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利用EMS诱发玉米性状变异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5个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中筛选各种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性状。本试验得出:经EMS处理的试材,M1代表现出来的叶色变异,并不能真实遗传。在诱变后代选择生育期突变体应从M2代开始,成株期质量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异,但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型等数量性状出现了较高的突变频率,其中株高降低的突变明显。  相似文献   

2.
重离子辐射玉米自交系田间性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Li重离子辐射诱变永19玉米自交系, 跟踪记录从M1代到M3代植株的田间性状, 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当代植株的发芽率及后代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相对穗位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重离子辐射永19玉米自交系后代植株变异较多, 其中10 Gy和40 Gy剂量处理得到的后代植株株高、穗位高与对照相比变异极显著;20 Gy、30 Gy和50 Gy剂量处理得到的后代植株株高、穗位高与对照相比变异明显;所有辐射后永19玉米自交系的相对穗位与穗位高呈线性相关, 与株高无明显相关, 且相对穗位与辐射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但线性拟合优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EMS诱变的普通小麦豫农201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溶液诱变处理豫农201种子,对获得的M2代植株进行农艺性状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表型筛选,结果共获得722份叶、茎、穗和其他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其中139份叶片性状突变、220份茎秆性状突变、38份穗部和籽粒性状突变、325份其他性状突变,突变频率分别为2.20%、3.49%、0.60%、5.15%.利用SDS-PAGE对突变体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分析,共发现有21个缺失不同类型亚基的突变体.本研究初步构建的豫农201 EMS突变群体可应用于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学诱变法筛选抗草甘膦大豆突变株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对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进行种子处理.不同品种按不同处理剂量分区种植,按常规法单株选择收获.不同浓度诱变剂处理大豆种子的M1代成活率均高于半致死浓度处理;对M3代35518个植株于3叶期进行喷洒1.31ai.kg·hm2草甘膦浓度鉴定,其中40株生长正常,所获抗性植株是经5 mmol·L-1叠氮化钠诱变处理的绥农10和黑农44.2008年继续对M4代进行鉴定,抗草甘膦特性可以稳定遗传.应用化学诱变法可以在后代群体中筛选到具有抗草甘膦特性的突变株系.  相似文献   

5.
吴秀红 《大豆科学》2011,30(5):760-763
利用0.5%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7个春大豆品种种子,并对M1和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1代主要是化学物质扰乱了植株生理而产生生理损伤发生了形态变异.M2代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M2代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株高、主茎节数较高,而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  相似文献   

6.
几个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2002~2004年的10个玉米自交系和45个F1代组合的10个性状进行了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及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各性状绝大多数以显性效应为主,但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显性效应值和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显性效应值有较大差异;从群体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来看,单穗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1代各性状的优势明显高于F2代,可达2~3倍。  相似文献   

7.
9个国外血缘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福光  郑锦荣 《玉米科学》2006,14(6):054-058
选用具有国外血缘的T1、T2、T3、M1、M2、M3、R1、R2和R3共9个超甜玉米自交系做被测系,以原有5个自交系B、C、D、6和D2做测验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45个,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芯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10个性状按NCⅡ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配合力测定与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以及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很大,表现正负向两类效应。在甜玉米育种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交系GCA的筛选,还要注重SCA即特定组合的选择。成熟期、株高、穗长和单穗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可以适当早代选择;秃尖、芯粗和穗粗可以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晚代性状变异和直观选择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3个自交系各12个数量性状,其中EX14L和EX14H是自交S4开始分选的姊妹系,8112是对照系,3个自交系同属中晚熟紧凑型玉米自交系.在所研究的两个姊妹系之间,自交4~7代数量性状的分离和直观选择交应,最显著的是百粒重、株高、雄穗小穗数,其次为行数.复次为果穗结穗叶位和风根层数.因此,对于百粒重、雄穗小穗数和果穗粒行数、果穗结穗叶位和风根层数的选择应大或较大.而穗长、穗周长、行粒数和穗粒数等4个数量性状,两个姊妹之间并无差异,选择效应不大.百粒重、株高、雄穗小穗数和果穗粒行数,它们均属于重要的数量性状,这些性状选择效应大,证明自交系晚代选择对于数量性状改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吴秀红 《大豆科学》2012,31(5):858-860
为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大豆品种诱变的后代变异情况,利用0.5%EMS溶液处理7个大豆品种的种子,对M2、M3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世代农艺性状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与M2代相比,M3代株高、节数及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有所变小,其它性状的变异系数大致相当;M3代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大于M2代,由于M3存在一定的回复突变,使得M3代株高、节数的广义遗传力小于M2代;各世代都诱变出早熟或晚熟的变异株,M2代熟期总变异率为0.65%,其中早熟变异比例为0.28%,晚熟变异比例为0.37%;M3代熟期总变异率为0.31%,其中早熟变异比例为0.12%,晚熟变异比例为0.19%,M3代熟期变异率低于M2。  相似文献   

10.
以化控剂"玉黄金"为种子处理剂,选用良玉188等6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种子处理对玉米根冠关系及株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化控剂种子处理的响应不同,化控剂种子处理有增加中胚轴长度的趋势,良玉188对化控剂种子处理最敏感;其次是禾玉3和迪卡516,其他3个品种未表现出差异。化控剂种子处理表现出较一致的增大根冠比效应。玉米株高和叶面积在不同生育期对化控剂种子处理的反应逐渐减弱,苗期和拔节期迪卡516和良玉188对化控剂处理的反应最敏感,降低株高的效应最强烈。化控剂种子处理对玉米下部节间长度的影响不显著,对穗位高度和穗位系数的影响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EMS化学诱变改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生产上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其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用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选择早熟、晚熟和各种有利用价值的株型变异;通过M1、M2代两代田间选择和M3代田间鉴定, 从多个自交系中选出了已稳定的早熟、晚熟突变体和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株型突变体;并得出浓度为0.667×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早熟突变的发生,而大于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晚熟突变的发生.由于所得自交系为原自交系的等基因突变体,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个自选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4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66个单交组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试验,分析了株高、穗位高、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桂99、桂422、桂517、桂A200等4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桂340综合性状最差,需进一步改良方能利用.其它自交系也有各自突出某一性状的优势,在育种工作中应注意到有目的地选择利用.桂9804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其次是桂A200、桂422和桂517,它们均有可能选育出极端高产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年冬季和2008年春季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新疆乌鲁木齐对196份玉米自交系采用两种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依据形态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其耐旱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耐旱性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的综合耐旱系数,对19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旱性评价,将试验材料分为耐旱、中度耐旱、中度干旱敏感和干旱敏感4种类型。两点试验耐旱级别完全一致的材料有58份,其中耐旱自交系有7份(H201、Mo113、英64、H21、早49、丹598、吉842);中度耐旱自交系有14份(丹黄02、8902、中106、郑22、中黄68、K22等),这些材料为耐旱育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条件及化学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接种筛选抗病品种资源,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明确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发生与品种资源、播期、种植密度的关系,分析棘孢木霉菌颗粒剂(TCF)和XDS种衣剂(40%毒死蜱乳油、20%辛硫磷和10%井岗霉素混剂)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2个自交系中有6个抗病自交系,延迟播种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发生严重,播种密度对病害发生程度无显著影响。人工接种条件下,TCF颗粒剂穴施、XDS种衣剂拌种2个处理表现为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降低,TCF颗粒剂穴施处理的防效最高,为48.69%。  相似文献   

15.
玉米黄改骨干系植株性状的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II设计,对玉米生产上常用的5个骨干黄改系的株型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雄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雄穗分枝数与雄穗长、穗位高和棒三叶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适宜在早代选择;株高和棒三叶夹角的遗传力较低,适宜在高代进行选择。黄改系lx9801的株高和雄穗长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在杂交组合的株高和雄穗长选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浚926和浚928的利用应注意改良其穗位偏高的缺点。自交系昌7-2在株高上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都较好,雄穗分枝数多,适合作父本;自交系K17的株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穗位高的总配合力效应小,在降低穗位高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引玉米杂交种通过多年连续自交获得1份穗上叶片数为7~10片的自交系LY-1。研究该材料穗上叶片数的遗传特性,分别将其与3个不同穗上叶片数材料L583、LS-1和昌7-2不同遗传背景的自交系杂交,获得3个衍生的后代分离群体。通过穗上叶片数、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F_1的穗上叶片数介于双亲之间,偏高亲值,没有明显杂种优势,表现出不完全显性遗传特性。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均表现超高值亲本,具有极强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上叶片数与穗高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位高以及穗位高与穗高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遗传力来看,3个群体株高和穗位高的平均遗传力较高,均在75%以上;其次是穗高系数;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力仅为62.43%。因此,利用LY-1作为多叶资源进行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可降低穗位相对高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耐旱系数法对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产量与耐旱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轴径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ASI与单株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性状耐旱性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粗行粒数轴径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穗长ASI。按照综合耐旱系数将自交系耐旱性分为3个级别,耐旱性较强自交系有混517、郑58、掖52106、英64、38-11等19份,占40.4%;耐旱性中等自交系有525、C103、Mo17Ht、黄早四、昌7-2等18份,占38.3%;耐旱性较弱自交系有吉853、综31、L317、Os420、WF9等10份,占21.3%。  相似文献   

18.
EMS玉米花粉诱变的M1代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通过对EMS玉米花粉诱变所得种子及M1后代植株性状的观察,对EMS对M1的结实率、出苗率、抽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EMS处理浓度的增加,M1的结实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M1群体的出苗率低,出苗迟缓,持续时间长,每天出苗百分比表现出一种由少至多再至少的平缓发展规律.M1群体的抽雄期表现出早熟、晚熟及同时具有早熟和晚熟变异3种类型.M1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而成株期以雄穗结构变异为主。  相似文献   

19.
对应用温带骨干自交系和西南地方种质选育的15份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D4模型进行双列杂交,组成105个杂交组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分析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10个性状的GCA、SCA、TCA以及各自交系的SCA方差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各自交系的GCA、SCA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W 17,W 16,W 18,6-25,W 14这5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组配强优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20.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种质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0.5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K22及B73花粉,构建2 206个株系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突变体库,从M2和M3后代筛选到包括株型、叶型、叶色、育性、抗逆、表皮形态建成等表型变异的一系列突变体。具有育种应用潜能的E16E199W594突变材料,可供用于选育矮秆、低穗位高、耐密植抗倒伏型新品种。对调控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E88sep-1smooth epidermal pavement cell lobes-1)突变体进行表皮形态、发育模式鉴定及遗传学分析,构建了F2:3分离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