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尖蜜拉的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蜜拉老茎干上的不定芽作外植体,采用从不定芽→丛生芽→完整植株的繁殖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尖蜜拉不定芽外植体在温度(262)℃,光照强度1500~2000k、光照时间12hA条件下,茎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0.1mgL+Vc0.5gL;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6-BA3.0mg人+NAA 0.5mgL;茎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BA 0.5mgl+NAA 3.0mgL+AC0.5gL;生根时温度可适当上升为28+2)℃,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2h/。  相似文献   

2.
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品种‘金都一号’茎段为材料,开展火龙果外植体选择方式、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方式、不定芽诱导培养等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外植体最好选择无病害健壮的近成熟茎;火龙果外植体最佳处理方式为不去刺座,75%酒精快速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8次;火龙果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为80%。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Cymbidium×Sazanami‘Haru-no-umi’为试材,在调查根芽发育过程的变化和茎尖外植体不同采集时期器官形成能力变化的同时,尚对从茎尖外植体诱导PLB的初期形成过程作了形态学观察.根芽伸长生长最旺盛时期是从4月至8月,这个时期腋芽的叶片分化也是最活跃的.茎失外植体的PLB形成能力在这个期间最强.从9月至翌年2月主茎不进行伸长生长,腋芽也停止发育.在这期间,PLB形成能力较前者低.在叶片分化仍然停止的8月份,PLB形成能力迅速降低,9月以后则完全丧失.PLB有从腋芽定芽形成的和从节间不定芽形成的.前者的形成期较后者早,但其数量较后者少.此外,将前者称为定芽的PLB,将后者称为不定芽的PLB.  相似文献   

4.
以甘蔗单芽种茎为材料,研究甘蔗单芽种茎包衣处理对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影响,为甘蔗种茎包衣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包衣和未包衣处理甘蔗单芽种茎,其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10 ℃> 13 ℃>15 ℃>常温,同处理比较,包衣甘蔗单芽种茎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未包衣处理。包衣甘蔗单芽种茎在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病菌感染率明显低于未包衣处理。其中,10 ℃、13 ℃、15 ℃和常温保存20 d,包衣比未包衣病菌感染率分别低189%、226%、256%和191%;10 ℃、13 ℃、15 ℃和常温保存30 d,包衣比未包衣病菌感染率分别低112%、106%、174%和94%;包衣保存30 d,13 ℃低温下甘蔗单芽种茎病菌感染率最低为27.35%。综合得知,甘蔗单芽种茎包衣处理可延长保存时间至30 d左右,并以13 ℃保存温度效果最佳,其能有效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减少病菌对甘蔗单芽种茎的侵染,增强蔗种抗逆性,较好的保持甘蔗种茎活力。  相似文献   

5.
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试管苗为外植体,研究了光照强度对橡胶树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部、茎尖在光照强度为1600lx条件下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在95%以上;茎段在光照强度为800lx下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3.3%。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良DNS等方法筛选出的生长快、糖苷含量高的甜叶菊品系10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其次是带腋芽茎段;再次为叶片。无腋芽茎段和无菌根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能诱导成芽。茎尖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1.0mg/L;带腋芽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采用MS+6-BA 0.5mg/L+NAA0.05mg/L;在1/4MS+IBA 0.1mg/L+NAA 0.1mg/L+1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生根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7.
花生胚轴丛生芽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花生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MS2(MS+ 6- BA10m g/L+ NAA08m g/L+ 蔗糖3% + 琼脂07% )培养基上,25℃±1℃和3500Lux 光照条件下培养,约20 天,83% 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64 个丛生芽,最多可达30 个,由此得到的再生苗生长正常、健壮,生根后植株移栽易成活。本文就外植体日龄、激素配比及外植体接种极性等对丛生芽发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王罡  季静 《中国马铃薯》2006,20(6):326-328
以Favorita和东农303两个马铃薯基因型的幼叶、茎段、微型薯和种薯的块茎为外植体,在6种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试验中观察到马铃薯的分化率在不同外植体间差异较大,ZT有可能是诱导马铃薯芽分化的理想激素。  相似文献   

9.
以非洲菊无菌苗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各种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大小对非洲菊芽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1.2cm的非洲菊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直接诱导出芽。非洲菊带节茎段诱导芽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1+NAA0.1mg·L-1。较高浓度的6-BA有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但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高浓度的NAA会使芽苗叶色退绿,故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1 +NAA0.3mg·L-1。非洲菊芽苗生根的浓度范围较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  相似文献   

10.
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明春  李玲  管艳  王亚  田海  梁国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0):1849-1854
为了探索基本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情况,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MS培养基中4种营养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大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全量大量元素+4/5微量元素+全量有机成分+全量铁盐;以茎尖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死亡现象发生,均有新芽产生;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有机成分不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2/5大量元素+2/5微量元素+4/5有机成分+全量铁盐。  相似文献   

11.
为给燕麦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侵入、发育与孢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3d后,在18℃下燕麦孢囊线虫侵入数量最多;接种6~9d后,16℃处理的线虫侵入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在12、14℃下线虫侵入数量分别于接种15、12d达到最大值。在16~18、20、22、24℃下线虫完成生活史分别需要34、30、27和18d;在10~12℃下,于2个月后尚未发现雌虫形成。线虫在18~22℃下形成的孢囊数量最多。综合线虫的侵染数量与速度,认为线虫的最适宜侵染温度为16℃,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18~22℃。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研究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和湿度对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能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8℃(36±0.5℃)时稳温18 h;42℃(37±0.5℃)时稳温16 h;45或47℃(38±0.5℃)稳温12 h;54℃(39±0.5℃)稳温12 h,有利于降低烘烤能耗,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芒果小爪螨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16,20,24,28,32℃条件下观察芒果小爪螨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芒果小爪螨世代发育历期在32℃时最短,为9.20d,16℃时最长,为29.07d。卵、幼螨、若螨、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77,9.37,10.61,11.13,8.91℃,有效积温分别为93.46,30.29,44.96,14.24,191.83日度,在16~32℃,芒果小爪螨发育的速率及雌螨寿命与温度呈直线相关。世代存活率在24℃时最高,为89.6%,32℃和16℃时,分别降至69.1%和55.8%。雌螨产卵量在28℃时最高,达40.14粒/雌,在32℃时最低,为8.44粒/雌。卵孵化率、幼螨、若螨及世代存活率、雌螨产卵量等随温度的上升而呈抛物线趋势。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特征参数以28℃时最高,分别为27.3342,0.3957,1.4854。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分别以32℃和28℃时最短,分别为7.5186d,1.7517d。种群增长指数以24℃时最高,28℃时略低,分别为24.88和24.45。芒果小爪螨对温度较敏感,24~28℃为芒果小爪螨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4.
将中豆24和泰兴黑豆种子用无水CaCl2分别干燥至10个不同的含水量水平,密封于玻璃瓶中分别在25度培养间,5度冰箱中保存一年中,对种子生活力和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豆24在25度,5度条件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6.0%,泰兴黑豆在25度条件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5.4%,在5度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腿双距螯蜂是我国南方稻区常见的褐飞虱天敌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度对黄腿双距螯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系统测定了12℃、17℃、22℃、27℃、32℃、36℃和38℃恒温条件下该蜂成虫寿命、寄生率、取食率及子代结茧率、羽化率、发育历期、雌性占比等生物学特性,并计算了该蜂的种群生命表参数、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通用佳”离子交换树脂球法研究了3种不同温度下(15℃、25℃、35℃)淹水土壤氮、磷、钾、钙、镁等养分释放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土壤氮和磷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周内离子交换树脂对N的累积提取量,25℃和35℃时比15℃分别增加了91%和189%;同期对P的累积提取量25℃和35℃时比15℃分别增加了131%和393%;温度对土壤钾钙镁释放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温度下土壤养分释放动态适合于乘幂方程RAQ(i,t)=atb,其中,RAQ(i,t)表示树脂球t天内所吸收的i养分离子量(μmol/cm[sup]2[/sup]),a、b为常数,t为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研究了密集烘烤中变黄期升温速度和湿度控制组合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黄期前期干球温度以3 h/℃从35℃升至38℃,湿球温度保持在36±0.5℃,变黄中后期干球温度以2 h/℃从38℃升至42℃,湿球温度保持在37±0.5℃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化学成分,提高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18.
突变体Fan5苗色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突变体Fan5苗色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董彦君,董文其,张小明,石守鋆,张宏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关键词:遗传分析,低温敏感;苗色GeneticAnalysisofLow-temperature-sensitiveSe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寄生潜能。【方法】分别在15℃、20℃、25℃、30℃、33℃下,编制了吉林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生命表,根据不同温度下稻螟赤眼蜂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计算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世代有效积温,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发育速率进行拟合。【结果】稻螟赤眼蜂平均单雌寄生米蛾卵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时最高,达29.75粒,除与25℃下无显著差异外,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雌蜂平均寿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15℃时寿命显著长于其他温度,当温度高于30℃时,其寿命均短于0.82d;25℃时,稻螟赤眼蜂羽化率最高,达98.14%;15℃时,羽化率最低,只有67.96%。稻螟赤眼蜂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其发育起点温度为11.49℃,世代有效积温为131.39℃·d。【结论】利用米蛾卵繁殖稻螟赤眼蜂时,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综合生命表参数、单雌寄生米蛾卵数、雌蜂寿命、羽化率等指标,提高利用米蛾卵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的最佳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于2007年和2008年应用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在杭州地区的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抗性水稻品种IR26和IR36对田间褐飞虱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22℃、25℃、28℃、31℃和34℃)下IR26和IR36对褐飞虱的抗性、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自然条件下,IR26已完全失去对杭州种群褐飞虱的抗性,而IR36仍具中等抗性。在25℃到34℃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IR26对褐飞虱抗性减弱,但22℃条件下抗性比25℃更弱。IR36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对褐飞虱的抗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在31℃和34℃下也已完全失去对褐飞虱的抗性。在22~25℃条件下,IR26和IR36的持抗期均在25℃下最长,分别为9 d和11 d。3个品种稻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草酸含量则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25℃时为最大值。不同温度下及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株内可溶性糖和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