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精制西洋参总皂甙,人参单体皂甙—Rb_1—Rb_2—Rb_3—Rd—Re—Rg_1及假人参皂甙—F_(11)为标准品,测定舒心素注射液中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及单体皂甙的含量,此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2.
应用硅胶柱层析方法自国产西洋参芦头中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A、B、C、D)。经与已知标准品对照,质谱(FD—MS)和核磁共振(13C—NMR)光谱鉴定为人参皂甙—RO(A)—Rb_1(B)。—Rd(C)和—Re(D)。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人参中快速批量分离提取人参皂苷Rc、Rd及Rb_1、Rb_2有效组分。方法人参提取总皂苷后,再经硅胶柱分离纯化。结果分离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人参皂苷Rc、Rd,以及Rb_1、Rb_2有效组分。结论此法适合于批量分离提取人参皂苷Rc、Rd及Rb_1、Rb_2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4.
不同参龄西洋参中皂甙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参龄、不同采收期的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的西洋参中皂甙含量有差异;(2)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随着参龄的增长而增加;(3)西洋参中的皂甙含量随采收期的不同而变化;(4)8月31日采收的西洋参(柏同参龄),其单体皂甙和总皂甙含量最高。(5)8月31日采收的西洋参(相同参龄),其Rb_1含量较高,9月23日采收的西洋参,基Re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四种化合物Ⅰ、Ⅱ、Ⅲ和Ⅳ。经理化常数测定,水解及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人参皂甙Rg_2(Ⅰ)、Rg_1(Ⅱ)、Re(Ⅲ),Rb_1(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人参是世界上驰名的滋补强壮中药,应用历史悠久。中国、日本、朝鲜等学者对人参的化学和药理作了广泛的研究,日本学者用薄层层析及柱层析从人参根中分离得人参皂甙 R_0、R_3、Rb_1、Rb_2.Rb_3、Rc、Rd、Re、Rf、Rg_1、Rg_2、Rg_3和 Rh 等单体,并确定了化学结构,近十年来人参及其皂甙的药理研究有飞速的发展,但与人参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从我国引种的西洋参茎叶中,经提取、大孔树脂吸附,除杂质后得纯度较高的总皂苷。将此总皂苷又以硅胶柱层析,经洗脱、分离,最后分得纯单一化合物。按常规测定物理常数、水解反应;又通过一维~1H、~(13)C 核磁共振谱,二维~(13)C—~1H 远程异核化学位移、~(13)C—~1H 异核化学位移、~1H—~1H 同核化学位移等相关谱,以及质谱的测定,最后确定以奥科提罗醇(0cotillol)为配基的拟人参皂苷—RT_5(pseudoginsenoside—RT_5)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橡胶种子超氧物歧化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种子提取液对氮蓝四唑(NBT)的光化还原起抑制作用,说明橡胶种子中有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存在。以SOD的活性而言,橡胶种子中以胚为最高,而幼苗却以芽为最高。用激素处理的橡胶种子,其SOD活性有所提高,以乙烯利较为明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橡胶种子粗提取液其SOD具有7~8条同工酶谱带,而且种子各组成部分及幼苗各组成部分,其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带数目都有较明显的差异。用氯仿——乙醇及氰化钾对橡胶种子的胚、子叶和外胚乳的处理,证明它们的同工酶谱带中,迁移率较低的五条谱带属于Mn—SOD类型,而迁移率较高的三条谱带属于Cu—ZnSOD类型。用不同pH、不同温度及各种变性剂处理橡胶种子外胚乳提取液,其结果是SOD活性以及同工酶谱带数目都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橡胶种子SOD适应于偏碱性,且较耐高温,变性剂能使SOD发生降解甚至活性消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油菜苗期植物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Ecl.15.1.1)和过氧化氢酶局性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以及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维生素C和丙二醇(MDA)含量在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实践结果表明:在低温(4℃)下,SOD和过氧化氨酶活性比在常温(25℃)下分别提高5—20.13%和6—51%.抗寒性强的品种提高较大. 油菜叶片在其自然衰老过程中,伴随着SOD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油茶叶片SOD活性可被KCN抑制,但不受氯仿—乙醇影响,表明油菜叶片SOD为Cu一Zn—SOD.样品的提取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及用氮蓝四唑(NBT)的酶活性染色,稀水油菜白和甘油5号各有4条谱带,腊油菜(陕西)有6条谱带.  相似文献   

10.
周玉平  尹田夫 《大豆科学》1992,11(3):247-252
为探索热冲击(Heat Shock,简称HS下同)对soja亚属野生大豆(G.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栽培大豆(G.max)三个不同进化类型大豆萌芽种子下胚轴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6个不连续的骤变温度HS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45℃(2h)、40℃(1h)→45℃(2h)、40℃(2h)→26℃(2h)→45℃(2h)三种HS处理条件下,酶谱C区主谱带半野生大豆第5带、栽培大豆第6带均消失;野生大豆的酶谱C区的主谱带第6带幅明显变窄,色度明显减弱;三种大豆酶谱C区其它谱带有不同条数的消失;三种大豆酶谱C区在其主谱带上方均出现一条新谱带。2)三种大豆酶谱A区和B区谱带对所有HS反应均不敏感。3)在26℃(对照)、35℃(2h),40℃(2h)三种HS处理条件下,酶谱C区野生大豆主谱带第6带的色度从低温HS处理到高温HS处理逐渐减弱,而半野生大豆主谱带第5带则相反,栽培大豆C区主谱带第6带的变化没有明确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钴(Ⅱ)、镍(Ⅱ)在丁二酮肪—盐酸羟胺—亚硝酸钠体系中,(pH=7.8)各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分别在-1.28V和-1.07V(Vs.SCE)。钴和镍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16ppb和0.16ppb。钴的线性范围为0.016-0.24ppb,镍的线性范围为0.16-5.6ppb,可准确用于茶叶中钴和镍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青支与红支西洋参第Ⅰ报中研究结果表明,对总皂甙和Rb_1均有较大损失,青支总皂甙损失40.84%、Rb_1损失52.17%;红支总皂甙损失 37.25%、Rb_1损失47.83%。 青支西洋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干燥室的湿度大,温度低造成的,我们在实际加工中已看到了这种情况,据我们调查发现最严重的加工厂青支率可高达20%以上,不但降低了西洋参质量,也降低了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样品来看,产生青支的西洋参有以下3种情况:a 轻度青支:表面呈青色,韧皮部稍变青,木质部为黄白色,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加工前期温度偏低,排潮不及时,加工后期温度升高,排潮及时;b 中度青支:除表面变青色外,韧皮部和木质部全部变成青色,说明加工时,温度低、排潮不合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生素B_(12)的主要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B_(12)将导致贫血症。目前,茶汤中钴含量的测定多采用萃取、富集后测定,分析步骤多,操作繁冗,分析周期长。笔者在亚硝酸钠—氯化铵—丁二肟体系中,直接测定茶汤中钴的极谱催化波。结果表明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 JP-2型示波极谱仪(用三电极)。 2.试剂 4MNH_4Cl,用氨水调至pH=2;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从天然胶乳中提取和鉴定糖蛋白的方法。将F乳清(冷冻乳清)用硫酸铵分部沉淀,沉淀物经过透析或用Sephadex G—25重复脱盐,所得的蛋白质溶液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得到三条蛋白质谱带。将上述蛋白质溶液,用分子量截止值为11,700(细胞色素c的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滤出液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只得一条蛋白质谱带,用糖蛋白的特异显色方法显色,证明它是一种糖蛋白。将F乳清用Sephadex G—25凝胶柱直接分离,所得到的蛋白质级分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超滤,滤出液经过鉴定是一种糖蛋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碳—13核磁共振技术监测大豆籽粒在成熟期间糖、油化学组份变化动态,从而揭示了种子在不同发育阶段能量的输运过程。连续记录谱指定峰的信噪比(S/N)曲线表明脂肪和糖在成熟中期就已形成。这种方法与经典化学方法的结果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大豆不同节位叶片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酶谱相同,但活性差异明显,中部叶片的酶活性高于上部和下部的叶片.SOD同工酶在不同节位叶片中的分布有差异,SODa(Mn—SOD)在中下部叶片中占的比例较大,SODb_1b_2b_3(Cu—Zn—SODb)随着叶片节位的升高而增加,SODc_1c_2c_3(Cu-Zn-SODc)在分枝叶片中活性较高.SOD在不同节位种子中的分布不同,下部种子SOD活性最高,随着结荚部位升高SOD活性降低,至植株顶端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萌发过程中野生和栽培大豆SOD同工酶分析表明:1.供试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SOD同工酶谱带明显不同,野生大豆含有M_n—SOD_a、C_u—Z_n—SODb_1b_2b_3和C_u—Z_n—SODc_1c_2c_3,栽培大豆缺失C_n—Z_n—SODb_1b_2谱带,而且两种类型的C_u—Z_n—SODc_1c_2c_3谱带的迁移率也不完全一致。2.萌发过程中,以单位鲜重计算的SOD活性的变化进程为,萌发初期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增加。3.萌发过程中,SOD活性及活性的变化程度均表现野生大豆>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18.
20(R)—Rh_2是一种次生甙,是红参的特有成分。日本学者研究发现,20(R)—Rhc是一种高活性的抗癌成分,具有独特的逆转作用,但由于红参中含量甚微,直接提取利用得不偿失,极大地限制了20(R)—Rh_2的应用开发。吉林人参研究所陶丽华课题组的全体人员,经过八、九年的研究探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一九八七年他们采用人参地上部分以其中的二醇型人参皂甙为前体物质,利用化学转化方法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改造,最终得到Rh_2的纯品。经理化常数测定及~(13)C谱检测,由沈阳药科大学徐绥绪教授确认为20(R)—Rh_2。由此,为我国首次采用工业化方法生产人  相似文献   

19.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106份水稻材料稻米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测定,研究了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值与各项品质指标的相关关系。RVA谱特征值与外观品质中的垩白率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垩白率与崩解值(BDV)和消减值(SB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和0.40**;RVA谱特征值与低直链淀粉含量(AC)品种和糯稻品种的蒸煮品质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中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特别是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AC与RVA谱特征值相关性均不显著,而糯稻品种的AC与RVA谱特征值(BDV和 SBV除外)的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由此认为,水稻品种的AC越低,AC与RVA谱特征值的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谱。结果表明,二者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在数目、分布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酯酶同工酶也存在区别,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可以作为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化和类型鉴定的参考依据。POD相似系数为0.667,EST相似系数为0.714,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