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述了2015年宁波平原地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流行的特点,并就主栽品种抗性、气象因子、栽培管理等方面对发病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切实提高宁波市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已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威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为害症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菊欧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生有不断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分别从该病的危害症状、我国发生与扩展情况、发生特点以及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简要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4.
播种期对新疆啤酒大麦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新疆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播种期,选用甘啤4号、垦啤7号、新啤4号、新啤8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月9日、14日、19日、24日、29日5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4个品种啤酒大麦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啤4号、垦啤7号、新啤4号、新啤8号这4个品种在4月份播种均能正常成熟,播种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晚的生育期短。从生育期天数来看,新啤4号新脾8号甘啤4号垦啤7号,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建议甘啤4号和垦啤7号等中晚熟品种适期进行早播。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程度的关系,在田间比较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小苗机插和大苗机插)对病害发生程度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田发病最轻,水稻产量损失最小;大苗机插发病最重,产量损失最大。移栽种植时,小苗机插发病较轻,病丛率显著低于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和大苗机插。因此,从细菌性基腐病控制的角度,在生产中推广直播或者小苗机插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该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海南南繁基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南繁基地水稻育种田均有发生,且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威胁水稻南繁育种安全。根据多年实践分析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南繁基地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南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南繁基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病原和发生流行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是一种由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稻麦角菌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重发生在水稻孕穗至破口期多雨的年份。文章通过分析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8年会同县杂交水稻矮缩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会同县杂交水稻生产中出现严重的矮缩现象,尤以两系杂交稻最为严重.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是以灰飞虱和褐飞虱为媒介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共同危害造成的.分析了2008年矮缩病重发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彤阳 《北方水稻》2007,(3):135-135,152
阐述了寒地水稻生产中的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诊断和低效防治,这些错误主要来源于发病机理上的错误认识,病症上的错误诊断:认为青枯病是生理性缺水导致的、把细菌性褐斑病当做胡麻斑病和赤枯病、细菌性基腐病是药害等。这些病害的发病原因多与北方寒地的早春温度有关,忽略了温度条件,单从发病单体症状来诊断是不能对水稻病害做到有效防治的。要充分认识青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病害是大面积流行性的病害,从整体环境条件和若干个种植区的植株发病症状做以抽象总结,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苏南地区暴发,流行程度罕见,并呈现出自然发生重、暴发流行快、发生范围广、田块间差异大等特点.分析其流行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栽培方式利于致病菌源形成积累,生育期不平衡增加了用药防治难度,抗性问题降低了综合防控效果等,同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病害调查及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在海南省分布较广且周年均可发生。4~10月份为病害盛发期。高温、多雨、高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低温干旱季节发病较轻。植株病残体和株下表土是本病浸染来源。在植株上爬行的昆虫和软体动物是本病菌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3.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Eriwiniacarotovoraf.zeae)60年代曾在我国普遍发生,近年来少见报道。2000年7月22日,滨州市植保人员在滨州市旧镇镇、张集乡玉米田内进行田间调查时发现了该病,发生面积约133hm2,一般病株率2%,个别地块达10%。该病传染性强,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暴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发生、防治应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其发展成为玉米上的又一重要病害。1 发病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近地面2~3节处茎基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渍状软化,变褐腐烂,有酸臭味,腐烂处凹陷,茎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福建省建瓯市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情况及引起严重流行与危害的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稻曲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 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 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 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相似文献   

16.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是我国新上升或新出现的两个水稻后期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的改变以及品种(组合)的更替,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穗腐病和穗枯病病原菌有色,可产生毒素,不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穗腐病和穗枯病在发病时期、发生部位和危害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综述了两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危害状况、病原菌生物特性和毒素研究以及防治方法,提出了研究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稻瘟病重发生的事实,结合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现状,从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稻瘟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发了关于稻瘟病防治方法、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罹病化)的思考。对于如何延长抗病品种种植寿命,从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清除越冬菌源,测土配方施肥,做到联防联治,科学使用防治药剂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