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川杂棉3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3年在河南周口地区对核不育系杂交棉川杂棉25号进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形成了成熟的不育系制种技术体系,并就核不育系在河南周口地区制种关键技术提出了制种田及隔离区(带)的选择、制种田块的要求、播种、田间管理、去可育株及授粉、收获方面的规范,为各地开展棉花核不育系制种提供参考,以期对棉花产业化发展能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湘杂棉 F1的利用现状 ,1998~ 2 0 0 1年 4年累计应用面积达 8万 hm2 以上。 F1,F2优势分析表明 ,F1比 F2 增产优势超过 10 %以上 ,优势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株成铃数 ,其次是铃重和整齐度。通过不同制种技术的研究 ,努力降低制种成本 ,研究和完善 F1栽培技术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 ,可望加快湘杂棉 F1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4.
农杂 6 2是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新型杂交棉组合。其亲本材料属地理远缘栽培品种 ,父本“湘 6”和母本“湘 8”在特征特性和农艺性状上有较大的差异 ,但互补性强。通常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进行制种。制种方法上与湘杂棉制种相类似 ,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制种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1 )父、母本的配比不同。根据近两年制种结果表明 ,正交种产量高 ,一般籽棉产量3750 kg/hm2 以上 ,种子 2 2 50 kg/hm2 左右 ,其 F1 代的优势明显高于反交种。所以父、母本的配比以 2∶ 8为宜 ,即 2 0 %的父本只取其花粉配给母本不进行反交 ,任其开花 …  相似文献   

5.
江山市石门镇新群村是一个杂交棉制种基地村,1997年建立制种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制种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从2001年引入慈抗杂3号亲本以来,全村制种规模逐年扩大,F1种子单产不断提高,种子纯度高、质量好,深受各棉区的欢迎.其中制种户王章刚,2002年以来连续3年进行慈抗杂3号组合制种,F1种子单产均超过2250kg/hm^2.2004年该用户制种面积660m^2,收F1种子实产175.5kg,平均产量达2661.0kg/hm^2,连皮棉产值达102300元/hm^2.现将该户近年来的制种经验和技术环节总结如下,以供各地制种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粳稻滇杂3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杂交粳稻滇杂31的亲本榆密15A和南34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域和最佳扬花授粉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肥父本、增加母本有效穗和颖花数、适时适量喷施“九二○”是滇杂31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孙克威  杨春玲  张戈 《杂粮作物》2003,23(3):146-147
针对广大农户在熊杂系列高粱杂交制种中出现的由于栽培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总结生产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高粱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为熊杂系列高粱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杂交粳稻滇杂33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杂33(榆密15A/滇农R-3)是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杂交粳稻组合, 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在云南省各粳稻区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的特点.根据滇杂33多年制种实践,并结合双亲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粤杂2004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在海南三亚、粤西茂名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岑艺  吴旭祥 《杂交水稻》2003,18(3):19-20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培杂茂三父母本的特点,结合多年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