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泰丰A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针对该不育系的特点,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骨干恢复系作杂交亲本,通过籼粳交中间材料将粳稻亲缘渗入籼型恢复系中,选育出一批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的恢复系与泰丰A配组,配制出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优2197、泰优676、泰优2328等6个杂交稻组合通过福建省或福州市、漳州市审定。介绍了福恢2098、福恢656、福恢202、福恢2197、福恢676、福恢2328等6个恢复系的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2.
玉米瑞德微群体创建与自交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瑞德微群体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建的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自交系选育基础材料。对该微群体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群体遗传基础较丰富、配合力高,自身繁殖能力较强,抗病性好。以该群体为基础材料已选育出7个稳定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已有6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理论和育种实践分析,保持系的选育应该仔细分辨花药表现类型,按照欧文理论体系选育出具有Nxxzz基因类型的材料,抗病材料的选育应该在杂交后F2代进行选育或者成系后引入外来基因进行有目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采用扞插的方法对湿加松无性系优良母树进行繁殖,营养袋育苗和栽培,通过出根率、移栽成活率和苗期生长率等指标对湿加松进行选育研究,选择出优良单株W201、W209、W302、W306四个;对选育的四个无性系进行示范造林及跟踪调查,并与对照K21早期生长效果进行分析比对,达到湿加松优良品种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浚M9是以国外玉米杂交种M119为基础材料,经河南、贵州、海南三地连续自交7代、再用姊妹系间杂交、然后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种质,具有耐高温、综合抗病性强、配合力高等优点。以浚M9为基础材料,构建出1个配合力高、高抗南方锈病的父本群体。利用浚M9及其改良系选育出浚单509、浚单3136、永优618、浚单996等多个国审、省审玉米品种。审定品种适应性广,其中,浚单509顺利通过国审并被5个省份审定或引种,浚单3136被8个省份审定或引种。  相似文献   

6.
甜菜四倍体品系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倍体品系选育是甜菜多倍体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4~1996年用秋水仙碱诱变出四倍体稳定系42个,经2001~2003年小区鉴定,选育出高产品系3个,高糖品系8个,为甜菜多倍体育种创造了宝贵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材料117AB为母本与双低品种(系)杂交,通过F_2可育株自交测硫甙,F_3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或F_3可育株再测硫甙,F_4成对测交,能有效地选育出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系。再以此双低不育系为母本与双低优良品种(系)杂交,在F_2或F_3成对测交,亦能选育出双低不育系。经过1988至1992年4年7代的选育,育成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材料W—6AB、204AB、C—9AB、388AB、4470AB、4422AB等,1992年进入组合配制和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乾S是以两系不育系深08S为母本与自育不育中间材料L80S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表现株叶形态好、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米质较优等特点,201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已配制出乾两优2号、乾两优3号、乾两优6号、乾两优7号、乾两优8号和乾两优9号等6个杂交组合通过了国家或广西区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优质、早生、高产、高抗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农增收、提高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我国的优异品种资源为材料,从其实生群体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品系,在2004~2009年经过6年严格的品系比较试验,选育出品质、产量等性状比较优良的4个新品系,有望培育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适合于昆明地区多样性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优良品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薯类中心采用了目前在云南较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通过几年对杂交后代的选育,选出11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系。以‘合作88’为对照,对11个马铃薯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抗耐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06-237’、‘05-342’、‘05-353’在出苗、植株长势、抗耐病、经济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表现均较好,下一步可在昆明地区进行多点的生产试验或小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闫海霞  张宝石 《玉米科学》2006,14(3):020-024
针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行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群体改良、地方种质资源潜力的挖掘、热带亚热带优良种质的引进和利用、野生玉米的驯化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桥接组合的转育方法提高玉米花药培养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证明:1.使用桥接组合的转育方法,能够使符合当地育种目标的玉米材料哲白2、B79、Mo17、A619Ht等由原来出愈率为0,分别提高到62.6%、24.35%、10.22%、8.94%,绿苗分化率分别为0.82%、1.85%、0.44%、1.94%。2.以高诱导率的玉米单复953为“桥”和甜玉米杂交,F1进行花药培养,甜玉米的出愈率0~0.25%桥接后提高到22.36%。 由此可见,利用有性杂交使有利基因型重组后进行花药培养从而快速获得玉米纯系,建立了单倍体育种的新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存在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莱早1号系F108和Mt两个自交系配制而成的极早熟玉米一代杂交种。生育期87d,鲜穗采收期70d,具有抗倒、丰产、抗病、耐低温、优质和适播期长的特点,平均鲜穗产量12675kg/hm2,成熟干子粒产量5325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可作为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春播或夏播。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的选育策略决定育种工作的成败。根据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从拓宽种质基础、丰富遗传多样性入手,改良品种的适应性;把国内种质良好的丰产性与热带、亚热带种质突出的多抗性融合在一起,提高育成品种的多抗性和稳产性能;把成熟早、灌浆快、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的塘四平头种质与丰产、大穗的旅大红骨种质融合在一起,挖掘育成品种的丰产潜力,改善商品品质"的创新理念,确立"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易制种"的育种目标,结合单倍体快速选系等技术,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齐3925和黄572,杂交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18。  相似文献   

15.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李媛 《杂粮作物》2007,27(2):68-69
丹玉501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自选系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好等特点,可在北方春玉米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丹玉20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10,30(3):176-177
丹玉204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 1293为母本,自选系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9种诱导剂配方处理了15份遗传背景不同的材料,研究了影响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因素,其中包括材料、诱导剂种类和浓度、处理时期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能提高玉米孤雌生殖结实率,并从所选试材中筛选出最佳诱导剂配方为0.1%COL 0.1%DMSO,孤雌生殖诱导率可达0.237%;组合药剂的诱导效果优于单一药剂的诱导效果;最佳处理时期和方法是吐丝前向苞叶内注射诱导剂;最佳诱导孤雌生殖材料为糯玉米杂交种,其次为普通玉米群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佟圣辉  陈刚  王作英 《杂粮作物》2008,28(4):226-227
丹科21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T96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现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生育期比丹玉39稍短,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种植区重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丹玉85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K162为母本,自选系丹299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品质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陕西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优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19个自育玉米品种的种质杂种优势群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玉米的种质基础过于狭窄,改良Reid群×塘四平头群和塘四平头群×Mo17亚群是近20年陕西利用的主要杂交优势模式,应继续加强研究和利用,要注意自330亚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种群的改良利用,并重新研究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塘四平头群×外杂选亚群和塘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这三个杂优模式,以突破现有的杂交优势利用模式,才可能使陕西玉米育种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