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进行了玉米和高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特点的比较研究.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于高粱,并且较早地进入直线增长阶段.玉米在干物质积累的直线增长阶段中,营养器官生长阶段较短,而高粱的营养器官生长阶段则持续时间较长.玉米子粒灌浆期长于高粱.两作物干重在营养器官上的差异均小于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结果高粱的经济系数小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与株高有密切的关系.植株越高营养体所占比例越大.全株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发展,但用Logistic模型模拟不能真正反映干物质积累的双峰或多峰现象,应进一步研究更适宜的干物质积累模拟型.  相似文献   

2.
在积温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处理的玉米叶片及整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差别较大但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差别并不大;可以通过追踪植株整株干物重以及叶片干物重的动态变化研究在连续的积温变化条件下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变化情况,对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了中农大4号的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模型为y=10.653x3-25.492x2+19.121x-3.941 4,R2=0.964 1。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从模拟效果上看,模型基本能够反映作物叶片与整株干物重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3.
沟谷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1996~1998年在山西省隰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进行了沟谷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呈S形曲线变化.春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果穗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在栽培上,应使各器官向子粒转移的干物质总量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4.
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3,他引:50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的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高产品种子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即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并与抽雄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炭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效义  张伟明  孟军  杨旭  赵倩雯  陈温福 《玉米科学》2016,24(1):117-122,129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秸秆炭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延长玉米的生长时期和旺盛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玉米灌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干重的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产量提高了6.06%;40 t/hm2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干物质积累,降低行粒数,产量降低13.88%。适量的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可促进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优于单施化肥;过量的生物炭用量会抑制玉米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在北方棕壤常规施肥条件下,适量配施生物炭增产效果明显,可用于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6.
壮丰灵对玉米叶片结构及功能调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叶面积指数、群体叶面积变化、光合势、叶片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叶片自身结构与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玉米壮丰灵对玉米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而说明了玉米壮丰又可以适度控制玉米中期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塑造理想的丰产株型,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光合势,提高光合速率。因而可以增肥增密并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植株形态生长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生长模拟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各器官的同伸关系,各叶位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玉米生长发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开发了玉米植株形态生长的模拟系统。它能够模拟出玉米从出苗到吐丝期间的形态变化过程,在计算机上绘出植株形态图。  相似文献   

8.
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是反映小麦群体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一般规律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综述了基因型和播期、密度、水分、氮肥等栽培因子及光照、温度等生态因子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推动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的选育;通过表型组学和作物模型等深入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机理,实现对小麦群体的早期诊断和定量调控;应集成多项生产技术,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小麦群体生长状况的调控及我国小麦的高产稳产和优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通过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同的玉米生长状态,在动态调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生长及穗粒形成的基础上,建立玉米穗粒数与干物质积累、出苗-吐丝持续时间、比茎重(单位茎长的干物质重)的关系模型,模型模拟的相对误差(RE)为0.08%,相关系数(R)为0.857,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高,拟合效果显著。模型预测效果的t测验表明,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玉米穗粒数。通过对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的分析表明,模型变量基本反映了玉米穗粒数决定过程涉及的因素,从统计学及生物学方面均能较好地解释玉米穗粒数的形成。本研究也建立了玉米比茎重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模型,两者在9叶期、12叶期和吐丝期均呈负相关关系,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型玉米生长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拔600m处夏播玉米,对平丘紧凑型(A)、平丘平展型(B)、低山中熟型(C)、中山晚熟型(D)和高山早熟型(E)5个生态型玉米品种生长特点的研究表明:(1)D生态型的植株和穗位最高、穗高系数最大、叶数最多、单叶和单株面积最大、生育期最长、单株干物重最大,E生态型的这些值最小,其他生态型介于它们之间;(2)后期时间系数、后期干物质积累系数和后期净同化率的变化规律是E型>A型>B型>C型>D型;(3)收获指数A型>B型、E型>C型>D型,分配指数B型>C型>A型>E型>D型。不同生态型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点,这与各品种的地域来源、所适应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处的育种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