然环境、采制技艺不同 ,制成的成品茶的品质特征、等级、价值的高低就不同。要使茉莉花茶既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的品质条件 ,又有利于经济核算 ,仅靠单一地区、单批唛原料往往难以实现 ,必须通过拼配技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1 福建出口茉莉花茶品质特征福建茉莉花茶传统的外销产品主要有茉莉银毫、春风、春毫 ,特级花茶至六级花茶 ,茉莉片、碎茶等。其品质的主要特征 :1 1 茉莉银毫 外形肥壮匀嫩 ,毫显 ,香气浓郁、鲜灵持久 ,滋味醇厚、清甜爽口 ,汤色鲜…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茶叶含水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叶含水量控制的好坏,对茉莉花茶色、香、味、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叶含水量控制作为关键的环节贯穿整个茉莉花茶加工过程。1窨前茶坯的茶叶含水量控制传统窨花理论认为一定范围内茶坯的含水量越低,吸香就越强,尤其以含水量在4%~5%之间的干茶吸附性能最强,一旦含水量超过20%,其吸香能力等于零。因此要求窨前高中档多各次的茶坯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中低档少各次控制在5%~6%。然而近几年来,大量对花茶客制吸香机理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茶叶含水量对茶叶吸香、固香有益,含水量在5%~25%其吸附作用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