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2.
春大麦BH4/143/2与Ark Royal的杂交组合在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等许多重要农艺性状方面表现出了杂种优势.本试验采用该组合的亲本和来自该组合的重组近交系作为供试材料,决定株高和千粒重的基因,在该组合的亲本中是离散的,而在近交系中是积聚的.通过产生适合于积聚和离散基因型的基础世代(P_1、P_2、F_1、F_2、B_1和B_2)的模式,发现当亲本中基因积聚程度较高时,与加性效应有关的显性效应便降低.这表明,基因离散是这些性状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培育近交系可能是最好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品系为主要材料,共配制多个组合各若干世代,在不同年度环境条件下研究了花瓣数目的遗传行为。结果表明:花瓣数目的遗传受细胞核中具有重叠效应的四对主效基因作用,四瓣亲本基因型为P_1P_1P_2P_2P_3P_3P_4P_4,无瓣亲本基因型为P_1P_1P_2P_2P_3P_3P_4P_4,后代分离时,凡带有1个或1个以上显性有辩基因的个体(≥1P),则都表现为有瓣类型。继续分析有瓣类型中正常四瓣与缺瓣(1~3)性状的遗传,发现缺瓣类型很不稳定,在后代中的传递至少受到两对互补修饰基因(Ru_1Ru_1Ru_2Ru_2)的影响,据此作者推测了花瓣数目的遗传模式,F_2代中四瓣·缺瓣:无瓣的分离比为231.25:23:75:1,B_1为9.5:5.5:1。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同基因效应的相对值是判别杂交种遗传潜势的重要标准,所以本研究试图了解3个高粱杂交种穗部主要性状的遗传。材料和方法 1982年雨季对3个杂交高粱组合(SF863×168、SF863×IS923和168×IS923)的P_1、P_2、F_1、F_2、B_1(F_1×P_1)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用的试材为10个高度自交且具有不同种皮颜色的蚕豆(Vicia faba L.)品系。亲本株间按Bond等(1980)描述的方法进行双列杂交。每一杂交组合仅用一株母本和一株父本。亲本株的自交后代也收获用来核对亲本的种皮颜色。1979~1980年种植F_1植株,  相似文献   

6.
用Cavalli(1952)联合尺度测验法和Jinks-Jones(1958)六参数模式测定加性——显性模式的适用性,并且估算各主基因和互作基因的效应。由三个印度杂交组合的亲本、F_1、F_2和B_1、B_2(回交)取得有关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资料。设计为三次重复的简单随机区组。随机选取5株亲本和F_1代植株,分离世代则选择20株,用以记录各种数量性状。就同一性状而言,模式的适合性良好测定随各杂交组合而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8个杂交组合F_1、F_2、F_3和B_1代的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的遗传。结果表明:F_1代抗灰斑病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与感病按3:1比例分离;F_2代抗病单株后代(F_3代)即出现一定比例的抗病系。抗病性分离系与抗病系分离比例为2:1。F_1代以抗病亲本回交所产生的B_1代,均表现抗病;以感病亲本回交的B_1代,抗病与感病的分离比例为1:1。因此,大豆对灰斑病抗病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  相似文献   

8.
以1978年配制的17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亲本生育期、结荚习性配组方式、亲本产量水平及产量间的互作对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1979—1983年分别种植了F_1—F_5代。试验结果表明:两亲本生育期、结荚习性的配组方式、亲本产量水平及产量间的互作对选择效果均有明显影响。并由此提出高产杂交组合适宜的亲本配组方式为:两亲本生育期差异较小,中熟×中熟或中早熟×中晚熟;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或反交;两亲群体产量高,两亲产量间的互作能力强。并讨论了有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豆高蛋白育种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个亲本配制的10个双列杂交组合的F_2、F_3代的蛋白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亲本蛋白含量高,一般配合力往往有较高的趋势。亲本、F_2、F_3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1和0.667。高蛋白亲本Sioux的G、C、A最高,它和较高蛋白质含量亲本杂交的组合S、C、A也高。F_2、F_3代蛋白质含量分离的上限、下限及均值受双亲均值的影响大于受某一亲本的影响,F_2代受亲本的影响大于F_3代受到的影响。F_2和F_3代株系间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单株蛋白质含量的世代间相关系数。分离上限、下限、均值的F_2—F_3代的单株或株系间的相关系数相近,表明针对分离群体的高蛋白方向的样本的选择,其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当前及今后的大麦育种提供优良的矮秆亲本及其遗传信息,试验以三份大麦矮秆品种资源1966D、83—134和机械裸与高种测验种的ManKer和Aths杂交配制的四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及B_1、B_2等六个世代群体为试材,1989~1991年在北京对这三份矮秆资源的株高、穗长和穗密度遗传以及株高与穗长和穗密度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它们的株高均分别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穗长和穗密度也都各由隐性单基因决定。三份矮秆资源之所以存在穗子短和穗密度大的缺点,正是由于其矮生基因与穗长和穗密度基因之间存在较紧密的遗传连锁所致,而矮生基因的多效性对此影响不大。从选择亲本的角度讲,三份矮秆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由于1966D和83—134的降秆效果及其矮生基因与穗长和穗密度基因间的交换值都高,可能好于机械裸。此外,与1966D和机械裸相比,83—134的矮秆基因对籽粒大小影响不大,表现千粒重较高,在育种中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1.
以7个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除一个组合外,其余组合F_2油分含量均呈正态分市,加性效应明显.F_2油分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平均为0.44,预期遗传进度平均为0.67.大多数组合的F_2油分含量与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种子高活力优异组合的选配效率,选用种子活力水平有显著差异的天麦535(P_1)、新麦23(P_2)、现农1号(P_3)、西农889(P_4)、小偃22(P_5)和周麦18(P_6)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GriffingⅡ设计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共5个种子活力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子活力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子活力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有P_6、P_5和P_4;P_2×P_5、P_3×P_5、P_3×P_6和P_4×P_5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P_3×P_5、P_3×P_6、P_4×P_5、P_4×P_6和P_5×P_6组合的总体配合力较高;总体配合力可以作为高活力杂交组合评价的理论依据。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适宜早代选择;发芽率和电导率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适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拟通过不同类型组合在南北两地分别采用四种选择方法的比较,找到适于北方正常条件下或南繁加代的选择方法及相应的组合类型。以1980年配制的两亲本生育期差异明显与不明显的两个组合后代为材料。15个F_2单株的种子被分成二部份,一部份在海南岛种植F_3代,一部份在公主岭种植F_3代,在南北两地对F_3代均进行如下处理:1)组合内选优株,2)优良系统内选优株,3)组合内随机取株,4)混合摘荚。1984与1985年于吉林公主岭分别种植两地各处理的F_4、F_5品系,每个处理各24个品系。试验结果表明,两亲差异大的组合,除混合选择处理外,其它处理的生育期均出现差异,即在海南岛选择的生育期变幅较大。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处理间差异小。相同选择方法不同地点选择的亦表现出南方选择偏早类型较多,但占优势的中晚熟类型差异不大。两亲差异大的组合,以在海南岛随机选择处理的F_4、F_5代高产品系较多,各品系平均产量及最高产品系的产量也高;其次为在海南岛进行混合选择处理者。亲本差异小的组合则相反,以公主岭优系选择处理的效果为最好。两类组合的在海南岛进行混合或随机选择处理的低产品系也较多。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组合应采取不同的选择方法。在海南岛南育时,对于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应采用全系统随机选择法。  相似文献   

14.
大麦黄矮病(BYD)是世界小谷粒作物为害最严重、发病最普遍的病毒病。已知北美普通小麦品种Anza及CIMMYT的几个小麦材料耐BYD。为了了解BYD耐性遗传基础.对Anza和9个其它耐性小麦材料进行了研究。将耐病材料进行杂交.并与敏感亲本Bobwhite或Bagula杂交。1990年在墨西哥Toluca附近的田间.用BYDV血清型MAV—Mex对亲本、F_1及F_2代进行了检测。1991年.在田间用相同的血清型对亲本、F_1及从每个杂交组合获得的72个F_2单株所产生的P_3品系作了分级鉴定。耐病亲本间杂交后无分离.耐病和敏感亲本杂交所得F_3品系的分布符合单基因分离比例。作者断定Anza及其它9个小麦试材的耐病性是由一普遍存在的、部分有效、部分显性Bdv 1基因所致。Bdv 1可能来源于巴西的栽培品种Frontana.由于它广泛地存在于许多ClMMYT小麦中,所以可能是一持久抗源。  相似文献   

15.
芝麻杂种F_1的产量优势,不同组合差别很大。本试验以地理远缘的品种作亲本配制了77个组合,对杂种优势现象作进一步的探索.杂种F_1的产量分别为双亲平均,优亲及当地推广种的-6.9~252.7%,-24.8~141.1%和-37.1~67.6% .选择产量差异较大的品种作亲本,F_1具有较强的优势.遇过试验,发现了若干产量优势较强的杂交组合.对全部杂交种及亲本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供今后选配杂交组合参考.  相似文献   

16.
Mere.  WR 陈祥龙 《江西棉花》1991,(3):46-48,F003
陆地棉杂种优势利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生产F_1种子较为困难。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F_2与亲本和F_1的产量、纤维品质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比较,探讨F_2的利用潜力。遗传设计是一个包含7个亲本、21个F_1和21个F_2的半双列杂交设计。1987和1988年在密西西比州Stoneville附近的3个地方种植上述49个基因型,各点设4月和5月两个播期,由此共得12个试验环境。测定了4个重复的产量、产量组份及纤维长度、强度和麦克隆值,并测定了1987年2个试验的纱线强度和3个试验的短纤维含量。亲本、F_1和F_2平均第一次收花量分别为594、688和643公斤/公顷,最终产量分别为953、1065和1025公斤/公顷,平均纱线强度分别为130、134和132千牛顿·米/公斤,F_1和F_2的短纤维含量显著少于亲本的。亲本产量最高的是DES119,平均产量为1031公斤/公顷,而美国大规模种植的品种岱字50的平均产量为959公斤/公顷,最高产量的F_1杂种DES119×Delcot344和DES119×珂字81—613的平均产量分别是1145和1143公斤/公顷,比DES119和岱字50两亲本的平均值高15%左右,其F_2代平均高8%,且F_1和F_2的适应力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F_2代具有提高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7.
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5亲本配制10组合F_1资料对以籽粒产量为主的12种数量性状进行双列杂交分析。估算了一般与特殊配合力均方的比值(M.S.g/M.S.s.),一般与特殊配合力效应值((?)i与(?)ij),一般与特殊配合力方差及其比值((?)_(gi)~2/(?)_(si)~2)。探讨了F_1遗传信息对指导亲本选配及其它育种原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择大豆鼓粒期长度(SFP)不同的4个亲本配制8个组合,估测其F_1和F_2的6种SFP值。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SFP分级和同一分级不同组合的SFP杂种优势存在差异,F_1SFP的中亲优势率平均值为97.5%—99.5%。SFP遗传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无母体效应存在,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F_2广义遗传力高于产量遗传力,可以作为育种后代选择指标,但在早期世代不宜采用。确定R_3—R_6为SFP时期,应用于高产育种的后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Two short root mutants,RM1 and RM2,wereobtained by treating a japonica rice variety O-hchikara with gamma ray.Seedling of RM1RM2,Ohchikara,(RM1×Ohchikara)F_1,and(RM2×Ohehikara)F_1 were cultured withKimura’s B solution.Generations made incross of RM1×Ohchikara were as follows: F_1(RM1×Ohchikara),B’_u{RM1×(RM1×O-hchikara)F_1},B’_(11){(RM1×Ohchikara)F_1×RM1},B_(12){Ohchikara×(RM1×Ohchikara)F1},and B’_(12){(RM1×Ohchiara)F_1×O-hchikara}.F_2 was obtained by F_1 selfing.Incross of RM2×Ohchikara,the correspondingF_1,B_(11),B’_(11).B_(12),B’_(12),and F_2 were also ob-tained.Reciprocal crosses were alsocarried be-tween RM1 and RM2.The germinated seeds of P_1,P_2,F_1,F_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蚕豆(Vicia faba)综合群体的产量潜力做了基础研究,特别对单交组合的F_1、F_2和F_3后代的杂种优势效应进行了初步试验。方法供试的F_1、F_2和部分F_3(F_)代的种子在隔离罩内产生(图1),故F_1和F_2都是自交种子。F_3的另外一些种子(F_(3I))是在隔离区产生的,故它们是部分杂交、部分自交。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