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纬度相同,两地不同年代育成的部分大豆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亲本,本文以两地中期及当代具有共同祖先亲本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品种改良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大豆品种产量高于共同亲本,且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品种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高于共同亲本,但胞间CO_2浓度随品种育成年代推移而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均随生育期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俄亥俄州当代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生育后期下降幅度小于辽宁当代品种;辽宁品种的气孔导度在苗期显著高于俄亥俄品种,胞间CO_2浓度在开花期和鼓粒末期显著高于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当代品种的蒸腾速率在整个生育时期均高于俄亥俄当代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鼓粒中期,叶色值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总之,在大豆品种籽粒产量改良的同时,其叶片的光合特性也得到了协同改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先后推广的16个夏大豆代表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看出本区夏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随着品种性状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单株干物质相对生长率三节和六节期无显著差异,盛花期则由大变小,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盛花期前改良种低于早期地方种,而盛花期后迅速提高,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品种更替中以营养生长为主的苗期至盛花期缩短,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而以生殖生长为主的盛花期至成熟期延长,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是大豆品种改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林贤齐  陈慧琴 《大豆科学》1992,11(2):159-165
经田间试验,对不同产量水平大豆的生育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流域夏播大豆,以选用生育期近100天,株形紧凑的中秆或矮秆品种,适当提高密度,较易获得200kg/亩以上的稳定高产。其株高、单株干重与叶面积增长积累动态,呈苗期较慢,花荚期开始转快,鼓粒期减缓的“S”形曲线,各转折点变化较小,曲线较平滑有利于高产。200kg/亩以上大豆的生物产量与粒/茎较高,在提高单株荚、粒数的基础上,百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程度相对加强,较高的叶面积系数与干物质积累,尤其是鼓粒期间保持较高的光合势与群体干物质增长量,是取得200kg/亩以上产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冯其虎  张复宁 《大豆科学》1995,14(3):197-202
本文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先后推广的16个夏大豆代表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看出本区夏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随着品种性状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单株干物质相对生长率三节和六节期无显著差异,盛花期则由大变小,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盛花期有改良种低于早期地方种,而盛花期后迅速提高,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品种更替中以营养生长为主的苗期至盛花期  相似文献   

5.
1986—1987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早熟7号和早熟14号大豆植株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高光合速率和平均光合速率,基部叶片>中部叶片>顶部叶片;叶面积、功能期和光合势,均为中上部叶片>顶部叶片>基部叶片。夏大豆植株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以苗期及开花期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鼓粒后期下降尤其明显。单株光合速率及叶面积随着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结荚期最高。  相似文献   

6.
密度对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在5种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R5期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日积累量以及阶段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阶段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随...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探讨叶片对带状套作的响应机制,为耐荫大豆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依据。以南豆12、桂夏1号和华夏5号等3个耐荫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活体测定植株叶倾角、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和光合特性,取样测定大豆叶片的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大豆叶倾角显著增加,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大,荚期则为下层增幅最大;叶形指数在苗期和花期显著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不同层位对套作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叶柄长度从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且在套作下显著增加,其中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最大;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减小,大豆胞间CO2浓度上升,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带状套作的响应程度不同,强耐荫品种南豆12叶倾角增幅大而叶柄长度增幅最小,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为最小;荫蔽敏感型品种华夏5号叶柄长度增幅最大而叶倾角增幅最小,叶片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叶面积下降均最为明显。强耐荫品种南豆12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能够通过调节自身叶片形态适应环境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从光能截获和利用方面均表现出了对套作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覆膜菜用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理密植是菜用大豆高产的前提条件.为探明不同密度下覆膜菜用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以新鲜豆1号为材料,在覆膜条件下,采用7.5、10.5、13.5、16.5、19.5万株·hm-25种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始荚高度显著增加,茎粗显著变细,分枝数显著减少,上部叶片明显变小,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后期光合势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以处理13.5万株·hm-2,鼓粒期后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势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快,最终积累量大,向籽粒中分配率较高,最终鲜荚产量最高,为15 185.5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功能性状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茶树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茶树叶片的叶面积、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比值、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及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叶形指数、干物质含量、气孔导度的变异系数低于10%,其余11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5.08%~43.22%,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比叶面积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叶形指数和叶面积与其他叶片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光合色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气孔导度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茶叶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的影响;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光合色素含量高的品种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能力;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14号茶树品种比叶面积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属于抗旱性较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可作为抗旱性强、高光效的茶树品种进一步选育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为搞清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关系,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叶面积、日照时数、叶片光合速率、光合量、呼吸量和收获指数与单株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拔节期单株干重分别与当时的单株叶面积、累积日照时数、地上部呼吸量是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叶片光合速率相关性最差;收获指数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性最好,吐丝期穗下叶光合量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苗期的栽培措施应有利于扩大叶面积,育种实践中应注重收获指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油菜花后光合面积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油菜光合面积变化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花期,盛花期叶面积系数(L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终花期LAI,终花期和成熟期角果皮面积系数(P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花后LAI下降幅度越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越低,花后PAI上升幅度加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和产量增加,高产油菜的光合面积系数变化以LAI在初花期达最大值,盛花期略为下降,盛花后缓慢下降,花后PAI迅速增加为宜,施肥能有效调节油菜光合面积系数的变化,提高花后LAI和PAI,延缓花后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春小麦群体源的形成与特性以及群体源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对不同密度和施肥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叶片性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下春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争光合劳均呈单峰由线变化,两个品种间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争光合势有差异。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两品种的光合劳与产量相关性增强。在开花期争乳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LAI)争光合势(LA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重、叶绿素含量争群体光合速率等叶片性状与群体干物质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下,采取适宝的密度与合理的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合理的群体叶面积,将最大叶面积指数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尽可能长时同地保持绿叶面积,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群体生长速率,是扩大干物质(源)生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依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于2019年研究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免耕秸秆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相关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达到峰值,保护性耕作延缓了花后叶片衰老,其中NTS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在乳熟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耕作措施对开花期小麦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没有影响,但在灌浆期免耕和秸秆还田均提高了RuBP羧化酶活性,其中NTS处理的RuBP羧化酶活性是T处理的1.95倍;秸秆覆盖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影响显著,NTS处理可有效改善春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其中NTS处理的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比T处理分别提高了19.2%、30.7%、23.0%;免耕处理(NT和NTS)下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较耕作处理(T和TS)提高了41.7%,秸秆还田处理(TS和NTS)花后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不还田处理(T和NT)分别提高了71.2%和35.7%;NTS处理有效促进了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显著增加了穗数和千粒重,使产量较T处理提高了18.7%。因此,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应用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促进春小麦旗叶花后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分配,延缓灌浆后期叶片衰老和叶绿素降解,协调和优化光合性能、光合时间、光合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抛秧立苗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品种南粳44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等不同苗姿,研究抛秧立苗及其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立苗速度表现为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2)无土平躺苗立苗期叶面积一直下降,其他苗姿秧苗均上升。无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黄叶比率分别在抛后8 d、6 d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而带土秧苗均在第2天达到最大后下降,其黄叶比率显著小于无土秧苗。3)立苗期除无土平躺苗栽后2~4 d地上干物质量下降外,其他苗姿秧苗栽后都上升,总体增速表现为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无土平躺苗,立苗期各苗姿秧苗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净同化率均呈现此趋势;4)水稻各生育时期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群体光合势、净同化率、阶段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速率均表现为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无土手栽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抽穗期和齐穗后20 d剑叶的光合速率亦呈此趋势。带土秧苗活棵立苗比无土秧苗快,直立苗、倾斜苗比平躺苗快,且各生育期的群体生长均具优势。因此,带土秧苗抛栽并提高直立苗比率,能保持较好的光合特性和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利于水稻生长和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氮肥和密度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中氮肥和密度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以矮抗58和周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植株光合生理、物质积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和增加密度能显著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使植株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促进花后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不同品种的籽粒产量对氮肥和密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周麦22号的平均籽粒产量高于矮抗58.在本研究条件下,矮抗58籽粒产量在375万基本苗·hm-2和360 kg·hm-2施氮量处理组合下最高;周麦22号籽粒产量在225万基本苗·hm-2扣240 kg·hm 2施氮量处理组合下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植株上部三片叶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的剪叶处理,分析了不同剪叶处理对剩余叶片的SPAD值、籽粒灌浆速率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剪叶后,植株上部三片叶的SPAD值在不同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剪去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SPAD值均有所提高。从剪叶对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来看,开花期剪叶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灌浆中期剪叶。不同剪叶处理间籽粒的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开花期剪去倒一叶对灌浆速率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降低了21.22%;剪去倒三叶对灌浆速率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20%。灌浆中期剪叶后,所有剪叶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对照,且剪去的叶片越多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的幅度越大,同时剪去倒一叶和倒二后下降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夏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聪玲  龚宇  王璞 《玉米科学》2008,16(2):039-043
以4种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其主要性状、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结果表明:4种类型夏玉米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密度下产量也表现显著差异,其中大株特大穗型玉米品种CF2187的产量最高,具有相当大的生产潜力;4种类型夏玉米的LAI发展受密度和株型影响,高密度较低密度拥有更大的LAI及持续期,大株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持续期最长;大株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最多,中株中大穗型玉米品种的经济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与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的株型不同,对肥力的反应不同,冠层发展动态和干物质生产速度亦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不同株型品种同抽穗前叶面积增长速度的差异减小,抽穗后叶面积衰减速度的差异增大。抽穗期的LAI与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速度和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LAI与获得最大干物质生产速度的最适LAI基本上是一致的,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速度与产量之间亦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设定60 000株/hm2、75 000株/hm2两个密度,研究夏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光合作用等,探讨喷施Cabrio和Opera试剂对夏玉米植株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药剂Cabrio和Opera后玉米产量增加,浚单20较对照分别增产6.7%和4.0%;郑单958较对照分别增产5.3%和4.2%。喷施药剂Cabrio和Opera的处理生育后期下部叶片衰老缓慢,吐丝期至成熟期LAI下降幅度较小,单株干物重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增强,光合性能增强,光合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