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验选用地方常用自交系甸骨11A、红玉米、长3、Mo17(未改良自交系)和导入热带玉米种质选育的8份自交系(改良自交系),每份改良自交系分别选定2个测验种,配制16个杂交种(改良杂交种),未改良系与选定2个测验种组配的杂交种(未改良杂交种)作为改良杂交种的相邻对照,对比法设计。改良自交系和未改良自交系、改良杂交种和未改良杂交种的性状观测值作为一对数据,按成对资料统计方法分析,t测验。结果表明:甸骨11A导入Suwan1、5-56的改良自交系与红玉米杂种优势较高,红玉米导入Suwan1、EVT5的改良自交系与甸骨11A杂种优势较高,长3导入Suwan1、墨黄9的改良自交系与海014的杂种优势较高。改良自交系主要性状变化表现为生育时期延后、单株产量增加。未改良自交系熟期越早,改良自交系及改良杂交种生育时期延后时间越长,改良自交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越大。改良自交系及其改良杂交种的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的抗性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热带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改良中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苏俊  刘志增 《玉米科学》2005,13(4):008-012
选用甸骨11A及其导入不同的热带种质及不同的比例和热带种质占25%比例姊妹系共9份材料,以早大黄、红玉米为测验种,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了甸骨11A热导系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对照优势、农艺性状及自交系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同一自交系在不同的测验种间表现不同。若用“甸骨11A×早大黄”模式则采用Evt5导入甸骨11A选系效果较好;若用“甸骨11A×红玉米”模式,则用Suwan1导入甸骨11A选系杂交种产量高。Suwan1导入甸骨11A的比例以12.5%~50.0%为宜,其中25%的导入比例综合效果较理想。在Suwan1导入甸骨11A占25%的3个姊妹系间,其杂交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及自交系本身的主要性状均有较大差异,表明在导入遗传基础较广泛的热带种质的选系中,保持一定数量的姊妹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黄早4及6个改良系、Mo17及6个改良系的配合力及其与改良杂交种遗传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352、565、444三个黄早4改良系在子粒品质、抗病性上优于黄早4;751、412而个Mo17改良系花期正常相遇,并在较多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优于Mo17;黄352、565、444、751、412五个改良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在单株产量、百粒重、健株率、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高于原系,即好于黄早4、Mo17;黄352×751、565×412、444×412三个完全改良杂交组合均表现高抗玉米青枯病,分别比黄早4×Mo17增产34.6%、29.4%、27.1%,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熟期(生育日数)相近,可以代替黄早4×Mo17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8份导入热带、亚热带种质选育的自交系,每份自交系分别选2个测验种,采用对比法设计。结果表明:系14导入中甸二黄马/EVT5、墨黄9选系和Mo17、吉63组配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正值。其中系14导入墨黄9选系杂交种的对照优势分别为15.8%和14.5%。自330导入5-56、辐苏1号选系和Mo17、旅九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负值。B73导入5-56、辐苏1号选系和Mo17、黄早4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正值。5003导入5-50、4-6选系和Mo17、E28的杂交种,除5003导入5-50选系×E28的对照优势为正,其它3个组合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自交系698-3及改良系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改良系与原自交系性状差异,分析不同改良系产量配合力及组合杂种优势表现,明确其遗传改良效果和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各改良系在吐丝期、株高、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改良系K336有13个性状与自交系698-3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是表型差异最大的改良系,改良系SP698-3-17和SP698-3-11的表型差异最小。单株产量GCA正效应较大的改良系依次为K336、K389和698-3GT42,多数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差异不显著。多数组合统一对照优势为显著负优势,只有组合205-11×K336达显著正优势,其优势值达12.27%;36个改良系组合的分类对照优势多数为正优势,其中7个组合的正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改良系K336和K389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均得到显著改良,其组合特殊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总体表现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用亲本。  相似文献   

6.
几个玉米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NCⅡ设计,对几个玉米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388-2的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高,为较好的改良系;7922×388-2、吉853×388-2、Mo17×389-1、Mo17×387-1的配合力总效应较高.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穗长、行数、秃尖长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百粒重、单株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史桂荣 《玉米科学》2001,9(4):027-030
将东北早熟春玉米常用20个自交系与中国主要四大类群代表系Mo17、黄早4、旅28、B73按Griffing4模式和NCⅡ模式分3组进行双列杂交,以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抽丝期、穗上叶数、株高等6个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将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初步划分为长3、Lancaster、红玉米、塘四平头等四大优势类群和其它类群。  相似文献   

9.
Suwan1群体改良穗行选择效应研究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改良穗行选择法对热带玉米群体Suwan1改良两轮后,选用掖478、黄早四、Mo17、丹340、桂529作测验种为母本,Suwan1C0、Suwan1C1、Suwan1C2群体和墨黄9号为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20个测交组合,研究Suwan1改良效果。研究表明,经过两轮改良穗行选择后,Suwan1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6.22%;穗位变高,穗长、行粒数增加,平均每轮增益分别为5.11%、4.81%、2.25%;抽雄期变短,其他性状增益不大。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提高,但对产量特殊配合力改良效果不大。Suwan1群体与桂529有较强杂种优势,与丹340的杂种优势较弱,可用Suwan1及其自交系改良丹340等旅大红骨种质的抗病性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以宁夏自育的14个玉米自交系和2个常用自交系为母本,与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塘四平头、旅大红骨这5个亚群的代表系Mo17、丹340、掖478、黄早四、B73为父本,进行了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掖单19的亲本掖478与掖5210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以掖52106最高,宁58、郑22、宁70次之;特殊配合力较掖52106×掖478高的组合有4个,仅占配制组合的5%,说明多年来宁夏自育的玉米自交系在性状上还需进一步改良。试验对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产量与穗长、穗粗及行粒数的配合力相关性较大,提出了自交系性状选择应以穗行数为主,行粒数、千粒重次之,对产量直接选择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1.
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系谱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和整理2001~2012年国审普通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自交系的来源,分析并绘制亲本自交系的系谱图,根据亲本自交系所属的杂种优势群,分析杂种优势模式的类型与比例.结果表明,属于塘四平头群的亲本自交系主要是黄早四的衍生系,骨干黄改系吉853、LX9801与昌7-2仍然被广泛应用,并且产生多个衍生系被大量应用;旅大红骨群的亲本自交系主要是丹340及其衍生系,其中自交系丹598的多个衍生系成为国审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Reid群的亲本自交系数量最大,478衍生系数量达30多个,7922衍生系数量达20多个,5003的衍生系数量为10个以上;PB群的亲本自交系是78599直接选系及其衍生系,其中齐319已产生多个衍生系;Lancaster群的亲本自交系主要是Mo17的改良系.杂种优势模式类型中Reid×塘四平头杂交种所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时期玉米自交系聚类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不同年代广泛推广玉米品种的32个自交系为材料,利用40对引物对每个自交系的单株样品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个自交系基本可以划分为6大类群,Ⅰ类为唐四平头群,包括黄早四、黄野四、昌7-2、吉444、西502、K12、掖81515和LX9801;Ⅱ类为改良Reid群,包括掖478、郑58、U8112、C8605-2和PH6WC;Ⅲ类为P类群,包括豫自87-1、沈137、齐319、X178和丹598;Ⅳ类为综合杂优群,包括矮金525、掖52106、综31和黄C,该类群与改良Reid群血缘相对较近;Ⅴ类为Lancaster群,包括本7884-7ht、C103、Mo17、Mo17ht、获唐黄、自330和PH4CV;Ⅵ类为旅大红骨群,包括E28、丹340和掖107。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但存在差异性,说明SSR标记技术基本可以应用于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分析我国不同年代单交种杂种优势模式演化规律,认为Reid×唐四平头、Reid×Lancaster是今后我国玉米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石洁  何康来 《玉米科学》2021,29(3):55-62
选用5个玉米骨干亲本Mo17、黄早4、掖478、自330和丹340及其68个衍生品系,对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弯孢叶斑病、禾谷镰孢茎腐病、矮花叶病和黑粉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黄早四具有较好的多抗和兼抗性,60.7%衍生品系对大斑病达中抗以上水平,82.0%高感或感小斑病,对小斑病的抗性较易丢失,感丝黑穗病易被改良。Mo17具有较好的多抗和兼抗性,81.2%衍生品系对丝黑穗病达到中抗以上水平,64.7%高感或感小斑病,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能较好地传递给其衍生品系,对小斑病的抗性易丢失,感大斑病性状易被改良,Mo17是唯一对弯孢叶斑病的抗性达到中抗水平的骨干自交系。自330对3种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其衍生品系中70.0%对丝黑穗病达到中抗以上水平,表明自330对衍生系的丝黑穗病抗性有较好的遗传贡献,对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感病性状不易通过传统的系选方法进行改良,自330是唯一对禾谷镰孢茎腐病的抗性达到中抗水平的骨干自交系。掖478中抗小斑病,其71.4%的衍生系中抗小斑病,抗性能较好的传递,掖478感弯孢菌叶斑病和大斑病,其衍生系中有57.0%中抗弯孢菌叶斑病,42.9%抗大斑病,表明其感弯孢菌叶斑病和大斑病的性状易被改良。  相似文献   

14.
金益  董玲  李严  郭然  于天江 《玉米科学》2010,18(1):53-56
以2个由亚热带群体和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中的部分选系与测验种测交,通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来分析改良效果,为这些半外来群体及其选系在高纬度地区的继续改良和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半外来群体B73×Pob45与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测验种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Mo17×Pob46主要与改良Reid群测验种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其中的部分选系有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骨干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吉林省1978~2012年获奖的71个普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中的93个自交系进行亲缘系数分析,探讨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COP值变异范围为0~0.937 5,平均值为0.028 5。利用自交系间遗传距离,采用兰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6个类群,A类群包括黄早四、自330、428等20个自交系;B 类群包括81162、四273、丹340 等8 个自交系;C 类群包括Mo17、吉846、吉63 等15 个自交系;D 类群包括U8112、铁7922、沈5003、K10、7884-7Ht等21个自交系,除长3和英64外,均含有国外玉米种质的血缘;E类群只有1个自交系丹599-20-1单独聚类;F类群共有28个自交系,包括国外杂交种选系14个,地方品种选系4个,未知来源自交系2个,综合种选系1个。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NCⅡ设计,以8个黑龙江省常用早熟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对20个加拿大玉米群体的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EP8、EP17、EP7、EP13和EP15产量一般配合力(GCA)较高,利用这些群体较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以产量特殊配合力(SCA)为指标,发现K10与EP6、EP11、EP12、EP14,L105与EP18、EP19、EP20、EP22、EP23,甸11A与EP7、EP8、EP9,东237与EP1、EP16、EP17,合344与EP3、EP13,龙抗11与EP15,熊掌与EP10、EP21遗传关系较近。从产量平均优势分析可见,部分群体杂种优势组合模式为EP7×K10、EP18×K10、EP1×龙抗11、EP12×龙抗11、EP17×熊掌、EP14×甸11A、EP23×甸11A、EP3×东237、EP21×东237。  相似文献   

18.
李乔  李明  晏君瑶  高祺  朴琳  肖佳雷 《玉米科学》2019,27(2):21-28,35
利用7个自交系进行4×3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12个杂交组合,在盐碱土和黑土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调查苗期植株形态(株高、叶面积)与生理特性(SOD、POD活性),并进行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指标可以用于鉴定玉米的耐盐碱性,盐碱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和叶面积降低,SOD、POD活性升高。不同自交系耐盐碱能力差异显著,根据4个指标及减少比例进行动态聚类,筛选出郑58是耐盐碱能力较强的自交系,Mo17对盐碱最敏感,5个中耐品种中昌7-2、444和B73偏敏感。杂交种间耐盐碱能力差异显著,郑单958、郑58×178、郑58×Mo17和黄C×178是耐盐碱性较高的杂交组合,444×Mo17是敏感组合。杂交种的耐盐碱性能与性状的杂种优势无关,与亲本的耐盐碱程度有关。4个指标的广义遗传力较高,非加性遗传的作用较突出。因此,筛选耐盐碱的自交系时既要考虑有关性状,又要考虑其性状对比非逆境条件下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