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甜菜属近缘种3种间杂交(B.patula×B.cicla F_1,对B.vulgaris杂交),从后代中分离出了3个具有B.patula染色体的异附加三体植株。其中PT5-1植株具有B.patula的红色叶脉性状,且附加染色体明显小于糖甜菜染色体,认定为B.patula的9号染色体,另两株附加的B.patula染色体号未确定。减数分裂终变期1Ⅲ 8Ⅱ频率平均为5.65%,9Ⅱ 1Ⅰ频率为92.50%,都与糖甜菜初级三体有显著差异。中期Ⅰ,1Ⅲ 8Ⅱ频率有所降低。正常四分体频率为93.28%。实际传递率较低。文章还讨论了异附加三体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体植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于存在同源染色体组中的三个同源染色体,附加染色体的细胞学行为影响到它的传递率和标志基因的分离等。糖甜菜三体减数分裂的研究,对糖甜菜三体的细胞遗传的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及对糖甜菜初级三体系列的进一步完善都具重要意义。Levan(1942)第一个观察了糖甜菜三体的减数分裂行为;Kaltsikes和Evan(1967)也做了这方面的观察;以后,吴诗都等(1973),Бормотов(1976)、三上哲夫(1982)、Romagosa(1983)都对自己所获的三体类型(七、八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糖甜菜三体的9种类型、栽培种的叶柄及叶片解剖结构观察看出,其组织结构基本相同,但在叶柄粗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及叶肉组织排列的状态等方面,各三体类型之间、糖甜菜三体与二倍体甜菜间均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附加了不同的染色体而引起的在表现型上的差异。有的特点也可作为鉴定三体类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集国内主要甜菜种植区的甜菜褐斑病菌标样,在50余个甜菜品种上进行异地接种鉴定,结合室内离体叶接种和盆栽隔离接种鉴定,并在内蒙通辽、黑龙江呼兰进行自然诱发观察,结果表明,甜菜褐斑病菌的变异较小,仅存在致病力有差异的生理型,尚不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本试验提出利用病情指数、产孢量、酯酶同工酶E_5酶带可试作为甜菜褐斑病菌品种抗性接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及其杂种后代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栽培甜菜、白花甜菜及其种间杂交获得的VVCC、VVC、VCC后代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描述了栽培甜菜、白花甜菜两个物种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构成了它们的核型模式图。试验说明杂种细胞中各物种的染色体是稳定的,能相互比较,可以做为鉴定染色体的重要基础。尽管如此,由于甜菜染色体较小且相互相似,也存在排列顺序颠倒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制改良甜菜基础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单倍体培养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对甜菜遗传单粒种的品质和抗性进行遗传改良,可在保留原有品系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对材料的含糖、抗性等性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优良纯合品系。本试验采用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创制并筛选出甜菜遗传单粒种高糖初级品系2个、高抗褐斑病初级品系3个、高糖兼高抗褐斑病的初级品系2个,为甜菜遗传单粒种的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甜菜属种间杂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甜菜属组间远缘种杂交困难的克服方法。观察到糖甜菜初级三体对B.corolliflora,B.Procumbens杂交的成功率为9%~41%,单体异附加系为12.5%~60%,说明远缘杂交中基因型构成有重要作用,三体及异附加系是良好的桥梁材料。发现B.vulgaris×B.patula→F_1,对前两个物种及B.Patellaris杂交成功率为20%~60%,说明它们不仅是良好的桥梁材料,而且所获三杂种材料可能具有重要的潜力。添加赤霉素、延迟及重复授粉只有辅助作用。生根素及受精胚珠培养是保证杂种存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甜菜小G蛋白BvRab基因家族成员,为研究甜菜小G蛋白BvRab基因家族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甜菜小G蛋白BvRab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筛选鉴定并进行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及共线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蛋白质互作预测分析。【结果】共鉴定到58个甜菜小G蛋白BvRab基因家族成员。同一类型中的不同基因具有较为一致的外显子和内含子结构,家族成员共有5个蛋白保守基序;甜菜小G蛋白BvRab基因家族包含8个亚家族;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甜菜的9条染色体上;BvRab基因家族成员与番茄、拟南芥中的小G蛋白Rab基因家族亲缘关系较近,与水稻中的小G蛋白Rab基因家族亲缘关系较远;BvRab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中含有多个激素应答元件和逆境应答元件;BvRab蛋白与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相关的多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鉴定出58个BvRab基因家族成员,该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水稻四体的分离和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籼3037初级三体9和初级三体11的后代中分别发现了一株形态变异株。依据中籼3037减数分裂粗线期核型以及这两个变异株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及后期Ι的染色体联会特征,确定这两个变异株分别为第9染色体和第11染色体的四体。  相似文献   

10.
甜菜母根检糖选择,对于甜菜进化发展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甜菜三级繁育制度巳经延续三十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的结果,甜菜良种繁育制度应进一步加以改进。目前,对甜菜原种检糖效果及其原种检糖的必要性,持有不同的意见,为了促进甜菜良种繁育制的改革,提高种子生产和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根据甜菜原种生产实践中的凋查总结及三年两个试验点原种母根单株检糖后代生产力鉴定结果,对原种检糖效果和繁育制度的改进,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普通小麦品种绵阳11作母本,抗病的威宁黑麦(Sceale cereale L.)作父本,在其杂交和回交后代中分别鉴定出一个1R和5R单体附加系。为获得新的1BL·1RS初级易位系以及小麦-黑麦5R染色体易位,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对1R和5R单体附加系的自交后代进行了鉴定。在1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到一个纯合1R(1B)染色体代换系和一个新的纯合1BL·1RS初级易位系。该1R(1B)代换系表现出比小麦亲本较差的农艺性状;新1BL·1RS初级易位系表现出比其小麦亲本更好的农艺性状以及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而且穗粒数显著增加,是高产抗病小麦育种的新资源。在5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出一个涉及3BS染色体片段与5RL的易位,发生易位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89%。5R染色体单体附加极其不稳定,在一个世代交替中完整的5R染色体传递率仅有28.3%。除自身的不稳定外,5R染色体单体附加同时导致小麦染色体7B、3B和4D的断裂和丢失,总变异频率达到15.09%;尤其对7B染色体影响较大,含7B染色体变异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1.32%。5R染色体单体附加诱导的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的高度不稳定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风情2号与14个水稻粳型标记系及6个初级三体所配组合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风情2号对我国湖北省的白叶枯病菌江陵691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Xa-j控制的;Xa-j与所用的25个标记基因中的短穗基因sp连锁,重组值为23.2%,属于第Ⅷ 连锁群;三体分析推断出Xa-j与三体G(KTG)的额外染色体(即第9染色体)有关,与连锁分析的结果相印证。抗病基因Xa-j被定位于第9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因此研究染色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甜菜染色体常规镜检技术在甜菜育种程序中用途广范,无论是诱变四倍体材料的鉴定,还是杂交种杂交率的检验等,以染色体镜检计数最为可靠。通过大量试验,我们掌握了染色体常规镜检技...  相似文献   

14.
栽培甜菜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种间杂交获真实杂种VC88-1(VVCC,2n=36),周栽培甜菜回交产生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27),进一步用栽培甜菜回交,后代分离出带有白花甜菜染色全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完整系列(VV 1~9,2n=19)。从形态上将9种单体附加系区分为莴苣型、匍匐型、大叶型、多叶型、小叶抽薹型、长叶型、玻璃型、卷叶型及栽培型。细胞学上构成单体附加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测量出外加染色体长度与栽培甜菜最长染色体长度的比值(简称染色体比值),用以鉴别单体附加系类型,此比例变化在1.224~0.96之间,白花甜菜染色体是比较长的。将形态学鉴定和细胞学上的染色体鉴定结合起来,构成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宝整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系列。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的许多遗传研究工作中,通常可以从有机体获得一种非整倍体类型——三体(trisomicl),即原是成对的染色体现有三个成员,为三体染色体(trisome)。初级三体染色体公式为2n+1。多数三体的来源与单体相同。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表明:其细胞学行为是后期Ⅰ染色体的不规则分配。在细胞遗传学和育种学等学科中,对三体类型的遗传分析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逐渐地应用到其研究领域中。通过这种非整倍体(aneuploid)技术的应用,可以间接进行许多有实用价值的工作,用以测定基因所  相似文献   

16.
浅析叶用甜菜(Beta.v.cicla L.)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叶用甜菜是中国仅有的甜菜种质资源,在中国已有2500年栽培历史。叶用甜菜不仅可以用作蔬菜、草药和饲料,而且还是糖甜菜(B.vulgaris L.)的近缘种,是改良糖甜菜遗传基础的一个重要资源。本文综述了叶用甜菜的起源、分布、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叶用甜菜的利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甜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概况张文彬,张福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同工酶(lsozyme)活性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同工酶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同工酶的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生理学等学科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甜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贮藏物质以及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初期淀粉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增加,蔗糖在种子萌发24小时之内就消耗殆尽,蛋白质在萌发初期就存在着合成作用;种子萌发初期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酯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增强,可作为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指标;不同类型品种间的物质转化速度及代谢强度,均表现为高糖型品种大于丰产型品种,因此,这些代谢特点又可作为早期品种选择的参考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岔根甜菜(Beta Patula Ait)、叶用甜菜(B.cicla)及普通甜菜(B.vulgaris)三种间杂种的F_1、F_2及F_3的减数分裂行为。各代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联会成9个二价体。中期Ⅰ有棒状结合,也有环状结合。F_1、F_2、F_3各代中期出现单价体频率分别为0.23、0.18、1.13。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落后等异常现象,各代频率分别为0.93、2.2和3.26。后期Ⅱ各代异常频率为0.41、0.75和0.32。异常四分体频率各代分别为0.16、0.13和0.66。异常频率有随世代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B.patula、B.cicla及B.vulgaris三个种的染色体组基本上是同源的。本文还讨论了杂种减数分裂稳定性及遗传育种上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滨麦(Leymus mollis(Trin.)Pilger,NsNsXmXm,2n=28)具有抗旱、耐寒、抗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茎秆粗壮、大穗多花等特性,是麦类作物品种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由八倍体小滨麦M842-16与硬粒小麦品种D 4286杂交F6代选育出的1个附加易位系DM 5911进行了鉴定和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学镜检显示,DM 5911的染色体构型为2n=44=22Ⅱ;根尖体细胞原位杂交鉴定显示,DM 5911含有2条完整的Ns染色体和2条易位的Ns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原位杂交鉴定显示,DM 5911的2条完整Ns染色体和2条易位Ns染色体可以进行正常的联会配对和遗传。表明DM 5911是1个遗传稳定、包含1对完整的Ns染色体和1对易位Ns染色体的小滨麦附加易位系。形态学调查显示,DM 5911在株高和分蘖数等农艺性状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该附加易位系作为进一步创制小滨麦小片段染色体易位系的重要种质材料,可用于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与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