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药培养技术及其在北方粳稻育种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结合辽宁省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现状,对水稻花药培养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工作方向作一些初步探讨,为水稻花药培养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北方粳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几年水稻花药培养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与抗病、抗虫等转基因及其它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目前水稻花药培养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出愈率、绿苗分化率都不够高,影响后代的基因型的充分表达,因此有待于在应用中进一步的完善。水稻花药培养是水稻育种在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的纽带。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加速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也加速了其它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花药培养技术在辽宁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对水稻花药培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辽宁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现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我国水稻花药培养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传统育种技术与水稻花培技术相结合已育居并推广常规稻品种10多个,并为杂交稻育种提供大量恢,保新材料,花培获得的恢复系蜀恢162所配杂交稻组合Ⅱ优162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花培与水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结合预示着水稻花药培养在未来的水稻育种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水稻花药培养的研究概况、后代遗传特性以及植株后代群体在水稻育种研究中的运用,分析了现阶段花药培养中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花药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水稻花药培养研究的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1)花药培养时期和低温预处理;(2)花药培养的条件;(3)雄核发育问题,(4)白化苗现象;(5)绿苗分化率问题和花药培养力;(6)花粉植株的遗传与变异;(7)花药培养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地介绍了花药培养育种技术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以籼稻和粳稻为例,分别阐述了一些学者从取材,处理材料,优化培养基成分等方面进行的试验研究。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水稻花药培养诱导率,花粉植株成活率,辅助水稻常规育种工作,为实现水稻事业的新突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玉富 《中国麻业》2005,27(2):60-6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亚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研究概况。从亚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的利用、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从此看出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我国在加大生物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在亚麻花药培养、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一定能使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亚麻生产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花药培养是获得植物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基础研究和育种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花药培养因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获得马铃薯单倍体的常用手段。但由于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率低,限制了该技术在马铃薯育种工作上的应用。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对马铃薯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工作,重点整理了对花药培养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基因型、接种时期、培养基成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马铃薯花药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标记两用核不育水稻M2S的花药培养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的杂种F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大量的绿苗,从组合M2S / 培矮S中选育出一批带淡绿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DH品系,选择部分DH系进入人工气候箱鉴定其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DH系之间的光温反应特性差异较大。通过亲本、F1、F2和BC1世代的遗传研究表明,两用核不育基因从感光的晚粳农垦58S转导至弱感光的籼稻M2S后,表现为由2对主基因控制,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明显;淡绿叶性状由1对基因控制,两用核不育基因与淡绿叶基因之间不存在连锁。还对两用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条件、花药培养效果及其在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水稻经花药培养获得纯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利用基于苯乙酸的一步成苗法,获得了来源于多个品种转基因水稻当代植株的花培苗上百株。对其中两个含bar基因插入的转基因粳稻当代植株京引119-B3和京引119-B4的花培植株及其后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bar基因在所获得的单倍体和二倍体花培植株中均可正常表达出对除草剂Basta的抗性。PCR、Southern分析进一步证明导入的bar基因在绝大多数花培植株中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对粳稻京引119-B4这一有多位点插入的转基因植株,花药培养也可达到使外源基因一次纯合、后代不再分离的目的。结果表明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花药培养可用于快速纯合外源基因以获得纯系。并就这一技术体系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肖国樱 《杂交水稻》1991,(4):38-39,14
本文介绍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籼粳亚种间配组,以及广亲和性研究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基因转移,RFLP和基因文库构建;细胞工程研究中的原生质休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筛选,籼稻花药培养,和愈伤组织低温保存等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药培养育种是近代育种学的发展,它继承和发展了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以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为基础,结合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成为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综合育种的新技术体系。本文简要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褐化、污染和白化苗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亚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研究概况.从亚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的利用、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从此看出了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我国在加大生物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在亚麻花药培养、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基因克隆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一定能使我国亚麻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亚麻生产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稻米》2000,(1):37
1999年9月ZO日,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金穗农业基因工程公司联合召开的转基因水稻成果展示会上传出喜讯,我国首创的转基因水稻技术完成大田试验示范,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水稻实用化研究有新的突破。转基因水稻技术是由以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因工程组黄大年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进行大量基础研究之后,于1996年提出把抗除草剂基因Basta引入杂交水稻种子中,以用来测定杂交稻种子和控制大田杂交稻纯度的~种新型方法。用该法配制的杂交水稻种子都带有抗除草剂基因Basta,可在大田喷射除草剂时全部存活下来,而在真杂交稻种子中混入的假杂种或…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的粮食生产区,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受稻瘟病的严重影响。在过去的10年,浙江省在稻瘟病防控技术上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研究回顾了浙江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的变化和优势小种的更新情况,总结了近10年已育成的203个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变化趋势,归纳了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以及这些抗病基因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本文还展望了田间水肥的管理模式、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水稻品种选育和无毒基因在稻瘟病流行预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6,(3):71-75
以5份不同籼粳成分的水稻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不同基本培养基(改良M8,SK3,合5,NB)、碳源(蔗糖和麦芽糖)、激素(单一激素、复合激素)为变量,设计16种诱导培养基进行花药培养,探讨水稻适宜的花培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花药培养力差异显著,零轮、蜀恢527花药培养力显著高于9311/广粳1号∥9311、9311/广粳1号∥蜀恢527、9311/零轮;籼型基因频率与绿苗率呈显著负相关(-0.89*);基本培养基GM_8和合5花培效果较好,NB培养基不适合供试材料的花药培养;以蔗糖为碳源,添加复合激素的处理花培效果较好。改良的M_8+50 g/L蔗糖+2 mg/L 2,4-D+1 mg/L NAA+1 mg/L KT是适宜水稻花药培养的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是六十-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兴起的一项植物快速育种新技术。它与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利用、远缘杂交、辐射、激光和化学诱变等育种手段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并提高选择效率,简化选育程序。近年来,我国应用于烟草、水稻,小麦和茄子等作物的改良,已经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在生产上示范推广。自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稻麦花药培养研究。几年来,已诱导出粳稻、籼粳交、籼籼交和杂交水稻四种类型42个组合613个愈伤系1万多株水稻绿苗。小麦方面,获得7个组合近百株花粉植株。试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体系,将包含选择标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目的基因人乳铁蛋白(hLF)、高赖氨酸(SB401)、高甲硫氨酸(RZ10)基因的双T DNA表达载体p13HSR转化水稻。筛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和目的基因都是阳性的转基因植株,按单株进行花药培养,快速得到无选择标记而目的基因阳性的转基因纯合植株,得率为987%。RT 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并转录。同时观测到三价表达载体在转化过程中部分目的基因丢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研究所新成果“水稻有利基因快速转育技术及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近日获浙江省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在水稻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材料利用等方面有以下创新:1.设计育种。通过对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的主动设计,将设计育种的概念成功地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并育成了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且米质指标达到国标1级的新品系“中组14”。2.建立了快速转育的技术体系。首次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和回交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主基因的快速转移和多抗、优质品种的选育,探索并发明了一条快速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