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鉴定抗除草剂油菜种质对不同种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获得可安全交替使用的其他类型除草剂,可延长抗性品种使用时间。本研究以油菜抗SU类除草剂新种质PN19及转抗性基因的拟南芥和烟草为材料,在3-5叶期喷施不同浓度梯度的五大类ALS抑制类除草剂(SU、IMI、TP、PB和SCT类),通过抗性鉴定以确定PN19对各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SU和SCT类交互抗性最强,IMI和TP类其次,PB类最低。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评价及烟草ALS酶体外活性分析表明,五类除草剂交互抗性功能源于靶标ALS酶对各除草剂敏感性下降。且五类除草剂处理后PN19抗性基因较野生型表达上调。本研究为田间ALS类除草剂混合使用进行杂草防控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土壤处理剂豆磺隆、乙草胺,茎叶处理剂普施特、虎威、拿捕净等5种除草剂,以及黑龙江省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35号和东农42号,高油大豆黑农41号等3个大豆品种。研究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种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正常施用剂量和加倍剂量处理,优质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会有一定的增减,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38%莠去津悬浮剂、50%乙草胺乳油、96%金都尔乳油、12%噁草酮(农思它)乳油、30%噁草·丁草胺乳油5种除草剂对玉米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与38%莠去津混合的除草剂对玉米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且药剂持效期长,对玉米无药害,适合在玉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喷施几种除草剂,喷药后50天内,对种子萌发的单,双子叶杂草有显著的防腺效果,其中乙阿混剂防效95.34%,蔗田除草剂防效88.5%,对多年生杂草有一定防效。试验还表明,芽前或芽后除草剂可根据天气、劳力情况灵活的喷施。  相似文献   

5.
抗除草剂棉选育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0年,选用31个陆地棉材料进行农达和克无踪两种除草剂不同浓度的喷施试验,初步筛选出A1,A2,V23,98-70,优5,泗棉3号等10个有苗头的耐抗除草剂棉材料,对农达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为苗期大于花铃期,棉花的耐除草剂性与棉花生育进展呈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6.
按照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春季直播棉田杂草发生规律,选用5种除草剂在棉花不同生长时期施用,结合中耕除草,研究这些除草措施对春季直播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调查了不同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后芽前喷施土壤处理除草剂可较好地防治棉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小粒阔叶类杂草。苗期中耕除草的株防效与除草剂组合差异不显著,质量防效则低于除草剂组合;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组合的防效优于草甘膦+精喹禾灵组合,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蕾期喷施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的除草效果优于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不同的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明显。推荐该地区春季直播棉田最佳除草措施为:播后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苗期中耕除草+蕾期茎叶处理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生产中,杂草是影响稻谷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除草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除草手段。近年来,市场供应的稻田除草剂商品种类庞杂,常用除草剂使用量逐年增加,单一除草剂长期大量使用带来的杂草抗药性问题和除草剂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农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难以有效解决。创制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是解决稻田杂草危害重、防控难的一种较好选择。本文从稻田杂草及其发生规律入手,介绍了水稻直播和移栽种植模式下杂草的治理措施、稻田常用除草剂应用现状及挑战,重点研究了最新的抗除草剂水稻新品种育种进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生物育种技术在抗除草剂水稻创制中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提高稻田杂草防控水平,促进抗除草剂水稻育种研究和扩展生物育种技术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时期的非抗性水稻和转Bar基因水稻幼苗喷施不同浓度的除草剂Liberty水溶液。结果发现,喷施体积分数为0.3%及其以上的Liberty水溶液均可杀死非抗性品种幼苗。除草剂浓度对抗性品种Bengal Hu-10和测64-B的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除草剂浓度的递增,它们的每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呈下降趋势。采用0.5%的Liberty水溶液处理过的抗性品种,在3-4叶期处理的单株产量较高。建议将抗性杂交水稻组合用于大田生产时,在3-4叶期喷施0.3%-0.5%的Liberty水溶液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常用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指出了苯氧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等产生的药害症状,同时阐明了产生药害后换水、喷施叶面肥、追施分蘖肥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催熟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除草剂催熟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残留量的影响,选用华油杂62常规种植,于角果七成熟时(终花后35d)进行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和苯磺隆)催熟处理,分别在7d及14d后调查角果层含水量、千粒重、含油量、籽粒除草剂残留量。结果表明:(1)随除草剂催熟后天数的增加(处理7d至14d后),角果层含水量持续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下降幅度随除草剂浓度增加而增加;3种除草剂中,百草枯对角果层含水量影响最大,草甘膦次之,苯磺隆对其影响最小。(2)除草剂催熟处理后,油菜粒重及含油量均下降,且上层角果粒重降幅高于中、下层角果;随除草剂浓度增加,产量和含油量降幅增大;3种除草剂中,以百草枯对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影响最大。(3)百草枯(2、4、6m L·L~(-1))处理后7d和14d,籽粒农药残留均超国家标准,苯磺隆(0.1、0.2、0.3g·L~(-1))处理后7d和14d,0.2、0.3g·L~(-1)处理下残留量超国家标准;草甘膦在3种用量条件下(2.5、5、7.5m L·L~(-1)),7d和14d均未检测出残留。角果期(终花后35d)用除草剂催熟,导致籽粒产量、含油量下降,部分存在农药残留。因此,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如采用除草剂进行催熟应考虑除草剂种类、用量对油菜产量、产油量及籽粒中药剂残留量的影响,确保除草剂安全、高效施用。综合考虑油菜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油菜机械化生产中,角果期不适宜采用上述除草剂进行催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