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就关联理论和文化缺省的定义和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接着以中国茶文化意象传达为例就中医文献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以此为出发点对关联理论下中医文献英译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的大背景下,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对于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不同。本文从中国推动茶文化"走出去"以及俄罗斯接受茶文化"引进来"两个角度,系统分析茶文化对中俄文化交流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井婧 《福建茶叶》2016,(6):361-362
《茶经》英译版本,不仅有利于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还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由于"不可译现象"的存在,翻译补偿策略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翻译补偿理论"是一种翻译过程中的补偿方式,"补译"就是基于翻译补偿理论的翻译策略。本文首先就《茶经》的内容进行说明,并就《茶经》英译对于茶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翻译补偿理论对《茶经》英译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就《茶经》英译的翻译补偿策略给出几点拙见,希望能够对《茶经》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茶叶与茶文化的发源地,这促使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茶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茶叶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对茶叶所具有的这种作用做出分析,则有利于更为全面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海外传播过程。本文从茶叶在传统茶文化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茶叶在我国传统茶文化海外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两个层面,论述了茶叶与传统茶文化传播之间所具有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5.
加强"双创型"人才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法。茶文化背景下,为探析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从而提高双创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文以茶文化为例,拟从引言入手,对传统文化在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进行来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发挥茶文化在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具有很强的传统性以及现代性,因而能够在思想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了高新学生思想教育运用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对存在的不足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按照"问题导向",就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如何更好的运用茶文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旨在为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思想教育更具有"多元化"和"特色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雷郑延  高水练 《茶叶》2016,(1):52-55
人际传播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环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且地区关系复杂,阻碍诸国人际传播。茶文化中蕴含"和、礼、理、容"等促进人际传播的特性。通过发挥海上丝绸之路茶历史文化作用、继承和创新茶文化、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创新茶文化产品等措施,可以增强各国人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在老年群体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工具箱"视角,探究茶文化在老年群体中的作用,阐释老年群体如何调动其所掌握的资源建构茶文化对自身所带来的作用。立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融合茶文化和文化社会学理念,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究茶文化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对老年群体的主要作用,为创建高品质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城市礼品设计正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创意形式,有利于城市发展和文化宣传。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深厚。将茶文化融入到现代城市礼品设计之中,有利于城市礼品设计坚守民族特色,发挥中国传统。同时由于茶文化有"道法自然"的内涵,使得城市礼品设计带有明显的生态观念,这对城市礼品设计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茶文化对现代城市礼品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正是中国茶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拓之举,旨在提升茶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中国茶文化会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这是茶文化的文化能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超越了本身的食用价值,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发扬"茶德、茶道"精神,不仅能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还能促进思维创新、开拓经济发展。现如今,茶文化的健康理念已深入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在体育舞蹈的训练排演中,茶文化的渗透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升华舞者心境和创作主旨,创新编排方式,而且对体育舞蹈未来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6,(2)
正为了更好的烘托首都茶文化氛围,发挥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窗口和平台的作用,作为西城区的传统文化项目,拥有中国茶叶第一街称号的马連道茶叶特色街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今年的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将围绕发布推介、展览展示、交流论坛、茶文化传承体验及促销五大类内容开展十大项专题茶事活动。安徽省黄山市是著名旅游城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是全国十大名茶黄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对于丰富高校教育文化内涵、推动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利用茶文化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并引导学生承担起继承茶文化与弘扬茶文化的重任。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内涵以及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价值的发挥路径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这是因为茶文化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能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对茶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和联系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切实有效发挥茶文化对于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蕴含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思想。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思想的中华民族,以"仁、智、德"为本的德育观一直渗透在我国历史的各个阶段。随着功利主义思想观念生根发芽,中国传统德育教育缺失,当代大学生做事以利益为主,缺乏道德底线和德育基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茶文化德育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目的是发挥茶文化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高等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其中加入茶文化的教育不但可以补全体育教育中缺乏的知识点,而且还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了茶文化对体育教育发挥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茶文化的传承路径,希望可以让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在引导文化走向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政内容,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针对茶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Photoshop教学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通过茶文化的融入提升Photoshop教学中的思政政治教育质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茶文化社团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弘扬茶文化、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需要重视茶文化社团建设工作,并引导大学生群体提升茶文化社团建设工作成效。本文在对高校茶文化社团建设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高校支持与社团成员主体性的发挥两个方面,对高校茶文化社团建设路径做出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与中国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路携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演变,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茶文化与体育运动的结合是"动与静"的完美碰撞,对茶文化思想内涵进行合理充分的挖掘,并将其巧妙融入体育运动之中是对体育运动内容的极大丰富,对促进体育运动更好更快发展意义深远。据此,笔者就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茶文化内涵与体育运动精神契合的深度解析,探究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希望为开拓体育运动与茶文化融合新思路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传播过程中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衍生出很多形式的茶文化艺术形式,比如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等,而这些艺术形式无不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音乐拓展了茶文化的思想外延,丰富了茶文化形式,为茶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本文以茶文化传播为内容,对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茶文化旅游近年来也颇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关注。当前,茶文化旅游由于发展较晚,产业开发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使之发挥在旅游消费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本文从茶文化旅游的视角着眼,重点分析了当前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提出了相当的措施办法,以改善当前茶文化旅游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