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着国民经济建设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要求,从辽宁和北方严重缺水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发展水稻与供水不足的矛盾,从1981年开展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是北方稻区水稻栽培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2.
旱稻品种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适宜轻简栽培又节水的高产优质抗旱水稻或早稻品种,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早期林果园的间作套种和部分缺水地区的稻作问题特设计本试验。试验结果,有5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本地区旱直播(含对照),其中2个品种米质优良,1个品种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水稻晚育晚插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选用、培育壮秧、本田建设、适期插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层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晚育晚插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取育种与栽培相结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节水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为基础,以农业节水为主攻方向,实现水稻生产节水化,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水稻在缺水年份也能够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当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分析了辽宁省可利用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水稻生产活动提出了加强节水农业工程建设、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湿润灌溉、提倡一增一减施肥法、在前期严重缺水田块示范推广旱播水管栽培法、无水田块改种旱稻或水稻旱作等节水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全程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以来,对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利用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势和土壤干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初步掌握了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生育期。即;有效分蘖期、抽穗前20d、抽穗期、抽穗后20d是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并且测定各期土壤水势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此为指标进行了节水栽培技术探讨。同时研究以湿润灌溉、秧苗旱育和旱稻品种利用为中心形成节水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结果:水稻节水达30%以上,早稻用水仅为水稻用水的5%-7%,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稻区缺水和水资源浪费现象,进行了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无水层栽培可以降低水稻的无效分蘖、穗粒数,提高有效穗数、千粒重。无水层栽培全生育期可节水35%以上,有利于缓解北方稻区用水紧张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节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人插人收模式的晚稻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高1.03%~24.15%;产量与千粒重和每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水稻茎鞘和叶片物质输出率为23.62%~37.79%,物质转换率为18.82%~40.47%,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晚稻免耕人栽机收模式最高;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转运特性的影响高于茎鞘,对物质输出率的影响高于物质转换率,对表观输出量的影响相对较低。综合考虑水稻产量、适度规模化生产和农村劳动力条件,开发适宜农机具,改进机插抛秧技术,梯冲田水稻生产应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早稻生长后期蓄水,晚稻免耕机插(抛栽)机收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田面临严重缺水局面,为了缓解水田旱情,从选用耐旱品种、培育壮秧、免耕轻耙、间断灌水等栽培技术入手,介绍了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耐旱高产品种、培育壮秧、旱整地、重施底肥、全层施氮、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间断灌溉等具体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是由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一项集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及全程机械化为一体的水稻高新栽培技术。本文以山东东营为例综述了山东由于工业用水过多造成缺水无法满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导致减产和土壤环境恶化。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在本地区的示范推广不但有利于缓解当地的农业用水紧张,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而且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湿地等生态环境,有利于山东省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无水层栽培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辽宁稻区缺水和水资源浪费现象,进行了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无水层栽培可以降低水稻的无效分蘖、穗粒数,提高有效穗数、千粒重。无水层栽培全生育期可节水35%以上,有利于缓解北方稻区用水紧张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节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