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酶促或非酶促反应而转化为茶叶香气及色素的重要组成物质。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茶树种质资源、环境条件和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合成代谢及转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为茶叶品质形成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水溶性色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外50几篇文献材料中综核实 了茶叶中水溶性色素的种类,水溶性色素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茶叶中几种主要的水溶性色素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荼树品种的适制性是形成茶叶优良品质的前提,本文分别从茶树嫩梢的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两个方面阐述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其中主要分析了芽叶大小、色泽、茸毛等物理特性和主要生化成分、芳香物质、酶学特性、茶叶色素等化学特性对茶树品种适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祁红在国内外市场以其优良品质历经百年,载誉不衰。这种独特的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土壤条件培育茶叶内在的物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祁红含有的色素对品质影响,进行初步的化学分析,试图为振兴祁红提供改善品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乌龙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兴 《福建茶叶》1995,(2):23-23,24
茶叶色泽主要是由鲜叶中的有色物质(色素)及其在制茶过程中内含物生化变化综合反应所形成的。不同茶类其色泽不同,同一茶类品质优次色泽也有差异,所以茶叶色泽是区分菜类的主要依据,也是区别品质好坏的主要因子。现特福建传统乌龙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论述如下:春夏暑秋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在福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在合理的肥培管理和科学采制基础上。春茶外形色泽墨黑泛黄、雾霜油润,呈沙绿色或鳝皮色,品质最好;夏菜色泽乌黑带暗,雾霜欠润,品质差;暑茶色泽乌暗灰燥,没有光泽,品质最差;秋茶色泽墨黑泛绿,雾霜有光泽,…  相似文献   

7.
引言鲜叶经过制造成为商品红茶,主要由于茶叶中多酚酶的氧化形成二聚物和聚合色素,即称为茶黄素和茶红素。红茶品质与其化学成份的关系曾有过许多研究。Sandeison(1972)曾经广泛地评论了这些研究。现普遍地公认,茶叶品质一般取决于鲜叶的化学组成,并要小心掌握和利用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茶叶色素能影响茶叶品质,在我站1955至1956年的“红茶花青暗条发生原因”试验结果中已初步得到证明,但是关于各种不同颜色生叶,对红绿茶品质之间的直接关系怎样,尚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1957年进行了绿色及杂色生叶对成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要求通过试验,为生叶分级及茶树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达到改良茶叶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工技术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检索我国2005-2020年茶叶香气品质加工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信息,分析这些专利的类型、申请年度、申请单位、技术生命周期和主要技术创新点等相关信息,探索近年来茶叶香气品质加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茶叶香气品质的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它在茶树的新陈代谢中起着呼吸色素原的作用,对成茶品质也有重要影响。儿茶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涉及到植物体内芳香族化合物和黄烷类化合物的形成问题。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也得到了一些结果。如库尔萨诺夫等证实了茶叶中醣  相似文献   

11.
绿茶中脂溶性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步城  朱旗  黄静 《茶叶通讯》2006,33(2):21-24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绿茶中脂溶性色素及其衍生物与绿茶品质的关系,绿茶中脂溶性色素的提取与检测方法及其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立祥  萧伟祥 《茶叶科学》2002,22(2):119-124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茶多酚双液相(TLPS)氧化参数对制取茶色素的综合效应,以茶黄素(TFs)和茶红素(TRs)为目标建立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模型。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温度、酯比例及pH值对TFs和TRs形成与积累均有显著影响,反应时间对TFs影响显著,氧化剂对TRs影响显著;单因素效应显示:较低的茶多酚和氧化剂浓度、适当的低温和较短的时间、低的酯比例和pH较有利于TFs形成与积累,而有利于TRs形成与积累的参数则相反。运用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到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综合优化方案为:TFs:茶多酚浓度26.8 mg?ml-1、温度44.27℃、氧化剂浓度53.9 mg?ml-1、双液相体系两相组成比例150.7 ml?L-1、反应时间14.13 min、搅拌速度3.29档、反应体系pH值3.93;TRs:茶多酚浓度26.9 mg?ml-1、反应体系温度42.67 ℃、氧化剂浓度68.8 mg?ml-1、双液相体系两相组成比例724.4 ml?L-1、反应时间35.82 min、搅拌速度3.29档、反应体系pH值3.9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外形、年份的六堡茶进行产品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跟踪监测,以期为六堡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外形的六堡茶随陈化年份的推移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茶黄素及茶红素等物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茶褐素随着陈化年份的递增得到积累,呈上升趋势;咖啡碱在陈化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变化不大;品质综合得分随年份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外形、年份对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变化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性影响(p<0.01),外形对茶色素含量及品质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年份对茶黄素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茶红素、茶褐素及最终综合品质评分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定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对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它们为标样,建立了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的HPLC定量法。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TF1、TF2+TF3和TF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8.5%、2.0~3.8%和2.0~3.9%,三者总量的变异系数为2.2~4.1%。应用该法对Sigma公司的混合茶黄素标样测定表明,其相对误差为3.4%。对自制茶色素中茶黄素类含量分析表明,茶黄素类总量可达20.5%、其中TF1、TF2+TF3和TF4的含量则分别为6.0%、9.1%和5.4%。茶色素中茶黄素类HPLC定量方法的建立,对于茶色素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并有助于茶色素的开发以及药理功能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茶绿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士成  于海宁  沈生荣 《茶叶》2007,33(1):11-15
茶绿色素是目前茶叶深加工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茶绿色素的组成,概述了绿茶加工、贮藏过程中茶绿色素降解的机理,探讨了茶绿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对影响茶绿色素稳定性的金属离子、光照、温度、pH值、食品添加剂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茶绿色素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测定黑茶脂溶性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以米砖茶、沱茶和绿茶为参照,分析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中的脂溶性色素。结果发现,不同黑茶中脂溶性色素的组成及含量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7.
红茶和乌龙茶色素与干茶色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红茶和乌龙茶中的主要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主要组分)和多酚类氧化产物(TF、TR 和 TB),并就色素系统的内部比例与外形色泽品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hl a、b+Cd a、b)/Car、(Chl a、b+Cda、b)/(Py a、b+Po a、b)和(Py a、b+Po a、b)/TR 能较合理地解释红茶与乌龙茶外形色泽形成的化学实质。  相似文献   

18.
茶树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茶树芽叶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茶树芽叶中富含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等对双向电泳严重干扰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技术;同时发现一种辨别茶树蛋白质样品质量好坏的简便方法。电泳图谱可分辨出茶树芽叶蛋白质斑点数500个左右,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在14.0 kD~100.0 kD范围内,主要分布在14.0 kD~67.0 kD之间;等电点约在4~9.5范围内,主要分布在4~6.5。  相似文献   

19.
红茶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夏涛 《茶叶科学》1999,19(2):139-144
在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中, 加入铜酶抑制剂NaDDC可使茶黄素(TFs) 的总量下降,而其各组分的消长趋势则各异, 然而对茶红素(TRs) 的形成似乎并无明显的影响( 高浓度的NaDDC除外) , 表明TRs 的形成存在多条平行途径; 在发酵体系中加入不同比例蒸青叶( 酶已钝化) 的试验表明, 对TFs 和TRs 的形成量未产生影响, 说明酶浓度不是红茶发酵的限制因子; 降低发酵体系的pH (pH=4-0) , 虽然使多酚氧化酶(PPO) 和过氧化物酶(POD) 的稳定性明显下降, 且PPO活性降幅大于POD, 但由于减缓了TFs 的非酶性氧化消耗速率, 因而TFs 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茶叶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分,也是影响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不同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茶叶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如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加工工艺及贮藏方式等。文中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与茶叶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