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氮量及施肥法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索控制水稻根系发育,进而控制地上部生长的途径,设置了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方法试验,明确:(1)水稻整根及其各层次根系的干重和体积,与施氮量吾抛物线型关系,以1m^2施N15g为最大,无N区次之,高N区最小,并出现浅根化趋势。肥料深施则增进下层根的发育,使根系在土壤中趋于均匀分布。(2)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施氮量也呈抛物线型关系,以1m^2施N15g为最高,高N区次之,无N区最低。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1997,(2):46-49
在亩植1.2-1.8万穴和亩施N8 ̄12kg幅度内的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头季稻、再生稻和两季总产均无显著差异;两因素的互作效应亦不显著,但以中N(10kg/亩)与低密度(亩植1.2万穴)或低N(8kg)与高密度(1.8万穴)配合两季产量较高;再生稻高产的头季稻留桩高度为中桩(全部保留倒3芽并留5cm以上保护段)。  相似文献   

3.
应用 B N- 1、 B N- 2生长 调节剂对 冬小麦播 前浸种 和孕穗 期叶面 喷施,有 显著的 促根 (05~21 条/株 )、促叶(173~6 cm 2 /倒三叶)、扩源(09~48 g/株)、增粒(04~22 粒/穗)和增重 (05~12 m g/粒)作用,增产 50~573 kg/h m 2 ,以 B N- 1效果最佳,适宜的浸种和叶面喷施浓度均为 8 m g/kg。  相似文献   

4.
栽培甜菜(B.vulgarisL.,PT6、2n=19)与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2n=36)杂交获得VC88~1杂种F_1,其染色体组为VVCC,2n=36.VC88─1类似于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以其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或与其它物种如B.maritinaL.杂交,皆获大量后代(B10,B14等),其染色体组为VMC、VVC等,2n=27.以B10~B14(B_1F_2)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产生许多形态变异及各种染色体分布的后代(B_2F_3),其中以2n=18染色体的植株最多达41.58%,推测它们当中可能含有代换系及易位系;2n=27的个体出现频率高达30.19%,预示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2n=18+1的植株以10.39%的频率出现,它们是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附加2~8个染色体的植株频率为5.的%,低于前人报道数字;嵌合体频率达8.93%,表现不稳定;极少数为2n=36、2n=45个体.  相似文献   

5.
丁酸对杂交稻根系代谢活性及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木村B营养液水墙杂交稻威优35(简称V35)、威优49( V49)及湘矮早 9号(湘九),于孕穗后期至乳熟期用 1. 0—2. 0mM丁酸处理根系表明:丁酸使根系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大幅度上升,其程度根系显著大于叶片。根系活性的下降,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SOD相对活性与产量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空秕率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根系对了酸的敏感程度上,V49>V35>湘9。  相似文献   

6.
麦套花生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麦套花生N、P、K施肥与花生产量间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1)N、P、K三种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互作间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因此,N、P、K需配合使用。(2)公顷产量4500~5250kg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109.5~147kg,P2O5133.5~186kg,K2O243~348kg;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N139.6kg,P2O5174.3kg和K2O323.3kg,最高产量可达5260kg/hm2。  相似文献   

7.
应用不同播种方式和灌溉方法研究了孔穴塑盘育秧实用技术,结果表明:1)土种分播每孔穴4~5粒芽谷,播后浸润沟灌,出苗穴率和成苗效率较高,土种混播或泥浆播种,虽较省工,但成苗率不如土种分播;播后淹灌或浇灌,易引起烂种烂芽,2)每盘播80g芽谷以下随播种量增中空穴减少,播种量超过每盘80g芽谷虽空穴减少,但秧苗素质下降,3)床土混土重0.5%的NPK营养剂有利于培育强壮秧苗,不添加NPK营养则秧苗较弱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稻“特优63”N素水平与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结果明确:①随施N量增加,叶片含N率提高,叶面积扩大,净光合率在未到行前随之提高,到行后随之下降。因而营养器官贮藏物质的积累和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以适量施N的处理(本试验为亩施N11kg)为最高,产量也最高。施N过多,颖花大量退化,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下降;施N过少,穗少穗短,单位面积总颖花数显著减少。②叶片含N率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相关达显著,极显著水平,苞分化,孕穗和齐德期最适叶片含N率分别为4.33%,3.03%和2.83%。叶片含N率可望作为经济合理施N的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纸筒育苗移栽甜菜的4 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结果进行了模糊处理, 即首先对根产量和含糖率指标进行了模糊量化合成, 再以上述两个指标的合成值与密度( x1) 、N( x2) 、P2 O5( x3) 、K2 O( x4) 施用量建立4 因素对合成值的回归模型。对模型寻优结果表明,当密度在79920 株/hm2 ,施肥量分别为N 141.5/hm2 、P2 O5 162.5kg/hm2 、K2O 58 .4kg/hm2 时可获最高的根产量和含糖;模糊合成值与4 因素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其顺序为R1( 密度) > R3(P2O5) > R2( N) > R4(K2 O) ,说明密度与根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为施磷肥量。生产上应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然后增施磷肥,做到N、P、K 肥合理搭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与含糖  相似文献   

10.
在禾谷类连作体系中,非肥料性投入的氮源每年每公顷在30kg以上.我们研究了由作物根系相联系的生物固氮(BNF)或者植物残体作用造成非肥料性氮投入的可能性。供试小麦生长在温室条件下的盆(盆高34cm,直径10cm)中,盆内土壤取自一个试验小区,该小区自1911年以来,一直种植春小麦且一直没有施用化肥。在营养主长期、生殖生长期及生长后期,供试小麦的根和土壤与大气隔离,并置于充足的 ̄15N_2气体中长达3—4周。这种方法最少测得值是:植物材料中,单株固氮1μg;土壤材料中,单株固氮为40μg。在前两个标记时期,没有出现对 ̄(15)N_2的固定作用,而在最后一个时期,还田的麦秆明显的被 ̄(15)N_2所肥化,特别是在土壤湿度高的试验盆中尤为明显,这个盆中总的生物固氮量为每株13μg,每公顷大约3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