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窖内平均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大,而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增加幅度越小;反之,窖内平均温度越低,湿度越大,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小,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含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生育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薯2号,紫花白为材料,分析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的GA3,IAA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叶片中的峰值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的峰值在块茎迅速膨大期;ARA含量变化则随着生育的进程而增加,叶片中ZR的变化比较平缓,IPA呈单峰变化,峰值也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ZRA,IPA和Z的变化在2品种间的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氮素形态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块茎硝酸盐含量、淀粉、蛋白质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内硝酸盐含量从块茎形成期到成熟收获期是逐渐降低的。使用铵态氮肥并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可以显著地抑制马铃薯块茎硝酸盐的积累;与硝酸盐含量变化相似,从块茎形成期到收获期蛋白质含量也逐渐降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铵态氮添加双氰胺处理可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虽然马铃薯被认为是喜硝作物,但本研究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不仅没有造成马铃薯产量的显著差异,而且块茎内淀粉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产地与不同品种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对7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旱作农业县(区)(古浪县直滩乡、安定区香泉镇、渭源县会川镇、庄浪县通化乡和环县甜水镇)进行多点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品种和产地因素极显著影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品种×产地互作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影响极显著,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马铃薯块茎粗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受品种因素影响显著,产地因素和品种×产地互作效应对其影响不显著;产地因素显著影响马铃薯块茎中K含量、极显著影响Ca含量、Se含量,品种因素和品种×产地互作对马铃薯块茎中K含量、Ca含量、Se含量影响不显著;马铃薯块茎中Zn含量受产地因素影响极显著,品种对马铃薯块茎中Zn含量的影响显著,品种×产地互作效应对马铃薯块茎中Zn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提升马铃薯营养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块茎中的维生素C吕文河,白雅梅(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人类获得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众多研究者对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分布、变化以及影响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做了广泛的研究。维生素C在...  相似文献   

6.
以晋薯2号、紫花白为材料,分析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的GA3、IAA含量变化是单峰曲线,叶片中的峰值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的峰值在块茎迅速膨大期;ABA含量变化则随着生育的进程而增加;叶片中ZR的变化比较平缓,IPA是单峰变化,峰值也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ZR,IPA和Z的变化在2品种间的变化不一致.无论是叶片还是块茎,紫花白的GA3、IAA、IPA的含量均比晋薯2号的高,而ABA含量则比晋薯2号的低.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贮藏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如何控制贮藏损失已成为马铃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明田间养分管理与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关系,试验设置不同氮、磷、钾施肥梯度,研究其对马铃薯块茎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块茎养分含量与马铃薯贮藏期干腐病的发病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块茎氮、钾营养状况对马铃薯贮藏安全存在影响;从马铃薯贮藏安全的角度给出临界块茎氮含量应小于12.66 g/kg,临界块茎钾含量应大于20.43 g/kg。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以皮层区的淀粉含量最高,环髓次之,内髓最少,但环髓区的淀粉在整个块茎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淀粉含量指数也最高;内髓区的淀粉在块茎中占的比重最小,淀粉含量指数也最低。皮层区的淀粉含量高低、皮层的厚度、环髓区的淀粉含量指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皮层区、环髓区、内髓区的细胞大小、输导系统的筛管和导管面积、随块茎的增大和淀粉的积累而增大,其中除皮层区细胞大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之外,其余各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高淀粉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含量是马铃薯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人们从多方面开展了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的研究。有利于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增加的因素或措施包括:马铃薯淀粉积累期,温度下降较慢,昼夜温差大,较长的日照时数;结薯中后期和淀粉积累初期,土壤湿度维持在80%左右;适宜的栽培密度;生育中后期叶柄较高的氮、磷、钾的含量;马铃薯叶片及茎秆较高的干物率、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此外,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AGPase是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合成的限速酶。马铃薯叶片及块茎ABA含量与块茎中淀粉的不断积累过程相一致,而GA3、IAA对茎叶的生长和块茎的增大有一定促进,但对淀粉的积累可能有抑制。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农田土壤Nmin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农田土壤矿质氮(Nmin)含量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在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大田条件下,利用主栽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通过设置不同供氮水平,研究了薯田土壤Nmin含量对块茎形成的时间、数量以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min含量在1850 mg/kg范围内时均可形成块茎,且在18.6450 mg/kg范围内时均可形成块茎,且在18.6419.94 mg/kg可较早形成块茎,超过50.57 mg/kg时,不形成块茎;较高的土壤Nmin含量会降低块茎形成的数量,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出苗39 d以后,块茎数量不再增加;虽土壤Nmin含量的增加推迟了块茎的形成时间,但较高的土壤Nmin有利于马铃薯生育后期单株块茎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人体中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元素含量最多,且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如果能通过遗传改良提高马铃薯块茎铁含量,将对人类健康大有帮助。试验目的是分析利用国外种质资源杂交选育的高世代马铃薯材料铁含量,评价铁含量的稳定性,并估算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2017和2018年,把19份马铃薯高世代材料和2份对照品种(‘夏坡蒂’和‘克新13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在哈尔滨市和克山县。收获后,分析块茎内铁含量。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铁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61.22~101.81μg/g DW。马铃薯块茎铁含量存在品种(系)×环境交互作用,但依然可以选出铁含量高且表现稳定的高世代无性系。马铃薯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61,与零差异显著。采用杂交选育出富铁的马铃薯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和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脱落酸含量显著增加,赤霉素含量则显著降低,赤素与脱落酸比值下降到一定水平是块茎开始形成的重要条件,外加脱落酸喷施叶面,使块茎形成提早,但结薯数并未增加,外加赤霉素喷施叶面,使植株细高,匍匐茎细长,块茎形成显著延迟,块茎数显著减少,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脱落酸和赤霉素在块茎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营养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铃薯》2015,(4):233-243
马铃薯块茎大约含有20%干物质,干物质主要由淀粉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马铃薯储存能量的形式几乎完全是淀粉,因为烹饪过的马铃薯淀粉糊化以后几乎能够完全被消化吸收,被认为是高血糖指数食品,但是糊化后返生的马铃薯淀粉含有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可以被当成膳食纤维。马铃薯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富含赖氨酸,这一点刚好能弥补大米、小麦等主粮的缺陷。然而,马铃薯可溶性蛋白营养价值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含硫氨基酸含量低,包括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尤其是半胱氨酸含量低,这一点会对马铃薯面条、馒头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对马铃薯块茎的营养进行了全面综述:阐述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消化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对马铃薯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吕文河(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哈尔滨150030马铃薯纺锤块茎病也叫马铃薯纤块茎病,它是由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atospindletuberviroid,简称PST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该病害发现于1922年,人们一直认...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主要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西洋、滇薯6号、PB04和PB08 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品种块茎形成期主要生理性状和收获时产量特性的比较及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大西洋的光合速率最强,根系活力较强,抗逆性较强,其农艺性状和块茎产量特征均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的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生物产量、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电导率呈负相关,而生物产量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及对激素的调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茎形成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烯效唑(S330)7和SOD模拟物(SODM)3种植物生长物质,研究其对马铃薯叶片同化物代谢、产量和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提高了马铃薯叶片淀粉运输速率、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SODM提高了生育后期马铃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两种物质均延缓了生育后期可溶性蛋白的下降速率,S3307对同化物代谢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综合分析得出:3种物质均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改善了块茎品质,其中以SODM作用为最佳,DTA-6次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测定方法对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单一曲线法、双波长法和混合曲线法(对照)测定马铃薯品种‘克新22号’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单一曲线法测定结果偏高,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比较差异显著;双波长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差异不显著,且变异系数小,回收率好。因此,除国家标准方法之外,双波长法也适合测定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这一研究结论将为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块茎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提供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 ,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 ,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 ,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 ,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 ,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