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BJ-1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J-1A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黔南糯4号作母本,培矮64S/ / /7001S/92H-12∥7001S的选系作父本杂交,在其F3代选单株与BT型不育系金凤5号A测交并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粳稻不育系,2006年8月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BJ-1A群体整齐,农艺性状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100%,异交性状好,花时集中,柱头自然外露率33%~38%,异交结实率45%~65%.配合力强,已选配出毕粳杂2035(BJ-1A/ZC2035)等高产粳稻新组合,在贵州省区试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籼、粳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合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等组合的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以培矮64S作母本与典型粳稻父本配组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全衡 《中国稻米》2005,11(2):19-20
本文介绍了2004年云南省审定通过的榆杂33、滇杂33、云粳优1号、云超7号、宏成20、凤稻16号、临籼21和文陆稻4号等8个水稻品种(组合),审核的云超6号、岫粳11号、昌粳8号、中优115、内香优6号和丰优香占等6个品种(组合)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4.
以合系22为对照,对杂粳1、杂粳2、杂粳3、杂粳4、杂粳5进行一年品比试验,研究杂交粳稻相关品种凉山州的适应性以及较对照的增产效果。通过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变异系数及适应度的方差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达到因地制宜,筛选高产抗病品种,为品种审定和选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杂粳1、杂粳4、杂粳5在产量、性状和适应性方面均比对照合系22好,适宜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选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粳型寒丰糯(HFWx),与同型的寒丰不育系(HFA)进行杂交、回交转育成粳型糯质新不育系寒丰糯A(HFwxA),与自主选育的粳型糯质恢复系糯恢2号配组育成了杂交粳型糯稻新组合糯杂2号。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介绍了糯杂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
以2006-2007年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滇杂35和对照品种毕粳37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杂35在贵州山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可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两系粳杂 70优双九父母本的主要特性、制种播差期的确定以及花期调整采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毕粳42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根据贵州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及育种目标采用籼粳复合杂交、异地鉴定、单株定向选择、混合选择培育而成的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表现耐寒抗病、高产稳产.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衡阳县双季晚粳稻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考查新引进的20个粳稻品种在当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性能,筛选耐低温品种,为晚粳稻在湘南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迟熟组对照丰源优299比较,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晚粳19、晚粳博5、杂粳5号均有7%以上的增产幅度,与中熟组对照湘丰优9号相比较,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均有4%以上的增产幅度。综合主要经济性状与抗性表现,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晚粳19等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宜,抗性好,适合在衡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粳型不育系76—27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6—27A是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于1978年至1982年转育定型的晚粳不育系,本文对76-27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自1985年以来的配组利用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探讨了粳型不育系的防杂保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