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大麦新品种莆大麦9号的生产特性,以2004至2006年度福建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莆大麦9号和对照品种莆大麦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莆大麦9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优质花生新品种莆花3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花3号系以粤油5号为母本、金花¨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稳产,适应性广,中抗叶斑病、锈病,抗旱性较强,抗倒性中上,耐涝性中上。2011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适宜福建省花生产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莆花5号系以湘花B为母本、金花18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中抗青枯病、叶斑病、锈病,较强的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适宜福建省花生产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莆田市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春季对引进的8个花生新品种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进行比较试验,其中莆花45、莆花28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而莆花2号、莆花5号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5.
为更科学准确地评价花生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和广适性,提高品种选育和推广效率,本研究采用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分析了2018-2019年国家(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小粒组中安花3号等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安花3号在两年品种试验中的丰产性突出,稳产性优良;在两年试验的综合性排名双标图中,距理想品种中心点最近,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均排名第一;在参试品种中适应性最广,适宜种植区涵盖我国北方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及山西等省份;与对照品种花育20号比较,安花3号在我国北方小粒组大部分区域有明显种植优势。综上,安花3号是具有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优良品种。本研究为安花3号的育种利用和生产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中花15为对照,对引进的龙花128、泉花551、泉红花1号、天府29、天府30、天府32、天府33等花生品种的农艺性状、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红花1号、龙花128、泉花551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常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豫花23号的特征特性,并根据2009-2011年度河南省珍珠豆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值、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豫花23号的丰产稳产性与其他同步试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珍珠豆型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豫花2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所自70年代开始进行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成莆大麦4号、莆大麦5号、莆大麦6号等系列高产、优质、抗病的大麦优良品种,其中莆大麦4号、莆大麦5号品种,相继成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本省大麦当家品种,为本省提供二次较大面积的品种更新和促进大麦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针对本省畜牧业发展和饲料粮缺口问题,提出以高产优质为育种主攻方向,选育出丰产优质抗病的饲料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编号895067)。该品种系用植3/85-10杂交育成,1994年进入鉴定圃,后提升到品比和省区试,均表现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现在全省已…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辽宁省花生品种的产量、稳产性、适应性区划进行研究,以期对辽宁省花生单产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8个品种在省内7个地点进行试验,各处理实测产量,经方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离均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定各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及亲缘关系,并对试验点进行地点相似性分析。[结果]阜花系列花生新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或当地推广品种,阜花18号产量最高,稳产性、适应性最好,并将辽宁省花生主产区进行区域区划划分。[结论]阜花系列花生新品种适宜在辽宁省境内种植,不同地区宜选择不同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2005年水稻晚熟组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提出其分析方法。结果表明:2002WX-913高产。同时也是适应性较广的品种,花97和2003Y-266是丰产性较好的稳产品种;宁大143、泽丰4号、丰优2000-3和丰优518无论是在丰产性方面还是稳定性方面都是较差的。  相似文献   

11.
丹玉311是以高产、宜机收为育种目标,以自选系丹3145为母本、丹3140为父本育成玉米的新品种。丹玉311通过了东华北和西北两大玉米主产区的国家审定以及辽宁省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商品品质优良的特点。分析玉米新品种丹玉311的选育背景及过程,总结丹玉311在各级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农艺性状、病害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评价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12.
濮花16号高产早熟,株型直立,百果重248.7g,百仁重98.0g,出米率72.55%,生育期110~120d,通过多年试验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濮花16号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云麦74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根据2014~2015年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云南省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云麦74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麦74区试平均产量463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75%,具有小的变异系数和大的高稳系数,表现出良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粒数是影响云麦74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云麦74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稳产性强的品种,可通过适期追施拔节肥,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5916),穗粒数次之(0.3606),千粒重最小(0.2634),增加穗数、提高穗粒数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小,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在6 000-7 500 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吴伟华  柳家友  贾延钊 《玉米科学》2004,12(Z1):046-047
对于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评判,方法种种,但各有利弊.采用高稳系数(HSC)法、变异系数(CV)法、回归系数(b)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结果表明,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莆花3号是以粤油5号为母本,金花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花量多,有效花率高,叶面积指数大,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源大,库亦大,库源协调性好,经济系数高;结荚性能强,荚果饱满,籽仁整齐度好,产量高并突出体现在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国外引进的6个长果黄麻优良品种进行2年5点生态适应性试验与抗病性、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引进品种比我国对照增产的有4个,占引进长果种品种的66.66%,其中3个达到极显著水平;O-1丰产性最好,增产19.19%,经济性状优良;稳定性与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O-4;纤维高于500支的特优异品种1个为O-6。引进的黄麻品种在抗病能力上与我国品种基本相当,具有高抗黄麻小黑点炭疽病能力的品种有O-2和O-4,没有发现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romatic rice variety, Mentikwangi, was crossed with high-yielding upland rice variety, Poso, and the pedigree was selected to obtain lines with high yielding and aromatic characters. The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were to study the yield stability of aromatic upland genotypes across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o select aromatic upland rice genotypes having wide adaptability, and or specific location adaptability. Yield stability of genotypes was estimated by using regression lines proposed by Finlay and Wilkinson. Some genotypes showed high yield st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others showed good adaptability to a specific location. The lines having high yield st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were G10 (405 g m-2), G19 (400 g m-2), G39 (418 g m-2), and G136 (411 g m-2),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s candidates of new aromatic upland rice cultivars. Situpatenggang had specific adaptability at the fertile locations; and Poso and G13 at the infertile locations. Genotype x location interactions for th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performance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