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海南岛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海南岛的国营南海农场,发现了一种茶蚜寄生菌——弗氏虫霉[Triplosporium fresenii(Nowak.)Bato或Entomophthora fresenii(Nowak.)Gustofsson]。茶蚜在生长阶段均有此菌寄生,并造成常规性的流行病,从而控制住蚜虫的为害。例如,1981年3月中旬,该场茶蚜发生严重,一场春雨过后,此菌流行,使蚜虫发生很快得到控制。根据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弗氏虫霉主要寄生于棉蚜(Aphis gossypii)、棉花红蜘蛛(Tetranychus telarius)、高粱蚜(Aphis sacchari)、小豆蚜(Aphis laburni)、大豆蚜(Aphis glycines)、玉米蚜(Aphis maidis)、苜蓿蚜(Aphis madicagin)、苹果蚜(Aphis mali)、罗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  相似文献   

2.
花生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是我区花生产区的重要害虫,为了能更确切地估计田间花生蚜种群数量,搞好发生预测和指导适时防治,1982年我们在花生蚜发生初盛期,对其田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作了调查测定。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平原北部禾本科作物常发生以下4种蚜虫,麦二叉蚜(GB)、麦长管蚜(EGA)、玉米蚜(CLA)和禾谷缢管蚜(RP)。其中一些由于直接取食危害并传播几种植物病毒病而造成大量减产。由于在大平原北部这4种蚜虫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天虫口都是从南方迁移来的(Kieckhefer等,1974)。夏季,麦二叉蚜、  相似文献   

4.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utsumura)是大豆的一种主要害虫,不同品种被害程度不同。为了探讨大豆植株抗蚜的生化机制,我们对大豆蚜具有不同抗性的5个大豆品种叶片的氮素、糖分及木质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大豆抗蚜性研究提供生化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豆有翅成蚜消长与大豆病毒病田间流行速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病毒病是以大豆有翅成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蚜猖獗,大豆病毒病普遍发生,使大豆产量、品质遭受严重的影响。弄清蚜虫多少与病害轻重的关系,对控制病害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开展了大豆有翅成蚜消长与大豆病毒病田间流行速率关系的研究,为提出田间治蚜的最佳时期及进一步研究大豆病毒病流行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e virus PStV)是一种蚜传病毒.通过田间普查和抽样鉴定,初步明确了花生田主要蚜虫种类,其中优势种类与生态类型有关。棉花、花生邻作区以棉蚜为主,麦套花生和春花生区以麦长管蚜为主.单蚜接种试验表明定居蚜和许多迁飞过路蚜均可传播PStV,其传毒效率可用传毒贡献大小表示,传毒效率较高的有豆蚜、麦长管蚜和桃蚜,传毒贡献分别为40%、28%和16%。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区棉蚜和棉长管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监测新疆棉区棉蚜和棉长管蚜的种群动态,分析了气象和天敌因子对两者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棉花生长的前期,棉长管蚜是优势种,到中后期,棉蚜上升为优势种;温度是决定优势种的主要因子,随大于30℃高温的出现,棉长管蚜数量急剧下降;天敌对两者物种优势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大豆抗蚜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来控制害虫为害是综合防治的基础措施。为了筛选出抗源及研究其抗性机制,我们开展了大豆抗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品种的筛选工作。筛选的目标,除了抗蚜性能外,也注意品种的抗病毒病的性能。由于人力、时间所限,  相似文献   

9.
泾源县脱毒马铃薯田蚜虫迁飞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2008年对宁夏六盘山高寒阴湿区泾源县脱毒马铃薯田蚜虫种类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有翅蚜虫的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马铃薯田黄皿诱蚜器中诱到的该地区蚜虫类型共有23种,马铃薯出苗5~10d后就有蚜虫开始活动,前期蚜量上升速度快。蚜虫从5月底开始危害活动,到6月18日左右出现了第一次高峰期,整个生育期间出现三个明显峰值,每个峰值受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降低。马铃薯蚜虫发生危害受作物的生育期、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气温和降雨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食叶害虫空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蚜等7种食叶性害虫的田间分布型及其在豆株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生前期,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sumura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叶片;发生中期,有向植株中、下部转移的趋势;后期,又迁至植株上部叶片危害。大豆蚜田间呈聚集分布型。茄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on solani (Kaltenbach)、二条叶甲Monolepta nigrobilineata (Motsch.)成虫及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幼虫为全株发生。其中,二条叶甲成虫田间呈随机分布型。茄无网长管蚜发生前期至中后期,田间多呈聚集分布;发生后期,呈Poisson分布型。豆卜馍夜蛾幼虫发生前期,田间呈聚集分布;发生中后期,多呈均匀分布。豆黄蓟马Thrips nigropilosus Uzel若虫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发生,成虫全株发生。发生前期,豆黄蓟马为聚集分布;发生中期,成虫为均匀分布、若虫为聚集分布;发生后期,成虫为聚集分布、若虫为Poisson分布。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成虫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发生。发生前期、后期,田间呈均匀分布型;发生中期,呈聚集分布型。发生前期及中期,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üller et Denis幼虫主要于植株上部叶片发生,田间呈均匀分布型;发生后期,则转移至全株危害,呈Poisson分布型。  相似文献   

11.
Shtie.  D  廖晓兰 《杂粮作物》1992,(3):39-42
由马铃薯早疫交链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和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美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的两种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晚疫病是偶尔发生的,但极具危害性,而早疫病危害较轻,但经常发生。马铃薯种植者施用大量的杀菌剂来控制这两种病害,在美国东北部通常是当植株高15~20厘米时进行首次喷药,以后每周喷1次直至植株枯死,共喷药7~10次。  相似文献   

12.
低温组织培养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端分生组织培养巳成功地用于获取无病毒植株。利用这种方法巳获得了不带(对马铃薯危害最严重的)病毒F、M、S、V、X和BCJIK的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再生植株。由于温度是影响块茎形成的最重要的外界环境因子,所以确定无菌培养中微小块茎形成最适宜的温度参数很重要。低温能刺激马铃薯块茎的形成,高温则延缓甚至完全抑制块茎的  相似文献   

13.
蚜茧蜂对不同味源的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宝瑜 《茶叶科学》1999,19(1):29-34
用“Y”型管嗅觉仪(定向选择)和培养皿(自由选择)法,观测了蚜茧蜂(Aphidiussp.)对茶蚜危害的和非危害的茶树新梢及其不同部位、新梢提取物、茶蚜蜜露和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只有茶蚜危害的茶树新梢(包括其不同部位)和茶蚜蜜露对蚜茧蜂有显著的引诱力,表现在蚜茧蜂对这些部位的搜索、停留、触角敲打和产卵管刺探等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并且嗜食蜜露,而非危害的茶树相应部位和非寄主植物(如月季、小叶黄杨)则无明显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区于马铃薯生长期间在薯田诱集的迁飞蚜18种,隶属3科、13属。主要优势种群有桃蚜、酸模蚜、罗卜蚜等6~7种。据统计,蚜种的出现期因虫种而异,以白毛蚜出现最早,其他依次为二尾蚜、棉蚜、桃蚜、隐瘤蚜、酸模蚜。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油菜蚜虫主要有三种,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桃蚜Myzn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尤以甘蓝蚜危害最为严重。作者于1980—1982年在我省中部的贵阳地区和兴仁等地调查了油菜蚜虫的田间发生情况,现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黄盘诱蚜器”从1954年—1957年的构思、设计缘起和改进、完善过程以及安装和应用技术,并比较了黄盘诱集与定点或不定点逐株调查的利弊,证明了黄盘诱蚜曲线与田间自然发生曲线基本一致;发现并论述了大豆蚜有翅蚜田间大量飞迁,是形成“窝子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根据蚜虫在田间大量爬迁等活动规律,通过中耕培土、抗旱灌溉、适时喷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几种方法。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一种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省均有分布,危害严重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为了保证大豆稳产高产,必须研究大豆蚜的活动规律,采取更有效的测报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麦上的大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大麦黄矮病不仅侵染小麦和大麦,还能侵染燕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是世界上谷类作物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大麦黄矮病对小麦的危害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这种现象引起了小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大麦黄矮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根据蚜虫的种类,大麦黄矮病毒至少有5种类型。由麦长管蚜(Macrosikphum avenae)传播的黄矮病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18日英国 Dr.W.Powell 教授在陕西省农科院介绍了 Rothamsted 试验站麦蚜综合防治研究的概况。Powell 教授说:英国为害禾谷类的蚜虫有三种;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在麦粒之间为害)、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为害叶)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以来,进行了介体蚜虫传毒试验,证明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麦二叉蚜及玉米蚜均可传毒,传毒发病率分别为74.2%、59.0%、53.6%、31.5%和17.4%。禾谷缢管蚜传毒特性、取食获毒或传毒最短时闻为5分钟,发病率达6.67%。2小时可充分获毒或传毒。蚜虫传毒有间歇现象,持毒期3天,传毒潜伏期65—70分钟。由此可见,小麦雨锈病是由多种蚜虫传播的具有半持久性传毒特性的病毒病。禾谷缢管蚜传毒能力因龄期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翅蚜传毒能力最强,无翅成蚜次之,若蚜最低。接种一头带毒蚜虫即可引致发病,接种蚜头数增加,发病率提高,接种7头蚜虫,发病率可达84.2%。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农业研究中心鉴定出侵染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的病毒——绿豆的黄瓜花叶病毒(CMV—M)(Purivirojkul 等人,1978)。在田间侵染绿豆的黄瓜花叶病毒是由豇豆蚜(Aphis cracciv-ore)传播的。在易感绿豆品系中,CMV—M会引起植株的花叶病、皱纹病、使三出复叶起水泡、矮化、花败育、荚变形。病症的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