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是新疆天业集团经多年研究探索出的一套世界首创优质、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方法。为探究水稻在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特征,以粳稻品种T-04和T-43为材料,对传统淹灌和膜下滴灌2种灌溉方式下水稻若干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比传统淹灌生育期缩短2~3 d,膜下滴灌方式下水稻株高、叶片数都高于传统淹灌,但是传统淹灌水稻每株分蘖数大于膜下滴灌;T-04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比传统淹灌产量增加21.1%,T-43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比传统淹灌产量增加17.9%;膜下滴灌方式下水稻的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都高于传统淹灌。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水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本文概述了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的发明、研究、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历史和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的意义,并根据该科研成果的意义分析了膜下滴灌水稻栽培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膜下滴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膜下滴灌栽培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本试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和主要产量构成要素及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10与目标品种的关联度最大,A1、A2、A4、A9等4个水稻品种与目标品种的关联度次之且相近,这5个品种可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种植并推广;A6的关联度最小,与目标品种相差太大,不适合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的粳稻产量构成及其穗部特征,以12个水稻品种(A1~A12)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组成及其成穗率、穗部构成特征.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平均值以A6最高,膜下滴灌水稻主要依靠主茎和一级分蘖成穗,且主茎和一级分蘖的贡献率占97%以上,群体数量的上升较平稳,成穗率中等;膜下滴灌水稻可以依靠二次枝梗数来增加穗粒数,二次枝梗对穗粒数的贡献率在57%以上.膜下滴灌水稻栽培应选用着粒密度较大、紧实的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林  郭庆人 《作物研究》2012,26(5):587-588,623
阐述了膜下滴灌水稻的发展过程,综述了膜下滴灌水稻栽培的技术特点,探讨了需要解决的品种选择与优化、滴灌系统配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不同水稻播种量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T-43为试验材料,采用机械播种,在播种密度为1.93穴/667 m2的条件下,单穴不同播种粒数,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稻在播种密度相同条件下,分蘖动态、单穴有效株数、产量构成等指标随单穴播种粒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表明膜下滴灌水稻在播种密度相同条件下,单穴播种粒数的多少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有重要影响,播种粒数在5~7粒之间为佳。  相似文献   

7.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新疆棉花高产及超高产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作者根据南疆棉花花铃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膜下滴管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提出了滴水施肥、群体调控、精细整枝、综合防治病虫害、残膜回收等具体的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氮肥运筹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04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200、270、340kg/hm2)和3种施肥策略(即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15∶30∶40∶15、25∶40∶30∶5、40∶15∶35∶10),研究施氮量和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氮量和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270kg/hm2施氮水平具有最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籽粒产量达到9657.7kg/hm2。施氮量显著影响水稻茎蘖数、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影响显著,以施肥策略S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氮肥后移有助于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形成高产。对水稻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模式而言,270kg/hm2的施氮水平和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的氮肥运筹模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施利康解硅菌剂肥对膜下滴灌水稻发育阶段生理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个适宜膜下滴灌水稻栽培的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它们在施用硅肥与对照5个发育时期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的调查与测定,结果显示:施用"施利康"解硅菌剂肥可正负调节膜下滴灌水稻的株高,可以扶壮弱苗,限制旺苗;还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并将之稳定在一个高位范围,防止叶片的早衰;最后可以显著增强膜下滴灌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而且还能改善水稻弱苗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水稻在干旱/半旱区(新疆、宁夏)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而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是其实现高产的前提。为此,本研究于石河子地区通过设置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双因素多水平处理,开展为期一年的小区试验,旨在为膜下滴灌水稻获得高产高效的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种和灌溉强度因素,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_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_2),1膜1管8行配置(R_3)最差。R_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最终R_2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_1差异不显著;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_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著低于R_1和R_2模式;总体而言,增加灌溉强度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在砂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以40~80cm为宜。关键生育期灌溉强度为抽穗前11mm/d,抽穗后需维持更高的灌量,可以考虑维持在20~25mm/d。  相似文献   

11.
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是由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一项集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及全程机械化为一体的水稻高新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稻技术2013~1014连续2 a在北京顺义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进行试验。经2年适应性试验与栽培制度调整完善,该技术已成功适应北京生态气候,产量达500 kg/667 m~2。膜下滴灌水稻技术在中国灌溉排水中心试验成功,有利于缓解北京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带动京、津、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品种C1和C2为材料,研究了酵素菌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的生育期、分蘖动态等农艺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酵素菌肥能够缩短膜下滴灌水稻的生育期,增加水稻的株高,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群体有效分蘖比例,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最终增加水稻的产量,并能改善膜下滴灌水稻的外观及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分2次随水滴施腐植酸钾,研究腐植酸钾对膜下滴灌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腐植酸钾的膜下滴灌水稻比对照提前5 d成熟,苗期水稻根长增加1.09 cm、根质量增加0.03 g,水稻成熟后株高增加2 cm,实收产量增加51.9 kg/667 m~2。故在膜下滴灌水稻出苗水、头水分别增施0.5、1.0 kg/667 m~2腐植酸钾,可缩短膜下滴灌水稻生育期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灌溉棉区,棉花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随着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广大科技工作者已掌握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对膜下滴灌棉花地下部生长能力也有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疆棉花根系的研究,对于南疆灌区膜下滴灌棉花根系的研究较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和淹灌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品系T-04和T-43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比较了在膜下滴灌和淹灌两种栽培模式下乳熟期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2个水稻品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淹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降低,表明光合速率下降受叶绿素含量和气孔的双重影响;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ΦPSII、电子传递速率、Fv/Fm均显著降低,说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导致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减弱和光化学转化效率降低,从而使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显著低于淹灌栽培;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高于淹灌栽培,说明滴灌栽培水稻植株的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膜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主动积累渗透调节物质,适应干旱胁迫。膜下滴灌栽培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导致最终减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高产栽培适宜的施肥方式,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以不灌水不追肥为对照,在花生生育期间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7个追肥处理,开展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分次施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稻在膜下滴灌灌溉方式下叶片生理性状发生的变化,本文以粳稻品种"T-04"和"T-43"为材料,对传统淹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水稻叶片生理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基本高于淹灌,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变化一致;两品种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膜下滴灌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低于淹灌,与淹灌相比,滴灌的光合"午休"现象较明显;两品种膜下滴灌方式水稻叶片丙二醛含量高于淹灌。  相似文献   

18.
利用膜下滴灌水稻旱作栽培技术,研究喷施硒肥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硒肥能够缩短膜下滴灌水稻的生育进程,促早熟;能够提高膜下滴灌水稻品种的SPAD值,避免水稻出现早衰现象;能够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9.
对比试验了北京新禾丰肥料和新疆垦区常规施肥在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疆垦区,施用新禾丰肥料的膜下滴灌水稻在根系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收获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目前新疆常规施肥处理。此外,新禾丰肥料施肥量显著低于常规肥料用量,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稻种粘着固定地膜上制成种膜,直接铺于稻田用水稻生产,可明显地节省水稻栽培用工,提高寒地水稻产量,是一项极有潜力的水稻省工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