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需要进行提纯繁殖的原因及提纯繁殖的技术可行性,综述了现有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程序实现工厂化、商业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技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分成光敏型与温敏型两个基本类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普遍存在育性表达不稳定的现象。不育基因背景来源不同,其光温敏起点指标有差异。不育性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经多代繁殖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发生"漂变",表现不育性不稳定性,不育系在起点温度上的遗传基础不纯则是导致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内在原因。严格采用原种生产程序,可保持不育系群体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在海南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南部三亚、北部海口和中部五指山3个生态点,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进行周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P88S在海南自然光温条件下的育性转换特性。结果表明:P88S在海南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抽穗具有稳定的不育期,在此时期制种育性安全可靠;在中部五指山地区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抽穗具有稳定的可育期,并且自交结实率高,繁殖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探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与调控机理,是规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风险和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先地位的关键领域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育性的遗传学、基因组学、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主攻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161S是以培矮64S作母本与133S杂交,经4a8代的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育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群体不育性稳定,不育起点温度为23.5℃,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达87.8%。所配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米质较优,产量较高;其中两优1169(1161S/9311)、隆平602(116ls/蜀恢527)分别于2004和2006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波动及其自身繁殖特性在品系之间是不同的.7001S,1541s、5088S、31111S、M901S、培矮64S、农垦58S,89065和HN5-2S的不育下限温度低,不育性对低温反应较稳定;双光S、农垦58S、5088S、31301S、31111S、8902S和7001S的上限可育温度较高,短日下不育系繁殖容易。7001S和5088S是在长江流域稻区既能安全制种,又能稳定繁殖的优良光温敏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现已发现的光温敏核不育类型和光温重组可能产生的不育类型,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分为3大类8型,各生态区应根据本地的生态优势,选育不育系的育性表达方向与生态条件作用方向相一致的不育系类型。  相似文献   

8.
陈秒  尹超  刘烨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13,27(2):164-168
综述了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光温条件、生长发育阶段、遗传背景是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内外因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是育性转换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表现。水稻实用型温敏核不育系不仅要求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同时要求具有适宜繁殖的可育温度范围,选育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生理不育温度均较低,即"双低"不育系,是降低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风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漂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遗传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世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选育技术路线和方法,以解决现有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资源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开荣 《杂交水稻》1997,12(5):7-9,22
在籼型后代渝85-1A-4/IR8 F3代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CQPGMS,经定向选择,育出101S,3001S,7646S等3个两用核不育系。它们的不育临界起点温度低,在重庆有40d以上稳定完全不育期,制种安全可靠。3001S,101S有较好的光敏性,在重庆自然条件下,9月初能转为可育,易于繁殖。  相似文献   

11.
以培矮64S和安湘S等不育基因来源不同的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长日低温处理,考查各材料从核心种子至原种一代各世代平均花粉不育度,以探明不育起点温度漂移规律。结果表明:1)不育起点温度漂移普遍存在于不同不育基因来源的光温敏不育系中;2)不育基因来源不同的不育系起点温度漂移幅度和漂移频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规律以及生产上对光温敏不育系的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冷水池与人工气候箱分别对8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它们育志换温敏感期进行5d日均温23.5℃(22-25℃)的冷水与6d日均温23.5℃(19.5-26.0℃)的冷气处理。结果表明:株S-1、陆18S、96-5-2S、139S及康201S在两种低温处理条件下均表现不育,自交结实率与花粉可染率均为0;培矮64S在人工冷气处理条件下也表现不育,自交结实率与花粉可染率为0,但在人工冷水处理条件下表现轻度可育,自交结实率为0.05%,花粉可染率为5.0%;810S与179S在两种低温处理条件下均表现可育,自交结实率为3.7%-18.5%,花粉可染率为4.3%-41.0%,但人工冷水处理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与花粉可染率明显高于人工冷气处理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与花粉可染率。说明用人工冷水池鉴定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是可行的,而且鉴定的灵敏度比人工气候箱更高。根据人工冷水池与人工气候箱鉴定的结果可知:株S-1、陆18S、96-5-2S、139S及康201S的雄性不育起点温度小于23.5℃,培矮64S的雄性不育起点温度在23.5℃左右,而810S与179S的雄性不育起点温度大于23.5℃。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提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华凤  田明喜 《杂交水稻》1997,12(6):7-9,22
通过自然光温鉴定,连续3a对安农810S的起点温度进行提纯试验,有效地防止了安农810S起点温度“漂变”现象的发生,分析了利用海南三亚2月中、下旬自然光温条件进行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提纯的可行性,提出了通过自然光温鉴定进行起点温度提纯和核心种子生产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低温下育性选择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2000年,以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籼型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及其后代选系为材料,藉人工气候室的人控低温条件,研究了在22—23℃的低温处理下对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实施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经不同次选择的1997—1999年各年度间育性差异明显,选择次数较多的年度其低温处理后育性波动期内花粉不育度极显著高于选择次数较少的年度,说明对育性实施选择的效果显著。进一步对同一谱系不同选择次数株系在低温处理后的育性波动期内花粉不育度进行比较,发现单株选择对育性的影响有2种情况:1)在育性未稳定的株系内实施选择是有效的,增加选择次数可以显著提高株系的不育度;2)在育性稳定后的株系内实施选择是无效的,增加选择次数并不能提高株系的不育度。因此,对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进一步实施选择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其育性:是否已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用日均温20℃低温处理3个采用剑叶叶枕距标记幼穗发育时期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317S、G321S和G326S,研究低温对不同发育时期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低温处理3d,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不育度明显降低,平均自交结实率为66.41%;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所对应的剑叶叶枕距为-4 ~4 cm,而剑叶叶枕距<-4 cm或>4 cm时,各不育系育性稳定;剑叶叶枕距为-4~ -2 cm和2~4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比较接近,而剑叶叶枕距为-2~2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表现为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  相似文献   

16.
临界温度双低两用不育水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针对目前应用的两用不育系繁殖中可育温度范围较窄的缺点而提出了临界温度双低两用不育水稻(即引起水稻生殖障碍的生理不育临界温度和诱导育性转换的不育临界温度均低)的概念。概述了筛选双低两用不育水稻的理论依据、研究进展和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恩1S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Y58S作母本与自选恢复系R325杂交,后代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不育系,具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不育起点温度低、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稻瘟病抗性较Y58S好等特点.2019年,该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利用恩1S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恩两优636和恩两优66先后于...  相似文献   

18.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以农垦58S为光敏核不育基因供体,与国内外粳稻品种(系)杂交,经多代连续选择,育成一批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开花习性好、易繁殖制种、抗病性较强、配组优势明显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用其配制的组合N5047S/R9-1和N5088S/R9-1等,1992年示范面积达3万余亩,并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9.
876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以绿3B/6G241的F1代为父本杂交,经回交和多代系谱选择而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8761(876S/X1061)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