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超高产春玉米产量构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对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乡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低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即无肥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中对子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其次为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小;高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即高产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中对子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次之,影响最小的是穗粒数;超高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即超高产处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子粒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单位面积穗数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最小。 相似文献
2.
春玉米优良品种的种子选购应遵循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生产水平合理选用,同时要严把种子质量关。玉米栽培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除了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外,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科学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及病虫杂草防治等是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产栽培措施是获得春玉米高产、稳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4.
北方春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对辽21051、辽豆10号等16个大豆品种(系)的生理形态指标测定和高肥水产量鉴定,制定出了大豆超高产的栽培技术和生理形态指标,筛选出辽21051等2个产量潜力超过4875kg/hm^2的大豆新品系。采用辽21051大豆新品系以上述超高产技术为指导,在0.31hm^2面积上获是了产量4908kg/hm^2的北方春大豆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登海3638\"引进筛选及高产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登海3638\"由山东省莱州农科所1995年以自交系1381为母本,9842为父本组配而成.1997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并进行连续3年的多点试验示范,于2000年11月,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在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等试验,并结合大面积高产验证示范,提出了该组合在山区间套作条件下高产超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和栽培技术模式:Ⅰ.产量目标10500~11250 kg/hm2,每公顷种植密度67 152~70 704株,纯N施用量315.15~365.1 kg,P2O5施用量231.45~259.05 kg,K2O施用量243.15~272.1 kg;Ⅱ.产量目标高于11250 kg/hm2,每公顷种植密度66 480~70 512株,纯N施用量308.4~373.95 kg,P2O5施用量224.4~267.35 kg,K2O施用量232.5~283.05 kg.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布局、土壤耕作与施肥、气候、机械及土地流转5个方面入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委托调查、专家访谈、农户访谈、电话咨询等方式相结合,以吉林省为主要调查区域,并将其划分东、中、西部,对限制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充分结合目前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与收获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体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助推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与全程机械化采收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鲜食春玉米是农民爱种,居民爱吃的一种作物。近几年来,永安市农业技术部门为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推广种植鲜食春玉米,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仅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了安微省合肥地区对春毛豆品种,密度、播期、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多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系统地讨论了春毛豆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在玉米灌浆期受到严重干旱的影响,但是,东四方台温泉管理区鸭泡村和耿庄镇张先村的高产田秋季经省专家测产每667m2产量平均分别达到了1 130 kg和1 172 kg,主要是在品种选择、种植形式、密度以及肥水管理等方面应用了先进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超级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提高超级粳稻产量,达到超高产目的,黑龙江省农科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大面积品种产量试验示范,通过多年对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的栽培研究,总结出包括育苗方式、插秧规格、施肥、灌水、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产量攻关达到819.1 kg/667 m2,达到国家农业部优质超级水稻产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13.
在田间研究拔节期后5种施氮量处理对春玉米KWS2564吐丝后群体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光合势、光合速率(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施氮量对滴灌超高产春玉米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主要增大棒3叶以下、棒3叶的叶面积指数,明显延缓吐丝后棒3叶以下叶片衰老,增加群体总光合势;增加吐丝后穗位上第3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3片叶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施氮量超过300 kg/hm2以上再增加施氮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质和产量的增幅降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左右,可获得17 002.6 kg/hm2产量,其吐丝期叶面积指数为6.62,总光合势为423.6 m2/(d·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13.8 kg/kg。 相似文献
14.
15.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超高产田(15 000 kg/hm2)和高产田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和灌浆速率等指标差异,探索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夏玉米较高产田增产15.6%,穗粒数多3.7%,百粒重增加8.9%,超高产主要依赖于百粒重的增加;吐丝后超高产田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高产夏玉米田,吐丝后10~40 d超高产夏玉米田子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较高,吐丝50 d后,高产夏玉米田植株衰老,超高产夏玉米子粒仍维持一定的灌浆速率。超高产田夏玉米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叶绿素含量高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栽培方式(农户习惯、高产高效、高产、保产增效)产量构成、干物质及氮、磷、钾的累积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方式下产量最高,为11 135.8 kg/hm2,较农户习惯增产112.7%.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玉米生育后期子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成熟期后高产栽培方式下氮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磷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农户习惯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与转运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最大,氮、磷、钾转运量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最大.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中钾的累积比例显著低于氮、磷,其钾转运贡献率比氮、磷转运贡献率高20%~200%. 相似文献
17.
以“新大豆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超高产大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植株性状以及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率的动态及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株数在28.87万株/hm2时,产量达到5695.2kg/hm2;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84天达到最高,为5.29,总光合势达到2602269 m2.d/hm2;光合生产率在出苗后105天达到最大,为5.19 g/m2.d。“新大豆1号”在较低种植密度条件下,生长前期各项主要群体生理参数均优于较高种植密度;初花期和盛花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与经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