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日,从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获悉,含油量高达49%以上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原代号P4099)刚刚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我国通过品种审定的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由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经过8年多的努力而育成。在2006~2008年国家冬  相似文献   

2.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1979~2020年我国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2020年全国31个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累计审定玉米新品种17 127(个)次,去除同一品种不同省份重复审定,统计得到14 121个审定品种。郑单958、中单9409等7个品种审定10次以上;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等6个单位审定品种超过100个;昌7-2、吉853等5个自交系育成超过50个审定品种;郑单958、中单2号等34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66.67×10~4hm~2;郑单958、会单4号等6个品种推广年限超过20年。分析表明,我国玉米品种审定数量与种业政策密切相关,企业逐渐成为玉米商业化育种的主体,玉米育种的"卡脖子"问题在于优异种质资源相对匮乏。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改革发展成效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大豆品种试验审定经历了初步建立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依法管理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十三五"我国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定推广一批高产绿色大豆品种;调整优化试验布局;拓宽试验渠道,增加试验容量;品种试验质量稳步提高。针对目前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优化调整试验审定评价标准,引导品种创新;规范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质量;创新大豆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5.
刘素娟 《中国棉花》2005,32(1):15-16
品种试验是新品种结束选育程序后 ,投入生产应用前的试验鉴定环节 ,是评价新品种应用价值的平台。通过审定是我国棉花品种推广应用和其商品种子进入市场的法定程序。河北省棉花品种试验始于 1 980年 ,经历了由起步、发展、完善等阶段。目前品种试验在技术方法、管理手段上已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试验评价体系并形成以科研、教学和原 (良 )种场 (厂 )技术人员为主的 60多名试验队伍 ,为公正评价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到 2 0 0 4年 ,已累计开展不同类型棉花品种试验 1 4类 ,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 365个 ,推荐审定品种 1 32个 ,审 (认 )定优良品…  相似文献   

6.
<正>中棉所60(sGK中156)于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9002号),2012年通过天津引种认定(津准引棉2011002),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棉2013001号),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4001)。1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8.9d。  相似文献   

7.
天然彩色棉新品种TC-03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1999年以新疆天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彩棉2号(棕)为母本,以优质高产的普通白色棉冀合7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早熟棉花区试二组(特色棉组)试验,达到了对特色棉的产量要求,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棉区生产示范试验,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田间验收,2005年3月15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131天,与白色棉对照晋棉31…  相似文献   

8.
泉豆5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253-1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7A27~(-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43.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春2号增产2.6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35.5 kg·hm~(-2),比对照华春2号增产6.0%。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中南部、福建、江西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正>青麦1号(原代号08778、高原778)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于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高原602×青春533)F1×(民和853×95-256)F1",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和多点鉴定,于2005年出圃的一个旱地抗病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麦1号,审定编号为青审麦2012001。1特征特性青麦1号属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7~139d。幼苗直立,叶绿色、无茸毛;株高110~120,成株期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耳白色,旗叶  相似文献   

11.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定全国传统的茶树优良品种。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的认定品种条件(1.跨省、市、自治区推广种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5年1月审定通过了5个水稻品种(编号1~5),认定了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5年5月审定通过了3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认定了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刊1994年第1期刊登了浙、赣、湘、鄂、川199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名单,其余一些省(市、区)同年审(认)定的水稻品种名单补列于下.品种名后除注明认定的外.其它的均为审定。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5年3月审定通过了6个水稻品种(组合),认定了1个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黄1号"(天台黄)和"中黄2号"(缙云黄)新品种是农民陈明和徐可新分别从浙江省天台县和缙云县地方资源中发现的黄化变异单株,经黄茶品种选育协作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几家单位组成)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先后被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省级良种。黄茶品种的育成为创新特色茶增加了选择。笔者作为试验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执行人于2011~2014年在天台县石柱村和缙云县上湖村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4月1日审定通过了16个水稻品种或组合(1~16),认定了1个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两优航2号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3):F0004-F0004
<正>闽审稻2008024两优航2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先后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6年)、福建省品种审定(2008年)和云南省红河州(2008年),文山州(2009年)品种审定。该组合已授权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适宜作单季稻和中晚稻种植,因其丰产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米质较优,推广面积正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铃薯》2016,(1):63-64
‘昆薯2号’是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育种群体B3C1杂交组合391585实生种子(‘387132.2’ב387170.9’)中选育出的一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 d。块茎椭圆形,红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耐贮性好。淀粉含量18.41%,维生素C含量33.70 mg/100g鲜薯,蛋白质含量2.49%,还原糖含量0.08%。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42 kg/667m2,较对照品种‘合作88’增产4.60%。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马铃薯2014003)。该品种适宜云南省冬作区和海拔相对较高的高寒山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20.
‘靖薯5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2000年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B系列88005组合(TPS-7×IPS-13),经单株筛选而成的高产、优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2013年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3 d左右(从出苗到茎叶枯黄),平均产量33 885 kg/hm2,总淀粉16.16%,蛋白质1.95%,维生素C 11.15 mg/100 g鲜薯,总糖0.38%,还原糖0.18%,干物质25.3%。适应曲靖市海拔2 000~2 550 m区域内种植,特别适宜在微酸性(pH值5.5~6.5之间)红壤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