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茶叶》2013,(5):57-57
尤溪历史悠久,是朱熹故里,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种茶制茶的历史更是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朝。从宋朝开始,尤溪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饮罢方舟去,茶娴袅细香”,这是朱蒜在《茶灶》中的斗茶品茗诗句。近年来,尤溪茶业从种植到制作、营销、  相似文献   

2.
茶 ,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产茶历史悠久 ,从神农时代开始 ,至今已近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茶树历史、茶叶生产、品饮方式、茶艺茶会、茶道茶情、茶书茶诗、茶俗茶礼等等 ,无不属茶文化的范畴。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与茶业教育是分不开的 ,茶业教育是茶文化的基础 ,它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要求茶业教育进一步规范和提高。1 茶业教育源于民间在古代 ,我国茶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传子 ,师教徒的民间的传…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及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杰 《中国茶叶》2009,31(8):32-33
中华茶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产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与茶产业相提并论是中国茶业的特色,也是茶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茶业是所有农业产业中,文化参与表现得最充分、最强烈的产业。茶文化与茶产业的主要环节如茶生产、茶消费、茶企业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宜昌市重要的传统“历史产业”,主导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一个“万岁产业”。现就发展茶业支柱产业,实现宜昌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优化资源配置,做好茶叶八个方面的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茶业之路.在茶园建设方式上要大力发展和建设一1批立体复合型生态茶园(按照一定规格实行以茶为主、茶果、茶菜、茶药间作),发展观光旅游型茶园。这是世纪茶叶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21也是新的茶业经济增长点。.在茶园品种结构上,优化茶树品种,加2速全市场地方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步伐,从外地引进逐…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福建绿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浙江三所院校合作办学科研机构成立同时举行揭牌仪式。成立的这三所办学科研机构分别是武夷学院海峡成功学院太姥分院,浙江大学福鼎白茶深加工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福鼎绿叶白茶保健功能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茶叶》2015,(1)
<正>2014年12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学茶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茶界精英,茶企代表,爱茶人士,学院师生,200余人共聚一堂,共画茶业发展蓝图。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浙江大学原  相似文献   

7.
严利人 《福建茶叶》2010,32(6):54-56
<正>福建、台湾,就像两片茶叶镶嵌在海峡两岸;天福、天仁,就像两位弟兄称雄于茶业市场。海西茶人,海东品茗,这是很多爱茶者的响往。初夏,笔者随天福茶学院校际合作访问团赴台,其间抽空宝岛问茶,得以一偿夙愿。天仁茗茶是台湾茶叶的第一品牌,又是大陆天福茗茶的老大哥,怎能不登门拜访?!  相似文献   

8.
建瓯市是福建省的茶业大市,是全国的重要茶区。在新千年到来之际,建巨人民正关注着如何做好“建茶”这篇文章。“建茶”的兴衰,是直接关系到50万茶乡人民实现小康和建设经济强制认事。今天我们正视建匝茶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一、建瓯茶业辉煌的历史建瓯茶业始于唐代,具有一千多年的产茶历史。千百年来,茶和建巨人民息息相关,它是茶乡人民为之炫耀的一颗璀灿明珠,它为建瓯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早在唐宋时期,勤劳智慧的建瓯人民开辟了史无前例的皇家御茶园,其产品作为朝廷贡品名冠天下,且生产“…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名副其实的茶文化发祥地。中国茶,承载了5000年的历史文明,茶的一切相关已经形成了具有固定规则与秩序的产业。未来,中国茶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茶企拥有更多发展机遇。本文从消费需求、销售渠道、品牌塑造、产业发展思路方面对中国茶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渠江薄片·罗村茶产地释疑薛德炳(四川万源市茶果站万源·636350)发掘、恢复历史名茶,研创具有特色的新名茶,促进了茶业科技进步,丰富了茶叶品类,优化了茶叶品级,繁荣了茶叶市场,适应了茶叶消费变化,提高了茶业经济效益,标志着茶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茶叶通讯》2008,35(3)
各位专家、学者,市州茶叶学会、茶业协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及茶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前人对茶的利用历史最权  相似文献   

12.
印度茶业     
湘茗 《茶叶》2017,43(3)
印度茶业已有170多年历史,印度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世界上红茶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本文从茶叶产量、茶叶经济、茶叶育种及茶园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印度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印度茶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17,(6)
<正>为更好地实施六堡茶品牌建设工程,扩大六堡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梧州市商务局、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7,(6)
<正>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再次如约而至。六年来中茶协携手西城区以及各茶叶主产区共同打造的这一全国性的茶事活动,现已成为了影响最大、成效最好的茶业博览会之一,不断得到国际茶业界的广泛认同。本届展会将较去年规格更高,是一场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茶事活动,一场爱茶之士不能错过的饕餮盛宴。观众们如何能在令人应接不暇的众多展位中获得最佳逛展体验,不错过每个精  相似文献   

15.
彭星霖 《福建茶叶》2016,(6):350-351
茶,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种植、最早饮用的一种植物。随着饮茶活动的推广,茶业逐渐成为颇具文化特色的一门行业。伴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各个民族不断融合,中国茶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以小到大的变迁过程,其在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秦汉时期的兴起,到唐宋大步发展,再到明清发展普及,期间还伴随着国际化的贸易发展。在喝茶越来越向所有人民普及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中国茶业发展变化的历程,更是推进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通过分析中国茶业在各个朝代是如何发展的,从中找到影响茶业发展的密码、对中国茶业的发展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台湾省年产干茶50—60万担,主产红茶,也生产一部分乌龙茶、绿茶、煎茶。全省茶业研究机构有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另外设有两个分场,即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和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现将这三个茶业改良场近年来在茶  相似文献   

17.
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茶业,经历了从极度衰竭到振兴发展的十分艰难曲折的漫长奋进历程,其变幻之大,艰难险阻之多,建树之广,业绩之隆,面貌刷新之全面,是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所没有的。而谱写这一光辉历史篇章的我国茶业界的一代宗师,被称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在为茶业无私奉献了七十余年,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后,把取得的成果和精心构筑的兰图交付给了他信赖的代代茶人,悄然离去了。茶人们怎样继续谱写吴先生未竞的光辉史篇,才能使他老人家在万花丛中颌首徽笑昵? 在吴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刻,几代茶人凝聚到吴先生的家乡上虞,对吴先生的茶学  相似文献   

18.
周竹定  凌光汉 《茶报》2004,(3):12-12
“中国名茶之乡”的新昌县,前年冬季县委与县政府把茶业定位在战备性主导产业后,去年早春。又出台了茶业一系列的奖励政策与措施,从茶区到市场、农户到企业、生产到管理、县内到县外等涉茶单位与个人,凡作出出色贡献与显著成绩符合条件的,政府都给予嘉奖,从而激发了广大茶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6)
正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迎来五岁生日。五年来中茶协携手西城区以及各茶叶主产区共同打造的这一全国性的茶事活动,现已成为了影响最大、成效最好的茶业博览会之一,不断得到国际茶业界的广泛认同。本届展会将较去年继续扩大规格,是一场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茶事活动,一场爱茶之士不能错过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20.
《茶叶通讯》2008,35(2)
2008年4月15日,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携手湖南浏阳河银峰茶业有限公司打造"万亩优质茶出口基地"新闻发布会在浏阳隆重召开,双方计划用五年时间,各出资1000万,在浏阳市境内的捞刀河源头连片开发1万亩优质茶出口基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老同志庞道沐出席签字仪式。这一计划的实施,是推动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表现,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将为浏阳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产生积极影响。庞道沐在签字仪式上强调在打造万亩优质茶出口基地过程中,双方要坚持质量兴茶,实现从产到销全程清洁化生产,标准化操作;坚持科技兴茶,运用高新科技,实现茶叶的内涵增值;坚持品牌兴茶,基地要争创名牌,提升茶叶的品牌附加值,努力实现公司与茶农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