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龙茶的包揉工艺是整理乌龙茶外形的重要工序,促进和形成乌龙茶外形条索的紧结、沉实和弯曲,同时弥补、辅助揉捻和发酵的不足。即经包揉工艺处理后,不仅外形符合乌龙茶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增强茶汤色泽和醇厚的滋味。这一工艺环节,传统制法:闽南是手工小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乌龙茶空调制茶程序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制作基本一样,有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包揉与烘焙→干燥等十几道工序。但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乌龙茶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手工作业状态。特别是乌龙茶的揉捻和包揉作业,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人们对乌龙茶加工机械化特别是包揉作业机械化极为渴望。一、中国传统的乌龙茶包揉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如闽南乌龙茶加工大部分有一道包揉工序,由于乌龙茶的鲜叶采摘本身相对较粗大,传统的包揉方式是将加工叶用白布包裹,置于木凳或竹匾上,手脚并用反复包揉,极为费力,但仍然极难揉捻和包揉成型。在20  相似文献   

4.
引 言 闽南乌龙茶初制的包揉工序,按传统手工操作,时间长,工效低。据报道:每担乌龙茶包揉需棉布1米,全劳力三个工。前几年闽南茶区曾采用浙江珠茶整形机试图代替手工包揉;近年来又相继研制出了6CB—23型和6CWB—2—25型(金山牌)两种包揉机。本试验以手工包揉为对照,比较6CB—23型  相似文献   

5.
1 传统乌龙茶制茶技术的特点在建国前 ,乌龙茶做青大多为轻发酵 ,晒青失水率大约在 5 %左右 ,以轻做青 ,高香气为特色 ,茶叶市场上俗称北 (武夷山 )尝岩韵 ,南 (安溪 )评香气的概念。台湾乌龙茶制法由于大多数是建国前的安溪人把技术带到台湾 ,保留了轻发酵特色 (当然 ,在品种繁育和外形塑揉上有新的进展 )。五十年代中后期 ,闽南茶区随着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制茶机具如手摇杀青机、木质揉茶机、滚筒式摇青机等已创造或改进 ,对茶叶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2 市场拓展对乌龙茶品质的要求由于当时茶叶是一类管理物资 ,茶叶的经营方式须由国…  相似文献   

6.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奇种为代表,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又有严格的采摘标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多达13道工序,现除极品茶仍采用传统制法外,大宗产品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其制作工序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序。一、鲜叶采摘标准闽北乌龙茶鲜叶采摘较粗老,一般标准是芽叶发育成熟形成驻芽时,采3~4叶,俗称开面采。由于老嫩程度不同,开面又可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闽北乌龙茶一般应掌握在中…  相似文献   

7.
台湾乌龙茶源自福建,相传在16世纪,福建的乌龙茶品种和制茶技术传入后,台湾才开始生产乌龙茶。几个世纪以来,经过台湾茶人与福建在台茶人的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应用新科技、新工艺改进产制技术,已逐渐演变成台湾乌龙茶制法。一、鲜叶标准台湾乌龙茶按外形与发酵程度可分  相似文献   

8.
石亭绿茶以"三绿三香"的独特风格,于1956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历史名茶。石亭绿传统的"双炒双揉"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2009年开始引进茶叶机械,进行石亭绿工艺制作试验。实践证明,与手工加工相比,机械制作石亭绿茶,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茶品质稳定等优点。石亭绿茶加工工序是:鲜叶→摊凉→杀青→揉捻→复炒→复揉→炒干→雾→拣剔→筛簸→成茶。  相似文献   

9.
由商业部委托我省科委、供销社主持召开的6CB—23型乌龙茶色揉机鉴定会,于四月廿四日至廿七日在南安县召开,出席鉴定会的省内外工程技术人员、专家等六十多人,技术鉴定结果认为:应用本型机种生产的乌龙茶,与手工包揉的外形相近,符合乌龙茶品质特征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制法与现代制法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制法和品质,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为中度摇青,做青历时超过10h,成茶外形色泽砂绿油润,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爽,“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乌龙茶制法的出现,对传统制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以现代乌龙茶制法所制乌龙茶,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爽,滋味甘醇,叶缘破损,叶底黄绿匀亮。传统制法和现代制法加工而成的乌龙茶分别被人们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和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