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茶叶初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叶初制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炒青和烘青绿茶已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但是,目前绿茶初制机械,型号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合理选型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和初制茶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茶机的选型也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品质上存在外形松、扁、碎、曲,内质有烟焦味和红梗红叶等弊病还相当普遍,产生这些品质问题的原因,除了采制技术不当之外,茶机的选型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就绿茶初制机械的选型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一、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制茶机械的选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选型时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制茶性能要好 这是选择制茶机械的首要条件.要选制茶性能符合制茶工艺要求,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适应高、中、低档原料制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机型.  相似文献   

2.
建国四十年,浙江省的茶叶加工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中的茶叶初制,从手工操作发展为机械制茶,城镇的茶叶精制由作坊式以手工为主的加工发展为机械化连续作业的新型工厂,成品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畅销国内外。50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茶叶初制逐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1951年首先推广了手推木质揉捻机,1955~1957年有关部门着手研制绿茶初制机械。获得成功,形  相似文献   

3.
手工制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茶叶初制机械化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但是,初制机械在设计、加工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毛茶的品质。一、存在问题炒茶机械从整体说,包括炉灶、机架、炒茶锅(简)及传动设备等。炒青毛茶成形主要是在热(温度)的配合下,机械炒手和炒锅锅壁对茶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试从  相似文献   

4.
茶叶初制机械的研制必须十分重视使用矛教果、根据宁德县近年来烘青初制机械投资、,一效益及抵偿年限等作一剖析。实现机械化一钓经济效益是①提高工效、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机械化后,每担干茶降低工时88 一个,提高工效8倍多。②省柴节炭,节约燃料,每担干茶耗柴量节省203斤,节约成本8.04元,并能保护山林资源。③改进工艺,提高品质,增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解决制茶燃料的新途径,改革制茶工艺,提高制茶质量,实现眉茶初制机械化与电器化。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与衢县机电厂的大力支持下,经三年来的反复设计与实验,获得了眉茶初制机械“电磁内热”炒茶试验成功。衢县科委于1979年7月23—24日召开“电磁内热”制茶科研成果初鉴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育、科研、工业、商业、五个山区农、商茶叶干部与具有小水电设备的山区产茶选点大队,共43人,浙江大学电机系郑光华教授等五同志专程莅临指导。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召开的茶叶生产过程机械化经验交流会于九月六至八日在杭州举行。到会的七省市四十多名代表分析了我国茶叶生产机械现状,一致认为:近几年来,我国茶叶加工机械方面发展较快,红、绿茶初制机械己基本配套,加工所耗的劳动力,己降至茶叶生产总用工量的3~4%,然而占茶叶生产总用工量50%以上的采摘和40%以上的耕作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机具也不配套。究  相似文献   

7.
眉茶是我国主要的外銷綠茶,初制工艺上承受了明朝时創始的炒青方法,經几百年的生产驗証,証明采取炒青制法能制出品質风格特別优良的綠茶。建国以来,系統总結了这一制法的手工艺經驗,作了进一步发展現实机械作业的研究;并取得了全程作业机械化和用生物化学檢驗質量的技術資料。成套的浙江58型眉茶初制机械,已于去冬今春在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教导我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制茶机械化,不仅可提高品质,节约燃料,而且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力,解决粮茶劳力的矛盾,促进茶区农业的发展。茶叶初制厂各种机具,设备的合理配套,是实现制茶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充  相似文献   

9.
珠茶炒干机是在60年代问世的,较眉茶初制机械迟了许多年。该机问世使用后立即受到茶农的普遍欢迎,广大茶业界人士也认为它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功能特好。它的推广和普及仅花了近10年时间,据1982年的资料,宁波市各县共有初制茶厂1280多座,拥有茶机6800多台,其中珠茶炒干机就有2470多台,茶农梦寐以求的珠茶初制机械化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制茶机械自动化成为现实。制茶机械自动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影山荣一着眼于制茶机械的系列化,为自动化设计迈出了第一步。此后野吕米三郎设计了连锁式机械,栗田重作设计的连续式机械等,均由于制成的茶叶缺乏传统的品质风格,未能推广。1962年,为了减轻制茶劳动强度,从制茶操作自动化入手,应用于大型制茶机械,成为工艺自动化新的开端。近十年又从控制热风温度、风量、主轴转数等设施,期望自动化操作更为实用。这种控制方法,大多是采用序列控制,即在各种设置的启动、停止或变换动作,均由电路的开闭或切换、抵抗器的调节等规定的顺序进行,这一系列控制动作,  相似文献   

11.
<正>罗源是福建著名茶区,也是福州绿茶的中坚,尤其是七境茶。历史上,以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拼入部分白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为七境茶,七境堂当地生产的茶叶,称正"七境茶"。七境茶初制加工,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半机械、机械制茶的三个时期:大致分为手工制茶时期,半机械制茶时期,机械制茶时期。手工制茶时期:(1958年以前),全凭铁锅手工杀青,茶床手工揉捻或脚踏滚袋揉捻、平锅炒干的繁重体力劳动。七  相似文献   

12.
茶叶初制机械是在茶叶初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的总称,按各茶类的工艺要求不同选用相应的机具。不过,有些机器可以通用,因而避免了设备的庞杂性。为使读者在了解茶叶初制机械的具体机种之前,对茶叶加工机械建立一个整体轮廓印象,我们在第一讲中简略介绍一下各主要机型、作用及其适用的茶类等。 茶  相似文献   

13.
制茶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茶叶的成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取决于制茶机械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制茶性能。本文首先简述了福建省制茶机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制茶机械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制茶机械的意义,提出今后我省制茶机械重点改革的八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提高茶叶品质,发挥福建茶叶优势,支援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场年产三百担茶叶,初制的各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在机械化制茶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一台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屏南县茶叶机械厂研制的远红外茶叶干燥机,并在秋茶进行了生产性试用。我们认为使用远红外,茶叶干燥机焙茶有两点好处:  相似文献   

15.
汪晓祥 《茶叶》1989,(1):38-39
目前,我省农村初制茶厂已发展到2000多个,红绿茶初制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在设备技术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我省红绿茶区东至、歙县15个初制茶厂的调查,谈点看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岗位责任不明确据调查,主要是制度不健全,忽视了茶机设备的技术管理,因而造成了机器设备磨损消耗大,每年用于  相似文献   

16.
初制茶厂安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器、另件的使用年限及制茶质量,因此必须认真、过细地进行。茶厂的安装包括制茶机器、传动系统、动力机、电路系统等的安装,现就初制机械及传动系统的安装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如何发挥农机科技人员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1983年平度县农机化研究所等单位与长乐公社大孙家大队的30户农民签订了近70亩花生的联产技术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县农机所提供机械和操办良种,负责花生深耕、播种、覆膜、植保、喷灌、挖掘和复收等机械化作业项目,并进行技术指导;30户农民则负担种子、肥料等一切费用和清棵蹲苗、中耕除草,补种地头等机械难以完成的作业项目。若达到承包的产量指标时,农机所从  相似文献   

18.
何彬 《茶叶通讯》1995,(1):16-18
说说湖南省初制茶叶机械何彬(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长沙410005)茶叶初制历代都是人力操作,手揉脚踩。20世纪初开始利用机械制茶。湖南研究机械制茶始于1930年前后。为提高茶叶品质、普及新法制造红茶,1932年,在安化研制推广冯绍裘设计的人力推动的木...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成绩 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初制茶厂的环境、设备等基本条件对保证茶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初制茶厂加快了建设步伐,但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规模小、基础薄弱,全省有初制茶厂近8000家,平均每家年加工量仅11吨;二是加工条件简陋,设备落后陈旧,上世纪80年代以前购置的加工机械占57%;三是卫生状况差,与国家对食品加工场所的要求差距较大,仅8.2%的初制茶厂有卫生许可证.针对这些问题,省农业厅和茶区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以实施初制茶厂改造为载体,进行大胆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58,(4)
第二商业部茶业局、湖北省商业厅茶叶处、恩施专署商业局茶叶采购批发站、农具厂等单位,于1958年5月组成“红茶初制机器试制小组”,试制成恩施58型萎凋机、双动揉捻机,解块筛分机、万能干燥机等整套红茶初制机械,机械质料为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