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播玉米密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滕树川 《玉米科学》2003,11(Z1):065-067
经四个点夏玉米密度试验的综合分析,本县夏播玉米以60 000株/hm2为宜,小区产量在各个试验点都名列首位,经加权平均每公顷达到5 082.54 kg,比52 500株/hm2、67 500株/hm2、75 000株/hm2的分别增10.2、14.4、35.8个百分点,达到了LSR的极显著水平,得出了本县夏播玉米适当增加密度,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开展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区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适宜播种密度在65000~75000株/hm2,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吉单257、吉单137适宜播种密度在60000~65000株/hm2;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57、吉单137百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4个品种的容重与密度关系呈二次抛物线,郑单958在50000株/hm2、先玉335、吉单257在57500株/hm2、吉单137在50000株/hm2时容重最高,商品等级最好;4个品种随播种密度增加,穗位叶叶绿素SPAD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姜善涛  李忠声  李正强 《玉米科学》2004,12(Z1):026-027
莱早1号系F108和Mt两个自交系配制而成的极早熟玉米一代杂交种.生育期87 d,鲜穗采收期70d,具有抗倒、丰产、抗病、耐低温、优质和适播期长的特点,平均鲜穗产量12 675 kg/hm2,成熟干子粒产量5 325 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可作为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春播或夏播。  相似文献   

4.
化学调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以高秆大穗型品种中单8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植株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000株/hm2的密度下不发生倒伏;超过75 000株/hm2发生倒伏,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化学调控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与对照相比,化学调控处理降低了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的株高,增加了地上部第3节间的粗度,显著增强了茎秆的抗拉弯强度和穿刺强度,降低了倒伏率。在密度为75 000 株/hm2以上时,化学调控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植株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在半干旱区研究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平水年)玉米拔节期株高在密度间没有差异,抽雄期株高随密度增加显著降低;2011年(丰水年)拔节期和抽雄期株高均随密度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穗位高随密度增加呈直线增加。平水年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显著减少,呈抛物线型,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明显直线下降趋势;丰水年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当密度增加至7.5万株/hm2时,产量不再显著增加,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变化不大。不同密度生育期总耗水量相差不大,平水年密度间总耗水量极差值为4.1 mm;丰水年总耗水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极差值仅为17.8 mm,播种-拔节期耗水量随密度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其变异系数在整个生育期中最大。平水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值;丰水年适宜密度为7.5万株/hm2,其水分利用效率为26.7 kg/(hm2·mm)。  相似文献   

6.
粮饲通用型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良,在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讨其适宜种植密度,以4个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登海605、登海圣丰168、青农118和天泰366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4.5×104、6.75×104、9×104和11.25×104株/hm2)对粮饲通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呈增加的趋势。种植密度对中洗涤纤维影响不显著,对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淀粉和粗脂肪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变化趋势不一致。综合生物产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在黄淮海地区天泰366和登海605推荐种植密度分别为9×104株/hm2和11.25×104株/hm2,青农118和登海圣丰168推荐种植密度为9×104~11.25×104株/hm2。  相似文献   

7.
2019~2020年以陕单 650(中熟)和东单 60(晚熟)为材料,设置 4个种植密度 6.0×104、 7.5×104、 9.0×104和10.5×104株/hm2,研究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子粒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可以提高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陕单 650在密度为 9.0×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 18 083.5 kg/hm2,东单 60在密度 7.5×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17 472.9 kg/hm2。两个品种粒重及子粒含水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陕单 650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平均灌浆速率较东单 60均早 4 d和高 0.06 g/d;陕单 650和东单 60子粒平均脱水速率为 0.98%/d和 0.93%/d,陕单 650在生理成熟 4 d后子粒含水率迅速降至 25%。当密度为 9.0×104株/hm2时,陕单 650的叶片干物质转运率明显高于东单 60。通过适度增密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降低子粒水分的技术途径,协同实现陕西春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子粒收获生产。  相似文献   

8.
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郑单958为材料,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在50 025株/hm2、67 500株/hm2、100 050株/hm2密度下分别设两种株行距配置, 探讨增密条件下调控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3个种植密度下总体表现为小行距种植方式在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均高于大行距处理。50 025株/hm2下吐丝期时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两个株行距配置间差异显著(P<0.05), 两个株行距配置的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吐丝期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67 500株/hm2下不同时期两个株行距配置根重密度差异显著(P<0.05), 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100 050株/hm2下, 两个株行距配置间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 不同时期根表面积密度差异显著(P< 0.05)。同一密度下缩行增株后单株木质部伤流液体积增大, 根系供应能力增强, 产量增加, 50 025株/hm2、67 500株/hm2下产量分别提高了6.76%和4.89%。不同时期0~60 cm土层内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 其中10叶展时各根系性状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密度对高油玉米298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王璞  王伟东  王启现 《玉米科学》2002,10(2):049-052
以高油玉米298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高油298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高油298的产量和含油率有显著影响,随密度增加,高油298的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的含油率降低;吐丝期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成熟期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子粒产量均在一定范围内先升后降.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子粒产量的密度为60 000株/hm2,产量为7 472.4 kg/hm2,子粒含油率为9.84%,综合考虑子粒产量和含油率二因素,密度为60 000株/hm2时油产量最高,为643.2 kg/hm2。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鄂北岗地区175块公顷产量9000kg以上的夏播紧凑型玉米有关调查,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不同穗型紧凑型玉米夏播每公顷产量稳定在9000kg以上的产量结构及主要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夏播公顷产量稳定在9000kg以上,选用不同穗型品种,应采取相应的栽培密度,即中晚熟、大穗型品种以60000株(穗)/hm2左右,中熟、中穗型品种以66000株(穗)/hm2左右,中早熟、小穗型品种以79500株(穗)/hm2左右为宜,同时采取“两选、两增、一抢、三及时”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