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昌,古为峡州,自唐以来,峡州茶便极负盛名,受到历代名家赞赏,历代文人写下了大量赞美诗篇。唐朝杨华的《膳夫经手录》、明朝黄一正的《事物钳珠》、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都把峡州所产的“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等列为极品,可惜解放前都已失传。而宜昌现存的历史名茶中,享誉较高的有峡州碧峰、仙人掌和鹿苑茶。峡州碧峰、仙人掌茶属于恢复历史名茶,鹿苑茶属传统历史名茶。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古时的夷陵属于峡州,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称为夷陵。在辛亥革命后至二十世纪末被称为宜昌县,于2001年撤县成立夷陵区。其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三峡下端,境内大部分为山区,小部分为丘陵;其中高山、半高山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茶树的生长,是中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有"茶者,山南,峡州上……"的记载,充分说明夷陵之地盛产佳茗;随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用"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句又高度肯  相似文献   

3.
宜昌占称峡州,产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峡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充分利用峡州地带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创制出一批又一批各有特色的名茶,据有关资料记载,共有二十多种茗目。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历史名茶已经失传。因  相似文献   

4.
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以光州上(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义阳郡、舒州次(生义阳县钟山者,与囊州同;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崭州、黄州又下(崭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荆州、梁州同也)。"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说,淮南这一大片茶区,以光州所产的茶品质最好(光州产于光山县黄头港,与峡州的相同),义阳郡、舒州的品质较次(义阳郡,产于义阳县钟山的,与囊州的相同;  相似文献   

5.
屈家新 《中国茶叶》2002,24(4):18-19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总面积23172hm2,林地面积占79.2%,历来就出名茶,具有显著的茶叶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茶叶生产由于规模太小,茶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所以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市场优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国外市场的大门为中国开放的同时,中国市场也……  相似文献   

6.
峡州碧峰峡州碧峰产于湖北省宜昌县邓村、太平溪一带。此地位于长江西陵峡境内,是唐朝峡州茶之地。这里群峰起伏、四季分明、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土壤肥沃,为茶树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由于碧峰茶具有条索翠绿显毫,味爽清香、叶底嫩绿匀整,茶汤黄绿明亮,耐冲泡的品质特点,受到饮茶者的赞赏。碧峰茶清明前后开采,一般特级茶采一芽一叶;一级茶采一芽二叶初展;二级茶采一芽二叶。  相似文献   

7.
屈家新 《中国茶叶》2005,27(1):26-27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年产干茶3200t,制茶用柴1.28万t,折合木材约1.024万m^3,自从国家在夷陵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以后,制茶烧柴已被禁止。为此,夷陵区委、区政府向茶区发出了“实现绿色GDP,制茶烧柴煤代替”的号召。宜昌萧氏茶叶有限公司率先响应,在乐天溪茶叶加工基地、乐飞茶厂和芳盛茶厂进行能源改革,以煤代替柴为燃料制茶。  相似文献   

8.
宜都古称陆城。古时属峡州领域,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中提到“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宜都茶品质自古闻名。洪山茶产于宜都县松木坪公社茶园寺对面的洪家大岭,四百年前曾列为“贡茶”。洪山茶独特的品质风格,与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有关。洪家大岭海拔五百八十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云雾多,湿度大,昼夜温差悬殊,地势向阳,日照较短,常绿植物适宜在这里生长,历来是黑山丛林。素有“清明茶叶香,谷雨满山红”的写照。洪家大岭的土壤是油母页岩凤化而来的灰色酸性偏砂土,通透性能好,土质肥沃,含  相似文献   

9.
梁文涟 《茶叶》2021,47(2):116-126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曾经有过许多的骄傲与辉煌,中华末茶道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一支永不败谢的鲜花.古人是用什么来碾磨末茶的?这些工具究竟有什么优势?以致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时代依然宝刀不老?本文对历史上末茶的碾磨工具的发展进化做了一些梳理,旨在让末茶爱好者了解末茶,了解茶磨,从而更加产生对古老中华文化的敬畏与向往,达到对末茶、对茶磨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秭归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自然品质优异、区域特色突出,《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峡州、归州、夔州为帝王贡茶之地”。《陆羽茶经译注》“浅说”章中叙述:“唐代贡茶产地十六州,湖北就占了六州,除茶经上的五州外,还加一个归州”。《归州志·物产》埘当地产茶叶有“烹储碗中,经夜色不变”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百岛绿剑     
“百岛绿剑”茶产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钟家湾茶场.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似剑,满被白毫,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匀.该茶在1994年全国“陆羽杯”名优茶评比中获优质奖,之后又在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二等奖.鄂西长阳,古名很山,境内群峰拥翠,山水秀奇,出产茶叶品质极佳.美丽的清江自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隔河岩大坝截流后,坝上江水环绕群峰,形成百岛,岛水相映,景色美不胜收,百岛绿剑茶正是采自103个岛屿故名.陆羽《茶经》云:“山南峡州上,荆州次.”长阳正山南峡州地也.很阳古地,近年创制出的百岛绿剑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4月15日,由湖北省茶叶学会、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和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邓村绿茶开园节"在邓村乡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外的茶叶专家、茶企茶商、茶农代表、媒体记者等近千人参加了活动。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指出,近年来,夷陵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大力发展现代茶产业,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区茶叶面积已突破20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拥有全国茶叶百强企业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  相似文献   

13.
宜都境内五峰山原有古刹"明月寺",唐宋明历代宜昌茶区都出产"明月茶"。为弄清两者的关系,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考证,得知"粤稽庙"于南梁朝始建五峰山顶,明万历年间迁建山脚并更名为明月寺,与唐代就有记载的峡州明月茶并无关联,当地于20世纪晚期曾创制生产"碧涧明月茶",仅昙花一现。本文旨在为本土风物拾遗补缺,为繁荣茶文化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属古老的茶区,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今遵义主产茶区均属于唐代、思州、播州、夷州范围。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摘贬思州时写下《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都儒春味长",都儒即今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唐代属思州。清《贵州通志》记载":湄潭眉尖茶……为贡品"。清代46个名茶中即有湄潭  相似文献   

15.
宜红茶史略     
翁寿楠 《茶叶》2004,30(3):173-174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 ,又称宜昌工夫茶 ,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1 宜红茶区的自然环境宜红茶区位于东经 1 0 9°- 1 1 2°,北纬 2 9°- 31°31′。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 )二十余县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 ,早在公元 3世纪西晋时 ,《荆州土地记》就记有 :“武陵七县通出茶”。唐代陆羽《茶经》载 :“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 ,以峡州上”。1 .1 气候属亚热带气候 ,茶区年均温度 1 4~ 1 8℃。宜昌年均温度 1 6.…  相似文献   

16.
据史籍记载,唐代人工栽培的茶树已遍及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4个省区,同现代的茶产地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凡是适宜于种茶的地方,唐人都栽种了茶树。由于各地的气候状况与土壤条件略有不同,因而唐茶的品色便出现了高低之分。陆羽《茶经》曾有记载:山南茶以峡州(今湖北宜昌。此指治所所在地,下同)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茶以光州(今河南光山)上,义阳郡(今河南信阳)、舒州(今安徽怀宁)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茶以湖州上…  相似文献   

17.
郑谷与茶     
郑谷(989~1061),唐代诗人,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篇》。 郑谷有茶诗(主要是有茶之诗)十余首,综述如下。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峡中,相当今湖北宜昌、远安、宜都等县地。小江园为一种名茶,《广群芳谱·茶谱》:“峡州小江园……皆茶之极品”。作者在峡中尝到了“小江园”这种名茶,认为它可以和安徽宣城的鸦山茶、四川的鸟嘴茶比美。这种“小江园”名茶的特色是:干茶呈浅黄色,煎后茶汤呈浅绿色,如果酒后饮上一杯,更觉茶味隽永。  相似文献   

18.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属于峡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制茶工艺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创始地之一,相传“神农尝百草,Et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就发生在夷陵一带。邓村乡是夷陵茶树种植的核心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以盛产贡茶享誉四海,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逐渐重新进入全球化贸易体系,并逐渐发展为高端茶叶的前列产品,这一切都有赖于其市场话语的不断建构和系统化发展。在台湾,茶界生产了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和具有特定产地、原料和工艺等一系列品鉴话语。在云南,地方政府和茶商则建构了普洱茶的古老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新话语体系。普洱茶市场话语的当代建构生动地说明了话语权力的来源并非如福柯所说的来自权力关系网本身,而是有特定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20.
桐庐茶史话     
卢心寄 《茶叶》2010,36(3):183-184,180
1渊远的茶史 桐庐产茶,历史渊远。查《浙江茶叶》等史料:浙江产茶,最早见于汉朝,东汉时(公元25—220年)睦州已产茶,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浙江已有十州五十五县产茶,睦州的桐庐、分水名列其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