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于2012年、2013年以主栽苎麻品种"湘苎2号"为对照,比较分析了4个苎麻新品种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原麻产量及纤维品质。结果表明:中苎2号原麻产量最高,年原麻产量达3187.20kg/hm2,比对照湘苎2号增产17.0%,且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适宜在重庆三峡库区种植,可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中苎1号原麻产量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1.7%,纤维品质良好,抗逆性强,可作为配套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川苎10号(原代号川9505)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杂交,采用轮回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283.75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3.68%,平均单纤维细度2015.67m/g。品比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05.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31.02%,平均单纤维细度2038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83.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2.06%。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纤维细度2056m/g,纤维强力45.82cN。该品种为深根散生型中偏晚熟品种,抗风力强,雌花极少,高抗苎麻花叶病和苎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川苎17"是以"川苎8号"天然杂交后代中筛选的优良单株"B0535"做母本,与"湘苎2号"杂交,从其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苎麻新品种。在全国苎麻区域试验中,"川苎17"平均单纤维细度2169 m/g,比对照"中苎1号"高264 m/g,纤维强力42.22 cN,平均原麻产量2767.79 kg/hm~2,较对照增产5.09%;在全国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 m/g,平均原麻产量3123.04 kg/hm~2,较对照增产4.76%。该品种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中抗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 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 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5.
‘湘饲苎2号’是从地方品种‘邵阳1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旺盛,发蔸能力强,耐刈割。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123 946.3 kg/hm~2,比对照增产10.8%~13.6%;生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达到118 904.7 kg/hm~2,比对照增产13.3%;粗蛋白含量21.92%,粗纤维含量18.20%,粗脂肪含量7.50%,灰分14.12%,P含量0.39%,Ca含量3.80%。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植物性蛋白饲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饲苎1号"是从"湘杂苎一号×园青5号S3"杂交后代中选择出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旺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前期生长快,适宜一年多次收割,年生物产量高,多点试验中干物质年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1.27%.营养品质高,粗蛋白含量为22.00%,粗纤维含量为16.74%,粗灰分含量15.44%,钙含量4.07%,粗脂肪含量2.28%,维生素B2含量(mg/kg)13.36,赖氨酸含量高达1.02%.因此,"中饲苎1号"是高产优质饲料用苎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川苎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苎10号(原代号川9505)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杂交,采用轮回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283.75k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3.68%,平均单纤维细度2015.67m/g。品比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05.0k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31.02%,平均单纤维细度2038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83.0k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2.06%。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纤维细度2056m/g,纤维强力45.82cN。该品种为深根散生型中偏晚熟品种,抗风力强,雌花极少,高抗苎麻花叶病和苎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8.
"川苎11"(原代号川杂9832)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9451"和优良恢复系"R79-20"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品种.在2002-2004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323.5k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5.8%,平均单纤维细度1934m/g.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000k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41.03%,平均单纤维细度1979.1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629.95g/hm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4.3%.经四川省纤维检验检测局测定,川杂9832平均单纤维细度2174 m/g,纤维强力40.89cN.该品种采用种子繁殖,植株整齐、均匀、高大、粗状、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和苎麻炭疽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9.
饲料用苎麻新品种中饲苎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饲苎号是从湘杂苎一号园青号杂交后代中选择出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旺:“1”“×5S”3。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前期生长快适宜一年多次收割年生物产量高多点试验中干物质年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营养品质高粗蛋白含量为粗纤维含量为粗灰分含量31.27%。,22.00%,16.74%,钙含量粗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赖氨酸含量高达因15.44%,4.07%,2.28%,2B(mg/kg13.36),1.02%。此“中饲苎1号”是高产优质饲料用苎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湘北丘陵区旱地苎麻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在湘北丘陵区旱地对11份苎麻种质和1份对照种质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和评价。通过3年7季麻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1份苎麻种质中,中苎1号(7 788 kg/hm2)、多倍体1号(6 770.55 kg/hm2)、湘苎X5(5 313 kg/hm2)、湘苎X3(5 254.5 kg/hm2)的产量明显高于湘苎2号(CK)。最后筛选出适合丘陵区种植的高产种质为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  相似文献   

11.
川苎12号(原代号CZ0601)是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天然杂交、高产良种自交后代株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纤维细度、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在国家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308m/g,比对照圆叶青高458m/g,达特优质标准,平均原麻产量2584.65k9/hm2,与对照相当;在国家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m/g,平均原麻产量2581.65k9/hm^2,较对照增产1.98%。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12.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3.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14.
周芝12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法选择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647. 3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12. 1%; 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1253. 3 kg/hm^2,较豫芝4号(CK)增产19. 1%,其粗脂肪含量56. 1%,粗蛋白质含量19. 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耐渍、抗病、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周芝1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的需要,以中花10号为母本,与自选品系漯河紫皮杂交,用一粒传法结合南繁加代选育出高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漯花10号。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的结果:两年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645. 5 kg/hm^2,比对照增产2. 32%,籽仁产量3513. 0 kg/hm^2,比对照增产6. 73%;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125. 15 kg/hm^2,比对照增产7. 96%,籽仁产量3118. 5 kg/hm^2,比对照增产12. 48%。  相似文献   

16.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17.
中亚麻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用诱变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该品种在云南两年区域试验原茎产量10669.5kg/hm^2,与对照相仿。出麻率为30.4%,比对照高1.24个百分点。纤维产量2675.2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56%,在参试材料中位列第一位。种子产量可达879.9kg/hm^2,比对照增产5.09%。2013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品种鉴定,命名为"中亚麻2号",并正式推广。  相似文献   

18.
热研7号柱花草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热研7号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选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晚熟的特点。年平均干草产量14879.3kg·hm-2,年平均种子产量424.0kg·hm-2 ,分别比格拉姆柱花草增产84.0%、116.4%,与热研2号柱花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16.86%,粗脂肪含量2.65%,生育期为239d。可用于青饲料、干草粉生产等。适合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给冀西北高原饲用青莜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追氮对青莜麦生物产量和秸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可显著提高青莜麦生物产量和秸秆的蛋白质含量。沙地追氮69kg/hm^2时增产显著,青莜麦生物产量达6023.4kg/hm^2;此水平下,滩地青莜麦的生物产量最高,生物产量达9013.4k/hm^2。追氮69kg/hm^2时,沙地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为12.09%和7.45%,比对照提高了6.81和3.61个百分点,追氮量每增加69kg/hm^2,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质和真蛋白的增幅均显著下降趋势。追氮对滩地青莜麦秸秆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滩地追氮69kg/hm^2时,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达10.34%和5.75%,分别比对照增加1.89和0.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ZH-01"是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从中熟红麻"浙萧麻1号"中选择植株大小中等,茎杆上下粗细均匀、茎色清秀无斑点,中熟偏早,结果集中的优良单株,多次选优、南繁加代、多点品比于2003年育成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浙江省多点品比平均纤维产量3533.25kg/hm2,比青皮3号增产12.95%。2004-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纤维产量3262.75kg/hm2,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604.25kg/hm2。除株高与对照相仿外,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居参试8个品种的前三位。是一个优质、抗病、丰产性较好,符合墙纸等工艺品生产要求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