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科学》2007,26(5):F0002-F00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是“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吉林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设有杂交大豆、大豆育种 、种质资源、大豆栽培等7个研究室,高级研究人员17人。  相似文献   

2.
《大豆科学》2006,25(3):F0003-F000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隶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成立于1975年4月。前身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科学系大豆育种研究室,大豆研究工作始于1957年,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是伞凼最早以大豆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98年共同筹建了凼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0年经农业部批准,以大豆研究所为主体组建了困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哈尔滨大豆改良分中心。  相似文献   

3.
《大豆科学》2009,28(2)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杂交大豆研究始于1983年,由杂交大豆的创始人一孙寰研究员创建的杂交大豆研究室历经10年艰苦研究,于1993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95年实现栽培大豆“三系”配套。现已育成稳定的不育系和保持系近200对,恢复系180余个。建立了杂交大豆育种技术体系,使杂交大豆的选育程序化。2002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并通过吉林省审定,“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3号”也分别于2006-200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垦殖与稻作》2014,(1):F0004-F00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共育成大豆品种38个,在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院地处东经126°28′,北纬43°7′,位于吉林市西北长图铁路新九站东侧,海拔180 m左右,现有土地面积101.91 hm2,大多数为冲积型沙壤土,土地平坦而肥沃,属北温带大陆季风区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5℃,有效积温一般年度为2 400~2 800℃,平均年无霜期为 12 0~130 d,年日照总时数为2 400~2 600 h,年降水量600~800 mm,其中63%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旱较多.  相似文献   

6.
《垦殖与稻作》2011,(1):F0004-F0004
吉粳111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7.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4):F0004-F0004
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司法鉴定所是依托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市农业科学院的人才、技术优势、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施齐全成立的司法鉴定机构。于2002年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告,盐城市农业科学院成为面向社会的司法鉴定机构,编号为苏盐19001,  相似文献   

8.
《杂粮作物》2005,25(5):F0003-F0003
高梁吉杂96号 吉杂96号于2003年3月通过吉林省审定。2005年3月通过国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征特性:株高1,90m,穗长26.4cm,圆筒穗形,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抗倒伏。籽粒椭圆形,种皮红黄色,红壳,千粒重30.28g,籽粒含蛋白质9.03%,淀粉69,69%,单宁0,15%,高抗丝黑穗病,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出苗至成熟125d,需≥10℃积温2600℃。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超高产大豆实现亩产326.2公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11日上午,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国内专家对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大豆超高产技术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超高产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测产,专家组由10位国内专家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常汝镇研究员任组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科学》2011,30(4):532
陈艳秋1968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员。1992年8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分配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大豆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研究工作至今。十五以来,主持农业部研究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和国家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副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省农业开发办课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农业及大豆产业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农业及大豆产业状况的评述和分析,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概况,旨在为我国提供参考,借以发展我国的农业及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调研报告(续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所带来的历史机遇 ,结合东北地区轻工业基地改造 ,全面提升我省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振兴地方经济为目标 ,依靠科技进步 ,实行优质品种区域化种植 ,适当扩大播种面积 ,搞好大豆的精深加工利用 ,推动产业化经营 ,力争在三年内把我省建成非转基因高产优质大豆农业生产基地和精深产品加工基地。受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委托 ,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 ,组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 ,就加快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发展 ,从 2 0 0 3年 4月起 ,进行了专题调研。专…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调研报告(续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科技》2004,(2):30-33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同时种植大豆具有保持和恢复地力的作用。大豆生产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已成为全国五大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均在80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型豆制品是传统豆制品与油脂加工的桥梁,利用其主原料与副产物进行精深加工。新型豆制品中共有三大类300余个品种600多个品牌。其产品一类是全脂豆粉、豆乳粉及豆奶等冲调用蛋白系列产品和作为食品、药品及轻工行业添加剂用的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系列产品;二类是食品、药品、饲料及精细化工行业用浓缩磷脂、精制磷脂及卵磷脂系列产品;三类是大豆加工后的副产物再进行精深加工异黄酮、皂甙及低聚糖等系列产品。大豆蛋白粉生产规模与加工能力已达到200万t,已经制造出粒、片、粉、条、丝状各种型号蛋白挤压化机,推动了大豆蛋白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调研报告(续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大豆是黑龙江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大豆产业已是黑龙江省的一个优势产业,因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品质最好而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6.
1·连续三年大豆创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吴凤霖,等·现代化农业·2005,4:102·介绍一种气浮式大豆低割装置李朝阳,董红·现代化农业·2005,4:143·大豆应用华孚植物促长剂效果王海民,等·现代化农业·2005,4:124·黑河35号大豆栽培技术吴玲军,等·现代化农业·2005,4:145·合丰45号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科技》2004,(5):36
1 .黑龙江省主要栽培大豆品种 (系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多抗性评价  朱振东等 ,《植物资源学报》 ,2 0 0 4 ,4:2 22 .大豆抗SCN3 种质资源的创新  王守义 ,《植物资源学报》 ,2 0 0 4 ,5:563 .发展小杂豆生产的实践意义  李海珍 ,《中国种业》 ,2 0 0 4 ,4:2 04.源库调节对大豆光合速率及同化产物运转分配影响的研究  魏建军等 ,《新疆农业科学》 ,2 0 0 4 ,2 :655 .M型杂交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初步分析  张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4 ,1 :1 76.扁茎大豆的花序形态受光周期的调控研究  吴存祥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  相似文献   

18.
倪艳 《大豆科技》2005,(3):37-37
1.高铁胁迫对大豆叶片体内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章艺,等.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2004,2:65.2.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I全生育期光照强度变化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胡国华,等.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2004,2:86.3.野生大豆抗草甘膦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陈新,等.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2004,2:89.4.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张淑珍,等.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2004,2:102.5.豆类贮藏防虫法农家致富顾问[J].2004,8:43.6.提高高蛋白大豆种子质量的规模化繁育措施李挺,等.中国种业[J].2004,8:51.7.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大豆新品种世界…  相似文献   

19.
1 夏大豆秋播初探  任秀荣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0 ,NO2 ,34~362 花期低温对大豆荚和籽粒形成的影响  王萍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0 ,NO2 ,P31~ 333 红壤旱地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基因型差异  李志玉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0 ,NO2 ,P57~ 604 PEG处理对大豆幼苗活力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顾龚平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0 ,NO2 ,P2 6~ 305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 (温 )反应研究I播季反应  杨志攀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 0 0 0 ,NO3 ,P35~ …  相似文献   

20.
1 .北部高寒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蒋文军,《黑河科技》,2 0 0 2 ,2 :2 62 .菜用大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吕美琴等,《福建农业科技》,2 0 0 2 ,3 :2 63 .中国大豆竞争因素探讨  翟雪玲等,《世界农业》,2 0 0 2 ,1 1 :94.淮北夏大豆田杂草发生及化除技术研究  杜金河等,《农药》,2 0 0 3 ,42 (2 ) :355 .毛豆7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黄建成等,《福建农业科技》,2 0 0 2 ,6 :486.2 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  黄春艳等,《植物保护》,2 0 0 3 ,2 9(1 ) :317.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减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