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为了明确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在16、18、20、22、24 ℃下,观察了其对条锈病的反应型、产孢期和产孢量等症状特征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接种条锈菌后进行18~24 ℃高温处理,均可诱导小偃6号的抗条锈性表达,反应型降低,产孢期缩短,产孢量减少。小偃6号接种条锈菌后在花斑期转入20~24 ℃处理24 h,与常温16 ℃处理相比,寄主均表现非亲和性反应。小偃6号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温度为20 ℃,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2.
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鸿生  张慧 《麦类作物》2000,20(1):16-19
小麦高温抗条锈性是一种在相对高温下表达的非小种卖座经抗病性,以典型高温抗条锈品种小偃6号为试材,研究了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小偃6号小麦叶片接种条锈菌(Pucinia striiformis)CY29小种后,常温(14~16℃)培养,寄主呈亲和反应,显症后移入高温(21~22℃)下继续培养,诱导了高温抗锈性,表现不亲和反应。蛋白南体内合成试验发现接种苗移入高温下处理24h后,接种叶中  相似文献   

3.
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高温抗条锈性是一种在相对高温下表达的非小种专化抗病性,以典型高温抗条锈品种小偃6号为试材,研究了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小偃6号小麦叶片接种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CY29小种后,常温(14~16 ℃)培养,寄主呈亲和反应,显症后移入高温(21~22 ℃)下继续培养,诱导了高温抗锈性,表现不亲和反应。蛋白质体内合成试验发现接种苗移入高温下处理24 h后,接种叶中标记氨基酸掺入率分别增至未经高温处理的接种叶的1.51倍和高温处理的未接种叶的1.42倍。Poly(A  相似文献   

4.
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在小麦抗病研究中发现TaWRKY45转录因子参与了对多种病害的调控。为了研究TaWRKY45在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过程中的功能,以小偃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研究TaWRKY45的表达模式,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研究了TaWRKY45沉默后对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病的影响。结果表明,TaWRKY45在小麦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当小麦受到水杨酸(SA)、条锈菌、高温(20℃)胁迫时,TaWRKY45表达量均上调。对小麦TaWRKY45基因进行沉默处理后,沉默叶片(BSMV:TaWRKY45-as)的条锈菌菌落增长,坏死细胞数目减少。TaWRKY45正向参与了小偃6号的高温抗条锈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小麦高温抗条锈性及保产作用,分析了27个陕西农家小麦品种和15个改良品种的抗病特性,以及小偃6号、兰天1号、小偃54、79196-16-1-2四个品种的防病保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5月中旬前后是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关键时期;小麦高温抗病性表达后,条锈病病情指数增长缓慢,严重度不再增加;接种区与喷药区比较,抗病品种千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差异不显著,具有明显的防病和保产特性。  相似文献   

6.
几丁质酶是植物重要的防卫因子之一,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几丁质酶基因表达及功能,先利用引物ChiF/ChiR从10份具有不同抗病性的小麦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后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分析,再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小麦根、茎和叶不同组织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选取在小麦根、茎和叶中表达量最高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真菌性病害的抗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从10份具有不同抗病性的小麦中克隆得到5条长度约960bp的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其中1条序列与已公布的Chi-3基因序列(序列登录号为KJ507387)一致,其余序列命名为Cht1~Cht4(GenBank登录号为KR049247~KR049250)。序列分析表明,克隆所得序列无内含子,编码的几丁质酶属于ClassⅠb类型,也属于糖苷水解酶第19家族,是胞外分泌蛋白且兼具溶菌酶活性。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E-Chi能在BL21(DE3)中表达一个33kDa左右的特异蛋白。qRT-PCR分析表明,这5种几丁质酶基因在小麦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器官中表达量差异较大,其中,叶中表达量最高,根中次之,茎中最低;同时,这5种几丁质酶基因在同一器官中表达量大小具体表现为Cht4Cht2Cht3Cht1Chi-3。选取相对表达量最高的Cht4基因验证其对真菌性病害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条锈菌胁迫下,Cht4基因在抗病材料92R137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材料铭贤169,并且均高于同等条件下接ddH2O的表达量。本研究扩增到的几丁质酶基因在小麦中组成型表达,说明其参与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Cht4基因的表达受条锈菌诱导,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小麦叶部抗条锈菌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过程中小麦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抗条锈性品种,在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过程中,接种寄主叶内PAL活性对高温非常敏感。在高温处理12h时PAL活性就很快增高,到24h就达到活性高峰,形成一个对高温敏感的特异峰,且该峰可以从高温处理12h持续到72h。小种专化抗锈性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高,但对温度处理没有明显的活性峰。多酚氧化酶在高温抗条锈性表达过程中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小偃9323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偃9323抗条锈性的遗传规律,在常温(10~16℃)下,以小偃 9323和铭贤169 的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0、CYR31、CYR32、SU114、SU1111对供试群体进行苗期接种,分析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偃9323对CYR30、CYR31和SU114的抗病性均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对CYR32和SU1111的抗病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高温成株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麦高温成株抗条锈性表达的生育阶段、接种前后温度与高温成株抗条锈性的关系、高温成株抗条锈性的遗传机制、小种专化性、保产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小麦高温成株抗条锈性对我国小麦抗条锈育种及条锈病防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温度对小麦抗条锈性的影响和小麦对条锈菌高温抗性的5个基本特征,根据小麦对条锈菌高温抗性的生理生化和遗传机制,指明了小麦对条锈菌高温抗性的应用前景,有助于选育出在生产上可直接使用的小麦高温抗条锈品种。  相似文献   

11.
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了解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特性,为育种工作中合理利用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2对SSR引物分析了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共54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在54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在3~15个之间,每个位点上平均有6.05个等位变异。22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幅度为0.2606~0.8579,平均为0.6529。5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49~0.962之间,平均为0.747,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将54份材料分为四类,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追施氮肥对小偃22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给小偃22及其同类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施肥依据,以小偃22为材料,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单施或同时追施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追施氮肥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均对小偃22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追施氮肥处理的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11.3%.追施氮肥对产量的效应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拔节期追施氮肥增产幅度比孕穗期高2~4个百分点.以拔节期37.5 kg/ha与孕穗期75 kg/ha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增产15.4%.追施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两个方面,成穗数平均比对照提高11.5%,以孕穗期追施氮肥对成穗数影响最为明显;穗粒数平均比对照提高6.9%.追施氮肥可明显促进主茎节间的生长,节间总长比对照增加7%,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节间的影响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追施氮肥可使单株成穗数比对照提高11.4%.追施氮肥对功能叶面积的影响与叶位和蘖位及追施氮肥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馒头的加工品质,满足中国馒头加工业的迫切要求,以小偃22小麦粉为材料,研究其馒头加工的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卵磷脂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卵磷脂的添加量对馒头回复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影响显著或极显著.随加水量增加,馒头的内聚性和回复性先增后减,咀嚼性呈减小趋势;随和面时间与大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馒头内聚性和回复性均减小,咀嚼性均先减后增;随小麦胚芽添加量的增加,馒头的内聚性与回复性先减后增,咀嚼性先减后增;随卵磷脂添加量的增加,内聚性先增后减,咀嚼性先减后增,回复性减小.优质馒头制作的适宜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卵磷脂和小麦胚芽添加量分别为粉质吸水率的80%、4 min、2%、0.4%、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馒头的加工品质,满足中国馒头加工业的迫切要求,以小偃22小麦粉为材料,研究其馒头加工的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卵磷脂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小麦胚芽、卵磷脂的添加量对馒头回复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影响显著或极显著。随加水量增加,馒头的内聚性和回复性先增后减,咀嚼性呈减小趋势;随和面时间与大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馒头内聚性和回复性均减小,咀嚼性均先减后增;随小麦胚芽添加量的增加,馒头的内聚性与回复性先减后增,咀嚼性先减后增;随卵磷脂添加量的增加,内聚性先增后减,咀嚼性先减后增,回复性减小。优质馒头制作的适宜加水量、和面时间以及大豆蛋白、卵磷脂和小麦胚芽添加量分别为粉质吸水率的80%、4min、2%、0.4%、8%。  相似文献   

15.
小偃22及其衍生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小麦骨干亲本小偃22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特性,利用相对均匀分布在小麦各染色体臂上的71对SSR引物对小偃22及其6个衍生品种以及小偃22的姊妹系小偃22 2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在8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87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目为2~5个,平均为2.6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305~0.582,平均为0.38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309~0.767,平均为0.595,说明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小。经UPGMA聚类分析,在0.55处将供试材料分成两大类,能较好地反映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小偃22与其姊妹系小偃22 2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3。  相似文献   

16.
17.
18.
摘要:本实验以N+(30Kev)注入诱导获得的小偃81突变系M4代种子为材料,采用SDS-PAGE和A-PAGE技术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系统分析,检测到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系:1Ax1缺失系,1Bx14+1By15缺失系,1Dx2+1Dy12缺失系,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Ax1>1Bx14+1By15>1Dx2+1Dy12。醇溶蛋白方面共检测到5种变异类型,1Ax1缺失系有3种突变类型,1Bx14+1By15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各有1种突变类型,ω区变异类型最多,其次是α区和γ区,β区没有发现变异类型,在5种变异类型中有一条相同的变异谱带。结果表明:N+(30Kev)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9.
土壤养分对小偃22叶片光合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大田不同供肥条件下,于小麦灌浆后对小麦度叶光合特性参数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均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肥力条件对其日变化进行程度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不施肥处理小麦叶片Pn有明显午休现象,而低肥处理第一高峰不明显,没有明显午休现象,高肥处理的Pn呈单峰曲线,峰值来得也较晚。养分条件可改善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