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蔗品种形态特征与抗绵蚜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甘蔗选50形态特征与绵蚜发生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贞丰、望谟等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选50、桂糖11、F134发生绵蚜危害情况及甘蔗叶片披散度、 3叶叶片着生角度、 3叶叶片宽度、 3叶叶面积、叶色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蔗选50植株较直立、 3叶叶片着生角度小、 3叶叶片宽度窄,是甘蔗选50抗绵蚜的主要形态特征, 3叶叶面积、叶色与其抗绵蚜的关系不大,为进一步探讨甘蔗选50抗绵蚜机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4.
5.
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田间虫口密度、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测定了12份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并对叶片组织结构与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510、优3、丹桂、玉龙和九龙袍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而G31、白鸡冠、福云10号和铁观音的抗虫性较弱。黑刺粉虱产卵量与气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50),与海绵组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90),而与栅栏组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87,),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R=-0.6439);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气孔密度有接近显著的正相关(R=0.6654),而与下表皮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390),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显著负相关(R=-0.7843),与栅栏组织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109)。  相似文献   

6.
7.
烤烟的成熟度与叶片组织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烟叶成熟度与叶片组织结构的关系,为适时采收提供依据,对G80,K326,K346,317,云烟85,云烟87,NC82,RG11,V2,翠碧1号,红花大金元等11个烤烟品种的不同成熟度鲜烟叶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各品种同一部位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单位长度栅栏组织细胞个数呈下降的趋势,而且成熟度越高下降的幅度越大.G80和K326叶片的各种叶绿素含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甘蔗苗期群体冠层结构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I100数字植物冠层映像分析仪测定10个甘蔗品种(系)苗期群体冠层结构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品种(系)间苗期群体结构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FN98-0410,ROC25,FN97-0521,FN98-0916等甘蔗品种叶面积指数(LAI)较大,平均叶簇倾角(MFIA)和散射光透过系数(TD)较小,而直射光透过系数(TR)、消光系数(K)和叶分布(LD)因基因型和高度角(或方位角)不同而异。产量性状方面,FN98-0625比对照ROC16低,其它8个品种比对照ROC16高,有7个品种高20%以上,其中FN98-0410最高,比对照ROC16高61.9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AI,LD与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MFIA,TD,TR,K则与蔗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密度,上下表皮细胞密度,蜡质含量及叶比重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党性,而且层数相对较多,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成为抗病的一个结构屏障;抗病品种的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表明大豆叶片本身具有的蜡质层是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另一个结构屏障。在叶比重上,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旭晖 《茶叶科学》1997,17(1):21-26
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即使侵入了,菌丝的分枝、生长也较缓慢;近平展着生的嫩叶及叶片伤口更易感染;茶树品种间因叶片角质层的厚度、栅栏组织层次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紧,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角质层厚和栅栏组织层次多的品种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小麦叶片表面化学元素组分及其与抗蚜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小麦抗蚜虫机理,用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叶片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表面主要含有Na、Al、Si、Ca和Fe5种化学元素,它们的含量分别为0~22.40%、2.98%~13.91%、31.73%~91.83%、5.21%~37.38%和0~6.03%。蚜虫指数在1.2~3.6之间。蚜虫指数与叶片表面Si与Ca元素的含量之间分别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和-0.734。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环境气候室人工接蚜虫鉴定和累计蚜情指数(Iaa)评判法,对22份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差异显著,在抗性品种上玉米蚜种群数量为负增长,产生的有翅蚜少;在感虫品种上玉米蚜种群数量急剧增长,并伴随大量有翅蚜产生.Iaa值从高抗蚜品种的...  相似文献   

13.
棉属种间杂交选育抗蚜虫新种质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陆地棉品种晋棉6号与野生种异常棉 (G.anomalum,2n=26)远缘杂交培育出了抗蚜虫新种质系TY23,可作为很好的亲本材料,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是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近年来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蚜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玉米抗玉米蚜种质资源不丰富,迄今未发现对玉米蚜完全免疫的玉米材料。玉米对玉米蚜虫的抗性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多表现为隐性遗传,由1对基因、两对基因、两对互补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目前仅定位了少数抗蚜性位点,对玉米抗蚜性产生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就蚜螨迅除等药剂防治棉田蚜、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蚜螨迅除1500倍液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同时较其他2种药剂节约成本,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16.
甘蔗优良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是决定甘蔗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甘蔗亲本资源单个性状研究较多,但是,多种病害的综合性评价较少。为了解甘蔗亲本抗病性,优化甘蔗杂交亲本选择和组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筛选常用甘蔗亲本274个,包括引进美国(US)15份、引进其他国家(GW)31份、引进中国台湾(TWCHN)25份、引进国内其他地区(GN)92份和自育亲本(GT)111份,进行甘蔗叶部白条病、叶焦病、赤腐病、轮斑病、花叶病、黄叶综合症(黄叶病)、梢腐病、黄斑病8种甘蔗叶片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价和甘蔗黑穗病发病率调查,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锤度与中国甘蔗8个主要病害的关联度和亲本的抗病性加权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轮斑病是甘蔗常用亲本群体中发病最普遍的病害,有214个亲本发生病害,发病比例达78.10%,但其抗病级别7~9级只有9个亲本,总体感病程度较轻。亲本群体感病数最少的3个病害分别为白条病、梢腐病和黄斑病。美国和中国台湾是我国大陆甘蔗最重要的亲本来源地,已育成多个优良品种。美国引进亲本群体感染白条病、叶焦病和黄叶病的发病比例最高,分别为20.00%、33.33%和33.33%,但其他叶部病害的发病比例较低;中国台湾引进亲本群体中,轮斑病、黄叶病和叶焦病的发病比例较高;国内其他地区引进和自育亲本群体的发生病害比例较一致,属于中间水平,但自育亲本群体的轮斑病发病比例高达80.18%。黑穗病是中国大陆危害最严重的甘蔗病害。美国15个亲本群体的黑穗病发病比例为13.33%,且其中最大发病率仅为2.17%,属于感染亲本多但病害发病较轻;中国台湾引进亲本群体的黑穗病发病比例为24.00%,且其中最大发病率为10%,在各来源地亲本中发病率最高;甘蔗亲本叶部病害与锤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中梢腐病与锤度关联度最高为0.960,而黑穗病最低为0.711。灰色关联度加权分析常用亲本的抗病性表现为:F171、Tai98-2817、RB92-579、YuanL7、YueY R1、GF2、GT03-1462、GT08-120抗病性优良,而YZ99-596、CP01-1178、YunY06-450、CP94-1100、CP09-4256抗病性差。以欧式距离分类法对274个常用亲本的8个叶部病害和黑穗病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常用亲本可分为6类,其中第一类群是ROC28、MeiY8、YG45、YZ11-1204、GT05-1141和GT09-268,中抗轮斑病和黄斑病,高抗其他病害。本研究对甘蔗杂交亲本材料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对甘蔗育种材料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刺桐叶部特征与其对刺桐姬小蜂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刺桐不同品系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结合其对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的抗性表现,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揭示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选育抗虫刺桐品系并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刺桐高感品系的叶片形状、厚度与高抗和中抗品系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性鉴定的依据之一。从叶表微观形态来看,高抗品系上表皮不存在气孔器,上、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排列致密,细胞间隙很小,表面密被霜状蜡质层保护,不利于刺桐姬小蜂侵入和产卵的构造;从叶片横切面结构上看,高感刺桐品系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鞘、上下表皮显著薄于高抗品系,且各内部组织细胞体积较大、排列疏松,不能有效抵御刺桐姬小蜂侵入与危害。同时,刺桐东方变种(Erythrina variegate var orientalis)HA1是高感品系,应禁止调运和引种;本地刺桐(E. variegate)HA2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宜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蔗叶粉碎还田对甘蔗螟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上甘蔗收获期蔗叶处理方法的不同,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蔗叶焚烧和蔗叶粉碎还田对当年宿根蔗的甘蔗螟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甘蔗螟虫以二点螟为主;在甘蔗生长中后期,条螟、黄螟和二点螟混合发生为害,但条螟种群数量最大.与蔗叶焚烧处理相比,蔗叶粉碎还田处理中,螟害导致的螟害株率相当,分别为94.17%和91.39%,但枯心率和螟害节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3.86%、12.29%和17.23%、13.57%,表明蔗叶粉碎还田有利于减轻甘蔗螟虫为害.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是甘蔗营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试验可知,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喷施微肥1号能够明显提高甘蔗日生长量、有效茎数和单产,是甘蔗进行叶面微肥施用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