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唯一的植物检疫性病害。在条件适宜时,发病严重,传播迅速,发病后损失率一般达15%~20%,严重田块达50%~70%。1990年8月下旬,位于本市的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发现该病,发病面积初期约1.2hm2,几天后就扩展到1.8hm2。为了保护水稻所科研工作及本市农业生产安全。在上级植物检疫部门指导和水稻所积极配合下,我们采取“严格植物检疫法规为前提,彻底清洁田块消灭残留菌源为基础,以药剂防治和改善栽培条件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当年控制了疫情,翌年即扑灭疫情。后来连续7年未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在热带和中国南方已上升为一种主要病害。为探讨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对该病的抗性规律,笔者在国际水稻所曾用Xanthomonas campestrisPV.oryzicola的两个菌株(93和335号)喷雾接种于五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上。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对细条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反应,其抗性值接近双亲平均值,且属水平抗性。杂种一 代的抗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恢复杂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掘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新基因,丰富抗病基因资源,为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克隆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抗病材料广西普通野生稻WP1和感病品种9311及其衍生的F8:9代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QTL-Seq初定位与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的区间,之后利用QTLIciMapping4.1进行复合区间作图以验证结果并精细定位。【结果】分别在第4、8、10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与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的位点,复合区间作图验证了第4染色体抗细菌性条斑病QTL位点qBLS4.1,表型贡献率和LOD值分别为10.65%和5.03,并进一步将qBLS4.1精细定位在521kb的范围内。抗感亲本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41个基因的编码区共有252个非同义突变,可能与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结论】通过QTL-seq分析结合复合区间作图法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对水稻QTL进行定位,鉴定了一个抗细菌性条斑病性QTL新位点qBLS4.1,为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新基因鉴定与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南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南繁基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病原和发生流行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沈跃武 《中国稻米》2002,8(6):36-3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侵染危害叶片。水稻发病后,叶片呈橘黄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穗粒不饱满,空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粒脆裂,食味变差,造成减产。发病严重时,还会引起稻株早期枯死或不能正常抽穗。浙江省东阳市自1989年在晚稻上发生细条病后,每年都有较大的发病面积,严重影响晚稻生产。细条病现已成为晚稻中的常发病和主要病害。根据多年来对细条病的防治实践,笔者认为防治细条病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7.
ZSB生物种衣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抑制及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SB生物种衣剂是浙江省种子公司开发的一种生物型种衣剂,为明确其浸种处理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抑制作用和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秧苗素质、植株经济性状及产量等的效应,1996年我们在浙江省境州市黄泽镇塘头村进行了试验。主要结果如下:(-)试验设计供试药剂ZSB生物种衣剂由浙江省种子公司提供,设ZSB10s个/ml、ZSB10s个/ml、ZSBIO’个/ml三个处理,另设强氯精400倍液和清水浸种处理,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8.72m’。单季杂交稻组合为协优10号。(二)试验结果1.对细条病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8.
华北制药厂生产的新植霉素(水溶性粉剂,每包16克.含1000万单位)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比较理想的药剂,由于其活性高,用量少.对人畜无毒,无残留.无环境污染,近几年在南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区使用日趋普遍。鉴于新植霉素药效期只有5~7天,为达到既经济又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晚稻上流行频率较高 ,为害损失渐趋严重 ,成为晚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 ,我们于2000年8~9月对30%普菌克WP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30%普菌克WP,系广东省罗定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0%龙克菌SC ,系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化工厂生产 ,50%杀菌王WP ,系浙江省诸暨市农化厂生产 ;5%菌毒清AC ,系山东省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20%叶青双WP,系浙江省温州市东风农药厂生。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温州市1990-2014年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历史资料,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温州市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程度与发病时间、雨日、雨量、相对湿度、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影响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最大的因子是发病时间,雨日、雨量、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对发病程度直接作用较小,但在始发病时间早的情况下,明显促进了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海南南繁基地对细条病发生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海南是杂交水稻南繁基地,但海南岛较普遍发生细条病。简明扼要介绍了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穗颈瘟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大发生时可引起水稻的大幅减产。近年来水稻灌浆期间天气十分利于其发病,加上长期使用三环唑,虽用药频繁,但防治效果却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筛选出更高效的杀菌剂。本文收集了几种新药剂及新结构化合物,以期可以筛选出比现在常用杀菌剂三环唑有更好效果的农药新品种。结果表明:对叶瘟防效最好的为27%三环己唑醇SC,达74.76%;其次为常规对照药剂75%三环唑WP(64.53%)和35%氟唑嘧菌酯SC(64.41%),病指防效超过60%的还有32.5%苯甲·嘧菌酯SC(62.51%)和40%富士一号EC(61.95%);最差的是20%稻瘟酰胺SC,仅为28.5%。对穗颈瘟防效最好的是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防效达100%;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SC(99.25%)和75%三环唑WP+43%戊唑醇WP(98.11%);防效在90%以上的还有10%嘧菌酯SC(95.85%)、9%吡唑醚菌酯SC(94.72%)、20%稻瘟酰胺SC(93.96%)、32.5%苯甲·嘧菌酯SC(92.45%)、75%肟菌酯戊唑醇WG(92.08%)、27%三环己唑醇SC(91.7%)和40%富士一号EC(90.57%);防效最差的是常规对照药剂75%三环唑WP,为72.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30%爱苗EC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优优12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广东潮安县水稻种植区对该药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30%爱苗EC 225 mL/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达85.00%,30%爱苗EC 225mL/hm2与45%硫.三环唑WP 2.1 kg/hm2混合施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可达99.16%。[结论]30%爱苗EC及混合药剂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以20%唑磷·硫磷EC为实验药剂,18%杀虫双AS为对照药剂进行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0%唑磷·硫磷EC 90 g、100 g、110 g与用18%杀虫双AS 200 ml比较,20%唑磷·硫磷EC的防治效果比较好。其中以每667m2用20%唑磷·硫磷EC 110 g的防治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水稻白叶枯病是浙江稻区常发流行性病害,调查研究其为害与损失,科学制订防治指标,对于有效预测和综合防控病害,确保水稻丰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桐庐、余杭等地几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发生为害损失调查测定,探明了病害发生为害与损失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水稻分蘖、圆秆拔节和孕穗破口期株、叶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6个模型,考查了侵染发病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受害稻株株高下降、实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调查分析了田间用药和防治成本,测定了经济允许水平,首次提出了该病防治指标为水稻株发病率5%、叶发病率3%。该指标经浙江桐庐、温岭、温州等地大田验证与示范应用,与实际发生为害情况相符,药治面积压缩1/3,省药、节本、增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后14 d,8~12 ml/667m2杀虫效果为89.6%~92.2%,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保叶防效为89.0%~93.5%,明显优于施用药剂40%毒死蜱乳油,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以含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恢复系R659为抗性供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恢复系福恢2328为受体,进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导入,以期培育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新种质,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2份含有Xa23基因的纯合改良株系EMR402、EMR403,经人工接菌鉴定,结果表明均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