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广东省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广东省食用玉米生产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发展食用玉米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发展食用玉米生产的总体思路和措施,为加快效益农业的发展步伐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侯永华 《杂粮作物》2007,27(3):180-181
玉米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是饲料和加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产量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或改善籽粒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其它籽粒性状,可提高玉米在粮食、饲料和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玉米转化增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即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玉米年总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从而提高玉米用途多样化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鲜食玉米品质特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鲜食玉米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标准,分析了对鲜食玉米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生理指标在其采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特种玉米类型介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发展特种专用型玉米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玉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玉米不仅具有高产特性,而且兼有食用、饲用和工业用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6.
王金君  张丽颖 《杂粮作物》2004,24(3):136-138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2000多万hm2.仅次于小麦、水稻.总产量居第二位.年产玉米1.2亿t,我国玉米约75%以上用作饲料,约15%用于食品的发酵工业原料.在猪、鸡等配合饲料中60%以上原料来自玉米.因此,玉米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王,畜牧养殖业的支柱.抓好无公害玉米的生产不仅关系到玉米产品本身的食用安全,还将为生产绿色无公害肉、蛋、奶等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初发展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玉米是我国主要饲料、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建国50年来,随着遗传育种研究水平提高,以及农业综合技术全面发展,全国玉米平均单产提高2.7倍,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我国玉米单产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十多年,我国玉米单产平均年增长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除环境等因素而外,不得不承认包括遗传育种在内的玉米科技水平还相当落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玉米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玉米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研究,从应用基础和现代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使我国玉米生产和玉米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可供玉米育种利用的基因资源日渐贫乏,仅靠自然进化和传统人工选择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玉米生产不断增长的需要.需要将传统遗传育种研究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玉米遗传变异机理,在充分发掘玉米基因库现有遗传资源的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打破生殖隔离,转化利用其他物种的有益基因,创造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培育性状更加全面、生产性能更好的玉米新品种.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有关基因资源及其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奋起直追,才不会处于被动局面.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高产、优质和适应性.新世纪初我国玉米生产所面临的新形势,为这三方面的主攻目标贼予了新的含义.高产是永恒的主题,玉米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高产育种的基础是种质创新,培育高水平自交系,并通过组合选配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优质是市场的需求,不同用途的品种对品质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加工品质和适口性四个方面.适应性是稳产的保证,耐旱、抗病、耐贫瘠、抗虫是提高玉米品种适应性的关键.针对玉米生产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研究亟待发展的现状,建议加强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为玉米科学技术和玉米生产持续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立玉米行业协会,抓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时机,推进玉米产业化进程;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把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开,加大对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多方面投资,组建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的大型商业化育种公司.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顾莉丽 《玉米科学》2010,18(3):160-164
玉米经济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时期的玉米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保良 《玉米科学》2004,12(Z1):123-126
依据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认为临沧地区玉米生产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综合效益的时期.分析了新时期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及任务,并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  郑祖平  张国清  明充 《杂粮作物》2002,22(4):212-213
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并阐述了我国玉米生产应采取的对策;(1)依靠科技进行和创新,挖掘玉米增产潜力;(2)统筹规划,合理调整玉米产区布局;(3)发展畜牧业和深加工业,实现“种、养、加”相结合;(4)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发展专用型玉米。  相似文献   

11.
遮荫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在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遮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荫都显著降低玉米子粒产量,花粒期遮荫对玉米子粒产量影响最显著,农大108遮荫50%和90%的分别减产67.5%和79.4%,花粒期遮荫主要降低了千粒重;其次是穗期遮荫,农大108遮荫50%和90%的分别减产34.1%和55.3%,穗期遮荫主要减少了穗粒数;苗期遮荫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农大108遮荫50%减产16.9%。玉米子粒产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不同时期遮荫对玉米子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大于不同遮荫程度(光照强度)的影响。苗期遮荫对玉米子粒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穗期和花粒期遮荫玉米子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粗脂肪、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对子粒品质的影响加剧。不同时期遮荫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显著地大于不同遮荫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7~2018年在西南4个省市开展的机械粒收试验,分析当前西南玉米区机械粒收质量现状,探讨影响粒收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子粒破碎率和损失率高是当前西南玉米机械粒收面临的主要问题。西南玉米区机械粒收子粒破碎率平均为7.41%,机收总损失率平均为5.84%,均高于"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21961—2008)要求。子粒破碎率、杂质率与子粒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落穗损失率、总损失率与子粒含水率极显著负相关。子粒含水率降低有利于降低破碎率、杂质率,但子粒含水率过低会导致落穗损失率和总损失率显著提高。玉米粒收质量存在区域、品种和机型间差异。针对不同玉米生产区域生态特点,开展适宜机械粒收品种、收获条件和粒收机具的研究,是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氮胁迫和非胁迫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农大108、四单19、龙单26、丰禾10和东农250为材料,在施氮(N+)和不施氮(N0)两种条件下对参试品种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氮胁迫相比,施氮能明显提高玉米干物质生产量、子粒产量、子粒粗蛋白含量和淀粉含量,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农大108和四单19干物质积累能力强,但农大108没有表现出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4.
饲用玉米的育种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扈光辉 《玉米科学》2003,11(2):046-049
本方分析了饲料玉米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对饲料玉米的种类及饲用价值,以及国外在营养品质的遗传变异、青贮玉米的消化率的遗传变异、收获时期的研究、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国内专用饲料玉米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提出我国当前选育优质专用饲料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后发展玉米产业面临的形势,按照区域化规模种植玉米原则,提出东北玉米产区重点发展绿色饲用玉米、华北玉米产区饲用和工业原料用玉米并重和适当发展南方玉米种植的初步构想,并论述了从品种、播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品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改变,玉米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高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征及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本文对高温胁迫对与产量相关的玉米器官的生理生化影响和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高温胁迫对玉米细胞膜及抗氧化系统、叶片光合作用及相关酶活性、雄穗分支分化及花粉活力、雌穗吐丝及花丝活力、子粒内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有负面影响;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有不同程度影响,玉米生育期对高温胁迫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开花期灌浆期穗期苗期。同一生育期高温胁迫在不同玉米品种间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Maize grain yields hav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and concurrently end-uses have proliferated requiring speci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lant breeders have developed many specialty types of maize, all of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 agronomic practices used to produce the crop. Grain yield increases have resulted in lower protein concentration except when the yield increase resulted from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rrigation improves the 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 while higher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alter the amino acid balance thereby reduc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Kernel breakage susceptibility and kernel density increase with higher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and are reduced by irrigation. Extractable starch and oil concentration a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hybrid choice, but small production practice effects have been documented. Essential mineral nutrient levels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soil or folia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e production of aflatoxin can be reduced by irrigation or other strategies to avoid water stress during grain fill. Although genetics usually exerts the largest effect on maize grain quality, agronomic practices are also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差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建奇 《玉米科学》2007,15(4):013-017
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子粒品质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根系分布影响品种间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将吸收、贮存的N、P在灌浆期输送到子粒的比例品种间存在差异,是子粒蛋白含量产生差异的生理基础;品种的灌浆特性影响玉米子粒及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杂交种隆平206与秦龙14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期和子粒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高温对玉米穗部性状、子粒品质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与子粒灌浆期高温处理均显著降低秦龙14的子粒行数、行粒数,其中,开花期秦龙14高温处理败育;对隆平206无显著影响,说明隆平206子粒形成过程中耐高温较强。与对照相比,高温显著增加两个品种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降低子粒脂肪与淀粉含量;品种间比较,高温对秦龙14品质的影响较隆平206大。隆平206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比较,灌浆期高温对子粒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蛋白质含量次之,淀粉含量相对较小,两个高温处理子粒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与糊化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灌浆期高温处理糊化参数的升幅较开花期高温处理大。玉米生育后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及糊化特性有显著影响,灌浆期高温较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较大。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育性影响较大,灌浆期高温主要影响玉米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20.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向东 《玉米科学》2004,12(Z1):005-006
如将20世纪玉米生产史与玉米育种史相联系,可清晰地看出:玉米育种学是伴随玉米生产的发展,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结合生态学原理,并与其它相关科学紧密联系,而成长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体系.并通过对玉米生产的研究,选育新品种,进一步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充实.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是在玉米育种学指导下产生的人工进化玉米新类型.进入21世纪,玉米育种学与细胞杂交技术、DNA技术结合,将会产生巨大发展潜力,最终服务于社会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