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种马铃薯叶面使用丁酰肼增加块茎芽眼数量的研究LorettJ.Mikized植物生长抑制剂丁酰肼[一元丁酸(2,2-甲基肼),Alar,B9],能调节许多作物的生长。据报道,在马铃薯上使用丁酰肼的好处是,能抑制普通叶斑病,减少对蚜虫的吸引力,增加块...  相似文献   

2.
从芒果品种Mulgoa的试验中,5~1月间每月间隔用5000ppm矮壮素或丁酰肼进行处理,矮壮素和丁酰肼增加了花枝数,从对照的25%分别增至85%和47%,两种抑制剂在整个生长期明显地降低了呼吸作用的速度,在处理的叶片中,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均提高.  相似文献   

3.
桃树叶面施用生长调节剂促使改变一年生新梢的耐寒性其结果是不理想的。乙烯利施用浓度在1000—1500PPM时对桃树嫩枝是有害的。矮壮素施用浓度在1000PPM时桃树的耐寒性稍有提高。7月底喷射树梢引起生长期受抑制;加速秋季落叶因而改变发展耐寒性。丁酰肼和脱落酸产生的效应不能确定,其结果取决于不同的施药时间。通常表明:喷以丁酰肼和脱落酸后在抑制生长对树的落叶和耐寒性的发展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初步结果看出:用丁酰肼、脱落酸和矮壮素喷射桃树嫩枝后木质素的含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叶法测定10种杀虫剂对海南省海口、三亚、儋州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海口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Bt>氟啶脲>多杀菌素>茚虫威>虫螨腈>阿维菌素>丁醚脲>虫酰肼>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三亚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Bt>多杀菌素>氟啶脲>茚虫威>虫螨腈>阿维菌素>虫酰肼>丁醚脲>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儋州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Bt>多杀菌素>茚虫威>氟啶脲>虫螨腈>阿维菌素>丁醚脲>虫酰肼>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3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丁酰肼又名B9,90年代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经常用于改善水果的体积和颜色以及贮藏性能等,也常用于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徒长,尤其是多雨季节或接近收获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70年代,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贝拉·托斯经试验表...  相似文献   

6.
出口花生严禁使用“比久”农药最近,山东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发出关于杜绝在出口花生中使用“比久”农药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些集体和个体农药经营单位从外地引进并销售给农民使用的一种控制花生生长的农药“比久”,或称“矮壮素”、“丁酰肼”,是出口花生的克星。此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甲氧虫酰肼与其他药剂对甜菜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表面涂抹法测定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用对甜菜夜蛾的杀卵活性及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甜菜夜蛾的LD50分别为38.20 ng·cm-2、44.66 ng·cm-2、17.54 ng·cm-2、4.13 ng·cm-2,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质量浓度比)为6∶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因子高达135.4,而甲氧虫酰肼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氯氟氰菊酯混用均表现出拮抗作用;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复配(配比6∶7)质量浓度为10 mg·L-1和100 mg·L-1时,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分别为56.11%、36.53%和48.08%、17.70%;亚致死剂量的甲氧虫酰肼与虱螨脲混剂与单剂相比显著延长幼虫发育历期,抑制幼虫的体质量和蛹质量,降低化蛹率和单雌产卵量。因此,甲氧虫酰肼和虱螨脲混用可以显著提高对甜菜夜蛾杀虫活性,抑制其种群增长,同时兼有较强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秋喷洒生长调节剂于2年生苹果枝条后,应用电导法评定其诱导耐寒力的效应.结果,10月中旬喷洒500ppm 2氯乙基膦酸(乙烯丰),11天后再喷洒100ppm萘乙酸,到1974年11月上旬,耐寒力提高5℃,而1976年处理的,稍低于5℃.1974、75、76年每年在6月喷洒丁二酸一,N-二甲酰基肼(丁酰肼)75、76两年的秋末,耐寒力略有提高(2~3℃),可是1974年处理的植株,到当年冬季,耐寒力并不高于对照.喷洒乙烯丰的植株,座果率严重降低.在多数情况下,两年生枝条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糖醇的总含量在各处理中约略有提高,因此到1974年11月或12月,耐寒力都高于对照.本文报导诱导耐寒力的生长调节剂筛选以及防寒效应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不具休眠性的花生品种TMV12试验,于播种后70、80或90天叶面喷施5,000—20,000PPm的马来酰肼30,诱发了花生种子的休眠性。以15,000PPm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分别用人工饲料、藜(Chenopodium album L.)或龙葵(Solanum nigrum L.)饲喂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初孵幼虫,研究饲喂上述2种杂草对甜菜夜蛾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同时采用室内毒力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取食不同寄主的甜菜夜蛾3龄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及其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人工饲料相比,取食藜或龙葵后甜菜夜蛾的存活率下降,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3.11 d和7.02 d,单雌产卵量分别增加107.00粒和176.90粒,但化蛹率、羽化率变化不显著;与取食藜相比,取食龙葵后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历期延长3.37 d,蛹发育历期缩短0.36 d,雌成虫寿命延长0.60 d,雄成虫寿命延长0.65 d,成虫产卵量增加69.90粒。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与取食人工饲料相比,取食藜后甜菜夜蛾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和复配混剂的敏感性降低;而取食龙葵后甜菜夜蛾幼虫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和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升高,对复配混剂的敏感性变化较小。综上所述,取食藜和龙葵会影响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及对甲氧虫酰肼、虱螨脲、复配混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定株观察,并配合气象观测,揭示了蓖麻生长发育和温度的关系,蓖麻在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生长发育特点.平均气温20℃是蓖麻正常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在中、后期要求有足够的有效积温,否则将导致蓖麻不能成熟或成熟不好而减产。  相似文献   

12.
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6类13种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喷雾法处理稻株不同时间后,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和雌蜂产卵寄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氟虫腈、噻虫嗪、毒死蜱、三唑磷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有极明显不利影响,成蜂接触用药处理2 d和7 d稻叶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00%~98.9%。用氟虫腈、三唑磷处理7 d的稻叶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寄生能力无不利影响,而噻虫嗪处理有显著影响。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药剂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影响的结果表明,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能显著影响F0代成蜂存活、寄生及F1代成蜂羽化。采用浸渍法处理内含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时,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成蜂羽化没有不利影响,羽化率达81.4%~91.8%;氟铃脲对蛹、甲维盐对卵和蛹、噻虫嗪对卵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这些药剂对其他虫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胺磷、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对稻螟赤眼蜂成蜂羽化有极明显不利影响。说明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稻螟赤眼蜂没有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因而使用这些药剂防治水稻害虫时,它们对起自然控制作用的稻螟赤眼蜂是友好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蓖麻三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RcGPDH)在蓖麻油累积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蓖麻种子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设计引物,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克隆蓖麻RcGPDH基因的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构建了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YES2.1/V5-His-TOPO-RcGPDH,以载体PYES2.1/V5-His/lacZ质粒DNA为对照,转化酵母野生型菌株BY4742,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基因酵母的生长曲线,通过香草醛法测定稳定生长期的转基因酵母的油脂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菌株比转空载体对照菌株生长慢,两者均在培养18h后进入平台期;两个菌株的油脂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表明RcGPDH基因对酵母油脂的累积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蓖麻种子中可能还存在另一个GPDH同源基因参与TAG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筛选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8类29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这8类杀虫剂的毒力顺序为:抗生素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噁二嗪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两地区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最高,其LC50值介于0.2~0.8 mg/L;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和氟铃脲的LC50值介于1.8~53 mg/L。推荐对稻纵卷叶螟毒力最高的10种新型杀虫剂(甲维盐、依维菌素、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氟铃脲)和一些有机磷杀虫剂(喹硫磷、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哒嗪硫磷)作为高毒农药替代的候选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此外,还讨论了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8个杂交组合F_1、F_2、F_3和B_1代的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的遗传。结果表明:F_1代抗灰斑病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与感病按3:1比例分离;F_2代抗病单株后代(F_3代)即出现一定比例的抗病系。抗病性分离系与抗病系分离比例为2:1。F_1代以抗病亲本回交所产生的B_1代,均表现抗病;以感病亲本回交的B_1代,抗病与感病的分离比例为1:1。因此,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  相似文献   

16.
B_9对花生叶片ATP酶活性和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庄伟建(福建农学院),苏金为,彭时尧//作物学报.-1991,17(4)·-292~296花生叶片组织薄片经ATP酶反应液培养2小时,在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中,ATP酶活性以不同粗细的线状或大小不同的点状定位在细胞核、叶绿体基粒片层膜各叶肉细胞质膜上,用800和1200PPmB_9处理后8天,叶肉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膜上的ATP酶活性明显增强;韧皮部筛管、伴胞质膜和转移细胞质膜以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豆品种松浦和A_(1b)B_2基因突变体凡实的染色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克隆了一个只存在于大豆品种松浦中,而不存在于大豆突变体凡实中的大小为2.2Kb的DNA片段,并利用pUC19为载体,对该片段进行了亚克隆,利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析,得到了该片段的酶切图谱。根据两个大豆品种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时都表现出显著差异,推断大豆球蛋白A(1b)B_2基因之所以不能在大豆品种凡实中表达,是由于该品种染色体DNA发生了倒位或缺失所致,而不仅仅是个别碱基对的突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蓖麻品种遗传资源SSR分析及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蓖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利用171对SSR及EST-SSR引物对30份国内蓖麻品种和1份法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品种间呈中度多态性,平均每位点有2.267个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53、0.347和0.289。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730处将31份蓖麻品种分为7个类群,来源于相同育种单位或相同省区的大部分品种聚在一起。另外,利用10对扩增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构建了31份蓖麻品种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品种鉴别。  相似文献   

19.
于11月在葡萄苗圃做了6个喷药防寒处理,处理后进行大田定植.各处理所用药物有:马来酰肼,三种抗蒸腾剂,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和白色聚酯涂料.在12月最低温度-2.2℃(28°F)出现之后加以评定,唯一可见的症状是落叶,应用抗蒸腾剂的落叶最少,应用塑料的落叶最多.此后未出现霜冻,到二月各处理的唯一差异表现于植株生长,以马来酰肼处理的生长量最小.处理之间的差异在商业上并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喷施B_9能使花生增产8%左右,生产上已广泛应用。其增产原因,近年来已从形态解剖,生理指标,养分转运等多方探讨,弄清了不少问题。我们试图从花生荚果发育的角度,了解施用B_9对花生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