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甜玉米生产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4年全国超甜玉米区试新组合的6个生产性能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①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能够将多种性状指标归纳为一个统一的量化综合评价指标(模糊综合指数,FCI),该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各新组合的实际综合生长性能水平,所获得的最终评价值不仅能反映各评价单元之间的相对级别,而且能直接反映它们的绝对等级。②根据FCI划分为5个综合评价等级,绝大多数超甜玉米新组合(或品种)处于3~4级。我国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需要种质资源的创新和选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胡建广  王子明 《玉米科学》2009,17(1):48-152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发展情况,总结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进展与优势,明确了资源基础研究、专用抗逆品种培育、食用品质遗传规律等广东省甜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甜玉米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胡建广  王子明 《玉米科学》2007,15(1):150-152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发展情况,总结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进展与优势,明确了资源基础研究、专用抗逆品种培育、食用品质遗传规律等广东省甜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研究6个超甜玉米品种在春季和秋季种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季节对产量、生育期及株高、穗位、单穗重、行粒数、穗粗、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秋季种植的产量、单穗重、穗粗、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春季种植的,而生育期、株高、穗位则显著低于春季种植的;穗位比例、穗长、秃顶等性状则较少受到种植季节因素的影响,能够稳定显示出品种的特征;多数超甜玉米品种秋季种植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9,自引:14,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甜玉米育种虽然起步较晚,但育种水平提高很快,在产量潜力和子粒含糖量等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甜玉米资源相对缺乏、研究力量薄弱和对产量的过分追求,甜玉米的食用品质与国外优良品种差距明显,缺乏耐热、耐寒品种.加强资源引进、创新与人才培养,坚持应用传统育种技术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生物技术的优秀成果,加快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甜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早熟超甜玉米沈甜3号不同播期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甜3号早熟超甜玉米为试材,在沈阳地区做了6个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适宜播期较长,在所试播期内,晚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大。随播期延迟增产,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穗长、行数、行粒数变化不大;秃尖在各播期之间差异明显,可能与此期降水量的不均匀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晶甜3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惠学  施泽平 《玉米科学》2006,14(2):064-065
论述了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晶甜3号的选育经过及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80 d、秋播约73 d,外观性状、食味、口感较好,甜度较高,皮薄,总得分86分,品质综合评价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同时介绍了其配套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及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8.
氯氰菊酯在甜玉米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由于自身特性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虫害严重,甜玉米农药残留是限制甜玉米市场消费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用甜玉米品种佛甜2号,药剂为大田生产常用药剂—高效氯氰菊酯,研究甜玉米中后期施药次数、施药量对甜玉米子粒农药残留量的影响及农药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甜玉米上的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迅速减少,消解曲线均为指数方程;在叶上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其他部位,在茎、苞叶、穗轴和子粒中的残留依次降低;残留量与喷药次数、喷药量密切相关。收获期甜玉米子粒、穗轴上的农药残留低于检出限量,苞叶上的残留量低于国际标准,收获后3 d甜玉米秸秆上的农药残留量低于相应国家饲料标准;采收期前15 d左右,以常用剂量的两倍进行氯氰菊酯喷雾,穗轴、子粒中均无氯氰菊酯农药残留检出,不会影响甜玉米子粒的食用安全性;收获后3 d,秸秆做青贮饲料和穗渣做食用菌培养材料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寒地半干旱区鲜食玉米品种适应性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8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寒地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研究不同类型鲜食玉米子粒鲜食期的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灌浆期子粒的可溶性糖、粗淀粉、蛋白质、子粒含水率和维C含量在不同灌浆期、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随着子粒的发育,不同类型鲜食玉米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子粒含水率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维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曲线变化。根据鲜食玉米营养成分与品质的关系,通过子粒含水率结合蛋白质含量和粗淀粉含量确定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子粒含水率结合可溶性糖含量和维C含量确定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籼稻产区多点间稻米食味评价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包括籼稻和粳稻、常规稻和杂交稻等不同类型的8个水稻品种,在我国籼稻产区11个地点开展食用品质感官评价试验.利用分值法和等全距法两种赋值方法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不同赋值法所获得的结论不同:分值法表明食味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均存在着现著差异,而等全距法仅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可消除地区因素对评价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等全距法显...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以18份甘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块根主要营养品质,通过隶属函数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间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各营养品质组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大多数品质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7个营养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被提取的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51%,3个公因子对7个指标变量贡献范围为0.78~0.95,其中影响块根品质的关键因子依次为:可溶性糖、蔗糖、类黄酮、干率组成的公因子1,淀粉、纤维素组成的公因子2,可溶性蛋白组成的公因子3;不同甘薯品种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评价筛选出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分别为‘福建1号’‘海口3’‘美国番薯’‘文昌6’‘龙岩2’,这些品种可以用于进一步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龙眼品种(单株)加工桂圆肉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个广西龙眼品种(单株)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桂圆肉加工试验,并对其产品的口感、颗粒形状、色泽、香味和成品率等影响桂圆肉品质和加工的性状逐项进行比较鉴评和评分,建立桂圆肉品质评价体系。在定性性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龙眼品种(单株)之间加工桂圆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良庆1号、桂圆0506和中秋(北流)名列前3名。  相似文献   

13.
2002~2010年对250个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的平均病害级别差异显著,玉米螟的食叶级别无显著差异。所有鉴定品种中,对大斑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80.0%,对小斑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76.4%,对茎腐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占77.2%,对玉米螟表现中抗及以上的仅占5.8%。根据玉米类型分析,甜玉米的综合抗性高于糯玉米,甜玉米品种"蜜脆678"、"华珍"和"绿色超人"等12个品种以及糯玉米"浙糯玉4号"和"京甜紫花糯"等10个品种的综合抗性较佳,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甜玉米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华  王子明 《玉米科学》2017,25(3):38-42
试验以33个甜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进行两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其他农艺性状,筛选满足市场需求适合广东种植的高产优质突破性甜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广良甜31、粤甜28等6个甜玉米新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5%以上,甜度高甜,果皮薄或较薄,两年品尝评分平均值均达87.5分以上,综合抗性好,是高产优质新品种。广良甜31产量最高,粤甜28品质最好,圣甜2号生育期最短。  相似文献   

15.
5个新品系香蕉的果实品质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客观地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香蕉新品系,对新育成的5个香蕉新品系XF1、XF2、XF3、XF4和XF5的果实品质进行了果实品质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对5个香蕉新品系果实的主要感官品质指标(包括色泽、香味、口感、伤病虫害以及脱柄情况)和内在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总可滴定酸、单宁以及糖酸比)进...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是以糯玉米、普通玉米、甜玉米为材料,研究其口感品质与营养品质及风味品质的相关性。通过三种玉米口感品质、营养品质、风味品质的鉴定及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官品尝是研究糯玉米综合品质的有效手段;糯玉米各类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且均衡,较好地解决了甜、糯、韧、滑的口感问题;胚乳中的含糖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口感有密切关系;糯玉米风味品质以脂香和蜡香为主,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亚油酸、正十六羧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17.
多因素综合评判玉米品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区域试验结果,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12个玉米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881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9511,Cx743综合性状最差,并且该方法适用于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估,计算简便易行,结果客观、全面,更接近品种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