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国勇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7):1311-1317
为了解茶梅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并为其亲本选择选配提供理论依据,以 12 个茶梅品种为材料,采用不规则配组法共配对 72 个组合,开展了花粉活力比较及杂交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有 66 个杂交组合能结实(91.7%),每个组合平均结实率为28.63%,其中 14 对组合杂交亲和性强(结实率在 50%以上),并以‘晚霞’ב银元’的杂交亲和性最好(结实率达 100%),43 对组合杂交亲和性较强(结实率在 10.0%~46.2%),9 对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较差(结实率低于 10%);另有 6 对杂交组合无法获得杂交果实(8.3%);花粉活力对杂交亲和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杂交亲和性与花粉活力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供试茶梅品种中,‘有希’作为杂交父本或母本的亲和性均表现较强,‘乙女’、‘秋芍药’、‘昭和之荣’作为杂交母本的结实性较强,‘东红牡丹’、‘丹玉’、‘银元’、‘堪次郎’作杂交父本可增强母本结实性,‘晚霞’具有适合作杂交母本的单一偏向性。  相似文献   

2.
韩国勇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2):2377-2382
为了解茶梅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并为其亲本选择选配提供理论依据,以 12 个茶梅品种为材料,采用不规则配组 法共配对 72 个组合,开展了花粉活力比较及杂交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有 66 个杂交组合能结实(91.7%),每个组 合平均结实率为 28.63%,其中 14 对组合杂交亲和性强(结实率在 50%以上),并以‘晚霞’ב银元’的杂交亲和性 最好(结实率达 100%),43 对组合杂交亲和性较强(结实率在 10.0%~46.2%),9 对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较差(结实率 低于 10%);另有 6 对杂交组合无法获得杂交果实(8.3%);花粉活力对杂交亲和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杂交亲和性与 花粉活力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供试茶梅品种中,‘有希’作为杂交父本或母本的亲和性均表现较强,‘乙女’、‘秋 芍药’、‘昭和之荣’作为杂交母本的结实性较强,‘东红牡丹’、‘丹玉’、‘银元’、‘堪次郎’作杂交父本可 增强母本结实性,‘晚霞’具有适合作杂交母本的单一偏向性。  相似文献   

3.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4个亚种间亲和性品种(ICV)配制单交(F1和F2)及三交组合,研究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 的遗传。结果表明: 籼稻IR58和二九丰之间、粳稻秀水117和T8340之间存在不育座位的分散(或不等位)分布。不同类型三交组合结实率的变异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具有重组和累加效应,无论F1结实率高低,其F2群体均存在较大的育性分离,含有3个ICV的三交组合F1亦如此,这种分离可能是由于亲本中不育座位分数分布及基因重组的结果。3对糯-非糯近等基因系与ICV 的三交组合分析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与糯质基因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 认为籼粳亚种间F1的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由多基因控制,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可分别用于解释两种类型的亲和性——一般(广谱)亲和性和特殊(狭谱)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4个广亲和品种(WCVS)和6个粳稻品种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6个不同类型籼粳品种杂交F1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同一WCVS对不同不育系或籼稻品种的亲和力存在差异,不同WCVS对同一不育系或籼稻具有不同的亲和力。反映WCVS亲和力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双亲都是WCVS的亚种间杂交F1的小穗育性比单方WCVs的亚种间杂交F1的结实率要高,说明了不同WCVS携带与亲和性有关基因可以互补,对亲和力可能具有累  相似文献   

5.
籼粳杂种一代结实率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实率是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研究的重要指标.影响结实率的因素席遗传因素外,还有气象因素(温、湿度)、稻株内物质分配(稻穗大小、着较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具有生育期偏长、稻穗较大、杂种优势较强等特征的籼粳亚种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影响更甚.为此,我们探讨了从遗传上能正确反映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结实率的调查统计方法.1材料和方法 用13个籼稻和14个粳稻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152个,各组合F1及亲本于1992年在杭州作单季稻种植,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单行区.抽穗后20天左右即选择3株结实率较高的主穗,调查穗上部100 at和整趣的结实…  相似文献   

6.
选用21个不同育性水平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和2个普通品种,对花器官形态和花粉量及活性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试验涉及的波里马质不育组合为高温不育类型,其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雄蕊长度、♂/♀比值和花型大小。中间型材料温敏性较强,育性正常材料和1级高不育组合相对较弱。育性水平较稳定;2)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可根据花型、雄蕊长度和♂/♀来判断和选择不育性。一般盛花后,♂/♀<0.40,花瓣开放,肉眼未见花粉的组合可考虑选择利用;3)1级不育系雄蕊短、花粉量微、自交结实率极低且结实不正常,但开放授粉下,结实率和结实性均趋于正常,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7.
籼粳稻杂交一代的亲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矮秆籼稻保持系珍汕97B和珍汕97A等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太湖流域、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地中海沿岸的品种)杂交的亲和性以及粳稻不育系与籼稻恢复系杂交的亲和性。不同生态条件的父本,其杂交F1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区别。选用具有恢复基因的国际稻等品种与粳稻不育系杂交,能够恢复F1杂种的部分育性,但组合间差异较大。试验证实了亚种间杂交F1的生物学强优势,对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7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型品种及其杂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23℃时,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显著降低,不同组合花粉育性存在明显差异,而品种间杂种和常规品种的花粉育性受影响较小;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常规品种和品种间杂种的花粉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与组合间存在差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温度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与花粉育性呈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种与常规品种的相关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减数分裂期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较常规品种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时24个两系法籼粳亚种间组合、10个品种间组合杂种一代优势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亚种间杂种一代单株粒重优势明显大于品种间杂种一代;(2)品种间杂种一代主要靠穗数和粒数增加而增产,亚种间杂种一代主要靠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而增产;(3)亚种间杂种一代株高优势明显大于品种间杂种一代,但株高在一定范围内(104.3±9.18)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4)亚种间杂种一代抽穗日数优势指数与品种间杂种一代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选择合适父母本,可配组出生育期适宜的亚种间组合;(5)亚种间杂种一代结实率和充实系数的平均数、优势指数均与品种间杂种一代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广亲和基因参与下,父本充实系数正常时,亚种间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和充实度完全可达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光敏核不育水稻与广亲和品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目前已成为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籼粳交杂种一代往往表现生育期延迟的特点,使一些产量优势明显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因生育期过长而限制了在生产上应用。几年来,通过对许多籼粳杂种一代的观察,发现并非所有籼粳交组合都表现超亲迟熟,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亲本有关。因此,有必要研究两系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方面的杂种优势特点及不同亲本在这一性状上的配合力效应,为组配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990年夏季,以5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0个广亲和品种为父本,按5×10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50个杂交组合。5个光敏核不育系为W6154S,W6184S,KS-9,5460S和衡农S-1。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亲子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10个粳型广亲和品种和6个灿稻材料作父本,共配制灿粳亚种间杂交组合40个,品种间杂交组合19个,对杂种F1与双亲的籽粒充实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系亚种间杂种F1籽粒充实度与其父本、母本籽粒充实度及双亲平均籽粒充实度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选用充度好的亲本配组很重要,对解决两系灿粳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水稻籼粳核质核杂种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籼质粳核核质杂种配普通籼稻,粳质籼核核质杂种配普通粳稻,以及这两种核质杂种互交F1,称之为核质核杂种.研究表明,核质核杂种既保持了或基本保持了籼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水平,又克服了籼粳稻亚种间不亲和的问题、植株超高问题和不能正常抽穗等问题.探索了一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稻特育和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对5个亚种间组合种子吸胀过程胚中ATP含量与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2个亚种间组合U2/89-1与W6184S/1078表现出明显的种子主理代谢优势;进一步对幼苗生长势观察发现;吸胀种子胚中ATP含量及呼吸强度与营养生长旺盛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亚种间杂种营养优势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两系亚种间与品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系杂交水稻的20个亲本材料、21个品种间杂种材料和53个亚种间杂种材料籽粒充实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材料的籽粒充实度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谷粒充实率的变异系数为:两系亚间间杂种F1最大,亲本材料次之,两系品种间杂种F1最小;亲本材料的平均谷粒充实率显著小于亚种间杂种F1和品种间杂种F1的平均谷粒充实率,亚种间杂种F1的平均谷粒充实率与品种间杂种F1的平均谷粒充实率的差异不显著,并对解决两系灿粳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85年开始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至1989年已初步育成了一 批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的早、中、晚稻组合,其穗型大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比同熟期的当家常 规稻和品种间杂交稻都有大幅度超出。在轮回422/选10-19组合分离后代中,选育了多种熟期和生态类型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16.
李映照  胡昌  陈芳远 《杂交水稻》2003,18(2):19-21,74
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分别与多个不育系配组成杂交组合种植,连续3a观测了同一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配成的各组合和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表现,并对一些组合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由这类型亲籼恢复系与籼型不育系配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其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度好,且季节间、年度间均表现稳定,特别是部分组合的单产和日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这类粳型亲籼系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杂交水稻的形势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杂交水稻从开始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要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必须通过育种方法和材料的改进来提高组合的多样化、产量潜力、品质、抗性和制种产量。两系杂交稻正在走向成功,三系杂交稻在本世纪仍将是主力。杂交水稻国际开发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sterility neutral allele S5n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indica or japonica varieties, many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have been released commercially. These hybrids showed high heterosis, but some of them exhibited unstable seed setting rate under low temperature.When the hybrids flowered at low temperature, the fertility of female gamete was normal but the pollen showed steril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fertility, the effect of pollen sterility neutral gene was studied for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相似文献   

19.
对18个水稻亚种间杂种及其21份亲本材料进行了光温反应测定,分析了F1与其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亚种间杂种的感光性强和短日高温生育期短表现为超显性遗传或显性遗传;感温性的遗传关系比较复杂。并从光温反应特性的角度对我国主要稻区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的亲本配组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Since an allele S5n was identified and used to overcome the sterility in hybrid rice breeding, many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harbored the S5n allele had been tested for their yield potential. Such hybrids showed pronounced heterosis and high yield potential, but some of them had an unstable or low seed set. The reason for the low seed set was attributed to the partial pollen ster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