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除草地膜对花生田杂草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盖除草地膜能够有效防治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等花生田杂草,覆膜后40d对杂草的株防效在85%以上,鲜重防效在90%以上,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覆膜、裸露、秸秆还田、麦套等不同种植模式对春、夏花生蛴螬发生和播期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本文对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蛴螬进行了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春花生上蛴螬发生量明显高于夏花生,花生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的蛴螬发生减轻,秸秆还田的较不还田的花生田蛴螬发生量增多。夏播花生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6g/667m2拌种,对蛴螬防效达94.23%;但对早播春花生和晚播春花生蛴螬的防效分别为55.36%和69.23%,防效显著降低。早播春花生采用噻虫嗪拌种+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最高,防效达92.04%;采用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为87.18%,也可有效控制其危害;但仅用噻虫嗪拌种处理的防效仅为55.36%,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相同处理方式下噻虫嗪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毒死蜱。建议在春花生田防治蛴螬应采用拌种+灌根的施药方法,在夏花生播种时采用药剂拌种可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在甜菜田进行4种不同除草剂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对甜菜田杂草都有较高的防效,对甜菜最安全除草效果最好的为96%金都尔,其次是33%施田补。  相似文献   

4.
选择48%仲丁灵乳油和33%施田补乳油为土壤处理剂对寒地旱直播水稻田的安全性及杂草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水稻安全,水稻出苗后无扭曲、失绿、矮化等现象,且都随着喷施剂量增加平均稗草的个数、鲜重和阔叶草个数、鲜重均逐渐减少和降低。33%施田补乳油150 ml/667 m~2的剂量对稗草个数有一定防效,200 ml/667 m~2有较好的防效,150 ml/667 m~2对阔叶草株数有一定防效,200 ml/667 m~2有较好的防效;48%仲丁灵乳油150~250 ml/667 m~2对平均稗草株数有一定的防效。48%仲丁灵乳油对阔叶草个数及鲜重无防效,但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种除草剂对山东棉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施田补EC和48%仲丁灵EC两种除草剂均可用于棉田杂草的防除。为验证两种除草剂对棉田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2008年对两种除草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地膜盖覆栽培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油料作物中,花生上的应用结果巳有不少报道。为探索地膜覆盖栽培对芝麻防渍、防病、防草荒的综合增产效果,1982—1983年结合芝麻育种工作进行地膜覆盖试验。 (一)地膜覆盖可防渍害 1982年播后的半个月内无渍害,覆膜和对照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无毒花生种子防治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效果显著,在与大田毒源花生隔离500米条件下基本控制住两种病毒病发生。覆膜栽培有减轻两种病毒病,特别是CMV引起的黄花叶病毒病的效果。在病区大面积隔离繁殖无CMV病毒种子获得成功,应用无CMV病毒种子和覆膜栽培示范获得显著防病效果。34个花生栽培品种和资源  相似文献   

8.
42%乙·恶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区试验结果,花生芽前喷施除草剂42%乙·恶乳油1125~1500mL/hm2对花生安全。药后20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4.8%~97.4%、85.7%~92.8%;药后50d的防效分别为92.9%~95.3%、87.2%~91.1%;鲜重总防效96.83%~97.0%。荚果增产229.6%~230.4%。明显优于50%乙草胺乳油对双子叶杂草的除草效果(78.6%~61.3%)。  相似文献   

9.
以草甘膦异丙铵盐、铵盐及钾盐3种盐类制剂为试材,分别在安阳荒地和棉田栽培地研究了其对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甘膦盐类制剂对杂草防效均较好,无显著性差异。用质量防效和覆盖度2个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草甘膦对杂草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近几年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农牧渔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1984年,全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总面积为137万多亩,比1983年扩大了1.38倍,主要分布于北方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北京五省市,约占全国花生覆膜栽培总面积的95%。陕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东、广西、云南、吉林等省也在试验示范推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高产稳产覆膜栽培新技术,提高花生覆膜栽培的水平,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35%丁噁乳油对夏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花生的安全性和增产效应,采用土壤封闭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5%丁噁乳油850.0~1312.5g.a.i/hm2对花生田牛筋草、马唐草、稗草、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苋、马齿苋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0d,总株防效为85.34%~93.51%,鲜重防效为95.93%~97.76%;对花生安全性较好,增产率为2.53%。  相似文献   

12.
唐秦地区是河北省的主要花生产区,也是重要的花生商品基地。从1980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以来,经过多点试验、大面积示范,证明是提高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花生覆膜面积迅速得到扩大。但是由于受土质、技术、生产等条件的限制,适宜覆膜的花生面积会受到一定限制。为保持和扩大膜栽花生面积达到稳定高产,我们于1983年开始了花生连续覆膜栽培试验,探讨连续覆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花生不同连续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迅速发展。然而覆膜栽培条件下,膜内杂草发生了那些变化?为害怎么样?采用什么方法除草?对此笔者在日照市和长清县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夏直播花生在鲁东南地区选用中熟大果品种和早熟中果品种,在覆膜与不覆膜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最迟播期界限,为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栽培制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6、1987年在莒南县进行,供试品种为中熟大果花37,1987年加用鲁花5号代表早熟中果类型。每个品种都分  相似文献   

15.
《花生学报》2021,50(3)
以冀东地区花生主栽品种唐花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覆膜处理对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冀东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两种不同厚度白膜和黑膜进行试验,以不覆膜为对照,测定不同覆膜处理下花生生理性状(包括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结果显示,覆膜处理与对照不覆膜比较,花生株高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极显著大于不覆膜,其中覆膜处理分别比不覆膜增产26.29%、13.51%;不同覆膜处理间比较,黑膜覆盖处理的花生生理性状指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白膜处理,白膜Ⅱ与白膜Ⅰ两者间无明显差异。不同地膜覆盖的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大小依次为:黑膜白膜Ⅱ白膜Ⅰ。在冀东地区,灌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覆膜处理的花生产量极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黑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白膜,选用黑膜覆盖的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和荚果膨大期的生长速度较白膜高。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辽宁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一般年种植面积在20~30万hm2,目前辽宁省主栽花生品种白沙1016已严重退化,单产水平低,抗病性较差,尤其是在花生实行地膜覆盖栽培以来,我区一直没有较适合覆膜栽培的花生品种.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了锦花五号花生新品种.经1996~2003年省、国家花生试验结果表明,锦花五号不仅适合裸地种植,在覆膜条件下增产潜力更大,是适合覆膜栽培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1998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鉴定为省内先进水平,2001年8月份通过全国品种委员会审定,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珍红1号、汕油27号和庐黑1号3个花生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生长性状和经济产量,得出了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一些性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AnM和覆膜栽培方式均能促进花生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提高经济性状;庐黑1号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均强于珍红1号和汕油27号,其产量在覆膜栽培下也最高,但在普通露地时最低,这是由于露地下庐黑1号的出仁率、饱满指数和经济系数太低所致.覆膜可大大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制着手,结合全国各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对各地2—3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分析,以经济效益之高低衡量各地是否适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而得出:东北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及秦巴山地的中海拔地带为花生覆膜适宜区;黄河流域花生区春花生为临界适宜到适宜、夏花生适宜覆膜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为春花生适宜,夏花生不适宜区,东南沿海花生区是春花生临界适宜、夏秋花生不适宜区;海南岛及其他热带区冬花生适宜,其他花生不适宜覆膜;其他地区花生不适宜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9.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播种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言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在我国虽已肯定,但覆膜的播种适期尚缺乏明确的研究。近年来各地虽然亦作了一些播期试验,而衡量最佳播期的标准均以荚果产量为依据,因而不能真实反应花生生育前期的物候期,播种适期难以掌握。为了明确覆膜播种适期的依据和指标,更好的发挥地膜覆盖的水热效应和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获取高产稳产,1983~1985年我所牵头的四省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课题协作组对花生覆膜播种适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寿祥  李双铃 《花生学报》2003,32(Z1):80-85
我国花生覆膜栽培始于1978年,经过25年的研究推广,现覆膜面积已达1256.67khm2,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左右.本文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现状、覆膜栽培模式、覆膜技术突破及覆膜前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探讨,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