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光敏核不育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敏核不育水稻是我国水稻科学工作者石明松于1973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具有宝贵应用价值的特异种质材料,它具有长日照条件下不育,短日照条件下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引发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在方法上产生全新的变革,开辟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领域。1光周期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光周期影响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生长、发育和育性转换。元生朝等(1987,1988)研究认为,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5及其衍生的各类光敏核不育系在生长、发育及育性转换过程中存在两个光周期反应。第一光周期反应诱导生长点由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2.
光敏、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要概述了光敏、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不育基因表达的条件,光温信号的接受与传递及不育基因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3.
4.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敏核不育水稻是一种新的水稻种质资源,其种子生产与三系水稻种子生产存在较大差异。(1)光敏核不育水稻可一系两用。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其不育期间制种,在可育期间繁殖。(2)利用人工长短光照可以诱导育性转换,进行少量的繁殖制种。(3)光长、温度影响育性稳定,是光敏核不育水稻制种最重要的限制因子。(4)杂交种保纯难度大。除了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外,光敏核不育水稻还存在自身混杂,即在同一株生产出杂交种和不育系种子。 近年来,在光敏核不育水稻(简称二系,下同)杂种优势鉴定的同时,开展了对其亲本特性的观察及繁殖制种研究。1990年,湖北省…  相似文献   

5.
通过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与安农S-1温敏不育基因重组,光敏不育基因能够在温敏不育基因系中充分表达,解决了光敏不育系选育中,光敏核不育株难获得和败育不彻底的问题。它是获得优良光敏不育系、早熟光敏不育和各类型灿型不敏不育系十分有效的方法。光敏不育系之间存在着导致完全不育临界日长的差异。一般临界日长较短的光敏不育系比临界日长长的具胡更低的导致完全不育的起点温度。  相似文献   

6.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光敏核不育系沈粳1S和沈粳2S的选育过程和对沈阳地区的环境分析,阐述了水稻光敏核不育技术在沈阳地区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沈阳地区应用的关键技术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有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华南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HPGMR以下简称农垦58S)在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从1983年起,对这一种质资源在华南的育性转换,以及将光敏育性转换基因导入籼稻中的效果和表达进行了研究,为华南地区转育利用农垦58S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农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Hubei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Rice—HPGMR)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受光周期变化控制的育性转换特性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在较长日照较高温度条件下的雄性不育性受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与细胞质无关,並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它与大多数粳稻品种配组的杂种的育性分离符合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模式,但与某些常规粳稻品种配组的F2代、回交F1代中也有不育株明显偏少的现象。 本研究接在进一步探讨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基础,为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Ph$ 供试的HP(…  相似文献   

9.
乙烯与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乙烯与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育性转换的关系。发现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在育性转换的适宜温度中长日照处理明显比短日照处理高, 但在低温长日照下大为降低而在高温短日照下又可雏持高水平的乙烯释放, 幼穗乙烯释放速率与花粉可育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不育条件下用乙烯代谢抑制剂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氟酸(AVG)处理,可诱导花粉可育性的明显表达, 由此初步证明农垦58S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受到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调节,井与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极为吻合;乙烯参与育性转换的调节,可能在花粉败育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资源籼型光敏两用核不育水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8月 7日,我们在湖南安江农校试验田的真系8539变异株(或天然杂交株)作广亲和材料选育的第三代中,发现两株完全雄性不育株,而当时抽穗的其它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如W6154S、安农S- 1等,因受到7月末8月初异常低温的影响,育性都处在打“摆子”阶段(即育性恢复正常)。 同年9月上旬,该不育株的再生穗转为可育,秋后采收套袋自交种子。1989年12月至1990年4月在海南冬繁68株,从3月下旬始穗,一直观察到4月底,正常微粉结实。但同一时期的W6 1545等则有时不育,有时可育,全都随温度高低的变化而打摆子。我们从新的不育株材料中选择4个单株,于5月2…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组织离体培养可以产生许多性状的突变 ,这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 ,但是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 ,对光敏核不育水稻杂种诱变为细胞质不育的报道尚为首例。1995年 ,笔者对两系杂交种S 14S×C6 0 2的F2 代不育株进行花药培养 ,1996年 ,在花培的T0 代发现了 3个不育株 ,其株型较散 ,抽穗期在 8月 2 7~ 31日 ,花药瘦小 ,不散粉 ,用I2 -KI染色 ,全部花粉表现为典败 ,9月 10日的再次镜检 ,结果仍为 10 0 %典败。对其中的 1株HSF2 35 1用 4个恢复系进行测交 ,共做 4个组合 ,即HSF2 35 1ⅹ 85 93,HSF2 35 1ⅹ 977,HSF2 35 1…  相似文献   

12.
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28S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B028S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采用系谱法与混合法相结合选育的起点温度低(21~22℃)、光敏温度范围宽(21~28℃)、安全不育期长(在辽宁为25d)、繁殖和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选育地的育性转换日长为14.0h,自然长光条件下,花粉败育率为100%,自交不实率为100%,在海南自然短光下繁殖,自交结实率达40%~50%。在选育地制种,异交结实率在30%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863”两系专题规定的鉴定标准。1996年8月通过辽宁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温光弱感型光敏核不育水稻3088s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88s是一个粳籼交偏粳型的光敏核不育系,其开花习性表现为籼粳中间型。其光敏不育性的光照 范围较宽,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为13:00~13:30,比晚粳型光敏不育系晚半小时以上。3088s光敏不育性的温 度范围亦较宽,长日不育的低限温度较低,为24.5~25℃,比同类两用不育系低1.5~3.5℃;短日可育的上限温 度较高,为30~32℃。在遗传分类上3088s为温光弱感型光敏核不育系,光温互补作用较强,因而具有稳定的不 育期和稳定的可育期。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 2 8S的育性表达受光长及温度影响 ,其温度敏感期在出穗前 1 5d左右 ,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致减数分裂期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2℃ ,可育临界高温大于 2 9℃。日均温度在 2 2~ 3 0℃之间 ,其育性主要受光长控制 ,可育临界光长为 1 3 5h ,光长转换期为 1 3 5~ 1 4 0h。GB0 2 8S在光长 1 2 0~ 1 4 0h条件下 ,结实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光长大于 1 4 5h ,温度高于2 2℃的条件下 ,花粉败育率和自交不实率均达到 99 9%以上 ,在辽宁的稳定不育期为 2 5~ 3 5d。  相似文献   

15.
盛夏低温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石明松发现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具有长日诱导花粉不育,短日诱导花粉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元生朝等探明了诱导HPGMR农垦58S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是在稻穗分化的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贺浩华等研究表明;HPGMR的育性转换除受光照因子影响外,还有温度的作用,即光温组合效应,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长口不能诱导花粉完全不育,但不同的HPGMR光周期诱导花粉完全不育所需温度不同。武汉在1989年盛夏期(指7月21日至8月10日的酷署期)出现了低温,这无疑对HPGMR的育性稳定性将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对1989年在武昌观察的三个籼型、二个粳型HPGMR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28S光温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GB028S的育性表达受光长及温度影响,其温度敏感期在出穗前15d左右,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致减数裂期;不育起点温度为22℃,可育临界高温大于29℃。日均温度在22-30℃ 之间,其育性主要受光长控制,可育临界光长为13.5h, 光长转换期为13.5-14.0h。GB028S在光长12.0-14.0h条件下,结实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光长大于14.5h,温度高于22℃的条件下,花粉败育率和自交不实率均达到99.9%以上,在辽宁的稳定不育期为25-35d。  相似文献   

17.
光敏核不育水稻选育与利用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现有光敏核不育材料进行了分类,分为4种遗传类型;其中,温光弱感到光敏核不育系是最为理 想的遗传工具,并就其选育途径和选择“粳不籼恢”繁殖制种技术体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比较育性转变敏感期间的光周期、夜中断处理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5)和原种农垦58叶片内淀粉积累的影响。淀粉含量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末期测定。在短日照下,两品种叶片中淀粉含量均比长日照下高,且昼夜变化趋势一致。红光夜中断处理后,农垦58S和农垦58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均降低,且降低的程度相同。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可能与农星58S花粉败育无关。红光夜中断效应可为随后的远红光所逆转,说明光敏色素参与调节水稻叶片中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19.
光敏核不育水稻OsRacD启动子的分离及其育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OsRacD的cDNA序列为探针筛选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基因组文库,获得了一个包含2 kb的OsRacD启动区和396 bp编码区序列的阳性克隆。与反向PCR克隆的水稻农垦58N该基因的启动区比较,证实该基因的启动区在农垦58S和农垦58N的同源性达到99.8%,且在预测的调控元件上不存在碱基差异。说明农垦58S和农垦58N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出的育性差别,并非两者在OsRacD调控序列结构上的差别所致,而与基因表达的发育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短日(SD)、长日(LD)和不同天数的短、长日照处理光敏核不育水稻105S 和对照常规品种105。LD处理的植株始终不分化,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先经6,9或12 SD诱导再经LD处理的植株,结果表明SD具有:诱导幼穗分化的作用;提高可育程度的作用, 但105S对SD提高可育程度的作用较不敏感,还具有加速幼穗发育进程、缩短生育期的作用。在 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105S和105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酶活性均有差异,较突出的差异 在SD(9)叶片中,这与SD提高可育程度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